读书 || 开卷有益读书读书

读书 | 西藏生死书 08:这一世 自然中阴

2019-03-19  本文已影响19人  陆拾杂记

这一篇重点讲述的是此生的自然中阴,其实前面已经了解了此生的自然中阴即跨越出生到死亡的整个生命,也是我们每个人实实在在生活、经历的这一生。

关于为什么此生的中阴是最为珍贵的得度机会?它对人的真实意义是什么?这一世我们幸得人身,最重要和最应该做的事是什么?这些话题,我不想在顺着书中的思路去挖掘,毕竟因为个人的认知以及理解程度,目前还不太善于总结这类问题。

不过,在书中还是有很多触动我的点,这些道理应该是属于比较普适的道理,每一个人,在度过这一生的时候如果能够了解并且实践相信可以受用无穷。

每个人都是习惯和过去行为的复杂综合体,因此不得不以自己的方式来看事情。人类看起来很类似,但认知方式却完全不同,每个人都生活在独特而分离的个人世界里。

记得罗胖在跨年演讲上有一金句:“你有你的计划,这个世界另有计划。”我们每个人都有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角度、立场,这些来源于各自的家庭、教育、生活环境、情感关系、财务状态、社会地位等等方面,最终演化成一个独特的个体。但是,也是因为种种复杂因素的作用,每个人必然不同,这个世界没有谁是“宇宙中心”,每个个体都值得被尊重

记得在简书上看到一位朋友的文章,讨论了格局这个话题,令我有感而发,写了一串长评,现在突然觉得那段是在说格局,其实也是在说我对这个世界的态度,尊重每个个体的不同,做好自己,努力生活。特意找出那段话,写在这里:“格是对认知范围内事物认知的程度,局是指认知范围内所做事情以及事情的结果,合起来称之为格局。每个人,对事物的认知范围不一样,所以说不同的人,格局不一样。然而以在金钱、地位上的高低衡量格局是否有欠妥当?家庭妇女有自己的贡献,乞丐明确自己的竞争对手,工程师就一定比老板格局差吗?人生百态,大多数活的幸福的人是能找准自己的定位,扮演好自己的人生角色。不随波逐流,不汲汲以求。在自己的格子里,为期待的结果努力。欣赏其他的格子,坚持积累未尝不会跳入那一格。但不要急,别落得格格不入。”

你听得越多,你听到的就会越多;你听到的越多,你了解的就会越深。——顶果钦哲仁波切

我以为不止是听,我们的眼、耳、口、鼻、身都有存在的意义,是我们感知、体会、领悟这个世界的工具。每一种体验都不应该被浪费,不遗余力的学习,发现自己的无知,令自己获得知识和智慧,是非常必要的事情。

西塞罗说:“只要一息尚存,就应该不断学习,自我提高。”对于查理·芒格来说,他认为获得智慧是一种道德责任。在这个时代,资讯如此发达,我不自信可能获得多大的智慧,但是我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三十余载未见通透,唯愿通过学习能够聪明一点点,或者说人生后三十年唯一的愿望就是:竭尽全力不要让自己变得更笨。

达成愿望的途径,除了脚踏实地的坚持学习以外,没有什么聪明的办法,剩下的都交给时间。毕竟:

最伟大的成就需要最大的耐心和最长的时间。

不盼望什么伟大的成就,但希望自己可以有更多的耐心和更多的时间!


以下是关于西藏生死书中,每一章节我的读书随笔,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开看看,因为还没能开通连载功能,仅仅想到这个办法,希望能给一些朋友以方便,感恩你的阅读和时间。

西藏生死书:我的读书随笔链接汇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