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父亲

2020-04-29  本文已影响0人  每言每语

                          我与父亲

                —— 最远的我是父亲最近的牵挂

    初听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在李宗盛《新写的旧歌》里,联结生命过往,在脑海里搜寻时光镜头下父亲的浓浓亲情流露。

    总想提笔写写我的父亲,然总感觉才疏学浅的我不能把父亲深邃内涵完美表达,影响了父亲的美好形象。从第一次课上完,写完我与母亲的故事,我就迫不及待地盼望着上第二节课,因为父亲之于我,有太多的的话想说,有太多值得回忆与铭记的点点滴滴。这个我生命中的第一个男人,带给我太多太多的成长力量。坚韧、拼搏、自律、责任、任劳任怨、对生命说是……这些带给我人生指引的力量,总是让我念念不忘的优秀品质,父亲在他奋斗的大半生中践行着、书写着他普通而又精彩的人生故事。但当作业在群里公布后,我却迟迟没有动笔写,我想抽整块的时间,状态好的时候更正式更认真地写父亲,等着等着就等到了现在。

都说母爱是细腻的,父爱是深沉的,我感觉父亲之于我首先是细腻贴心的呵护,在细节的背后才是深沉厚重的让我不敢亵渎的父爱。

    父亲在家里排行老大,爷爷在当兵的时候抗美援朝,腿部受伤,奶奶从我两岁的时候就常年生病吃药。家庭的重担和压力过早地落在了父亲的肩膀上。高中毕业,他就忙于生计,奔波在外。卖过菜、唱过戏、做过木匠,开过小卖铺直到后来在大姨父的启发下从事家禽生意,这一干就是30多年。生活的苦辣酸甜都被父亲尝遍了。然而爸爸从没像命运低过头,靠自己那一双勤劳的双手,撑起了一家人的天空。

    自我记事起,爸爸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就是从来没闲下来过。勤劳那自然是不用说的。那时候爸爸还是个小商贩,每天早上天还没有亮他就要起床,随便吃点家里头天晚上就准备好的食物,骑着自行车走街串巷的收货,经常是嗓子都喊哑了。父亲把货收回来之后,又要骑上几十公里去市里卖。

    父亲靠着他的踏实肯干和吃苦耐劳,在家禽收购圈子里慢慢有了名气、有了口碑。几年下来,靠着积累的人脉和他善于把握市场的敏锐感知力,挖到了第一桶金,做起了老板。父亲再也不用走街串巷,在家里就有人送货,有人提货,比起以前是生活好多了。

      父亲特别善于观察和利用身边的一切资源。当他看到公路修到了我家门口,每天的人流量增加了不少,周围村民买点生活用品还要从村西头走到村东头,他又果断地把握商机,开起了小卖铺。靠着薄利多销的经营理念,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父亲负责进货,妈妈负责经营,一干就是十年。现在看来,那时候父亲和母亲是既有分工又有合作。

    父亲对自己的要求总是挺高的。总是能够合理安排时间,兼顾家禽生意和小卖铺的生意的同时还大量地承包土地,种植烟叶等经济作物。爸爸上午忙着做生意,下午就忙地里活。特别是烟叶装炕(烤烟叶)的时候,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每次装炕都要在高于外界温度很多的烟炕里一待就是几个小时,每装一次炕,父亲就会中暑一次,上吐下泻。那时候我还不知道这是中暑,以为爸爸得了重病,吓得大气都不敢出。每次把漱口水和洗脸水给他端到跟前,父亲总是头都不想抬一下,漱漱口就又躺下了。连着两三天都不怎么吃饭,妈妈看着爸爸痛苦的样子总是默默地心疼流泪。到了麦收的季节,更是忙的不可开交。

    父亲从来不重男轻女,这在农村人看来,是多么另类。父亲说他这辈子没有走出农村的机会,连当兵的机会上天也没眷顾他,希望我们都能够改变命运。所以,读书需要的钱,父亲总是早早就给我们准备好。父亲说女孩子更是要多读书,不然一辈子待在农村,一眼就把这辈子看到头了。在父亲的支持下,我和妹妹两个人坚持读完了大学,在城市里安了家。这都得益于父亲当年全力以赴的支持。

      父亲总是喜欢未雨绸缪。他会在上集市收货的前一天晚上,把第二天需要用到的东西全部收拾好,放在车上。年轻的时候吃多了贫穷的苦,当日子好过了之后他依然是为还没有到来的明天做一点准备。钱总是要有节余和存款他才感觉心里踏实。他总是说,手里不存点钱,万一有什么应急的事,那不是干着急嘛。

    父亲敢于接受新事物。父亲是我们村第一个买摩托车的人,当时在村里引起了很大的轰动。那时候,我们家被称为“万元户”,这在当时对我父亲是一个莫大的鼓励和认可,他凭借自己的坚强不屈,终于在命运面前抬起了头。先后买了三轮车、四轮车、汽车、小轿车。

      父亲善于把握形势,果敢决策。父亲这一辈子盖了三次房子,从瓦房、平房到我们村的第一栋楼房。特别是2003年全国被非典袭击的时候,父亲果断停下生意,全心全意盖房子。受父亲的影响,我在2013年果断买入第二套房,就是看到市委市政府的会议纪要说要选址建学校,当时有三个地方备选。我仔细地分析了周围的居住人口和市里推动经济发展的政策,我认为书台街是最有可能选址的地方。我就果断下手定了一套房。虽然手上的钱不宽裕,但是父亲说买东西还是要有超前意识,不能跟不上时代节奏。我果断地买了大户型。后来确定在我买房的那个小区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后,房价一个月涨了三次。

      父亲的同理心特别强。父亲对待外公外婆,就像对待自己的亲生父母一样,他与舅舅就像亲兄弟一样。他总是说:只有他把母亲的家人当成了自己的家人一样,母亲在这个家里才能有融入感。平时停个车,他也一定是尽可能地靠边,尽可能的给过往的行人予以方便。这也让我耳濡目染,深受影响。我们现在住的小区停车位特别紧张,每次停车我都尽可能规规矩矩地停在车位上。

      父亲对父母特别孝顺。每次爷爷奶奶生病住院,都是爸爸陪床陪的最多,说两个姑姑家的孩子还小,叔叔家经济条件有限。好像别人都有困难,只有他没有。外婆生病时父亲给她买轮椅,外公生病时父亲也是忙前忙后。

      父亲总是给我不断前行的力量。我大学毕业时,响应国家号召,到千里之外的湖北农村支教三年。报名之前我给父亲打电话征求他的意见,他总是尊重我的选择,并且相信我。父亲说:“好男儿志在四方,好女儿也是一样的,放心去吧,恋家的孩子没出息,不要惦记家里,做你想做的事。”

    父亲细腻的情感中饱含着深深的爱。我刚成家的时候,先生完全不会做家务,我让他磨刀,他拿着刀在阳台上站了一会儿进来说磨好了,我对他真是无语了。当我把这个事情当段子一样讲给弟弟妹妹听的时候,父亲竟然也默默地记住了。之后父亲来我家,第一件事就是把我家的切菜刀、排骨刀、水果刀统统磨一遍,等他住段时间准备返程的前一天,他又会把这些刀全部又磨一遍。

      父亲还会在我回家的时候,前一天就准备好我爱吃的水果和蔬菜。早上我们俩会开车20多公里,只为带我去吃家乡的特色早餐。父亲会把苹果削好递给我吃。当父亲听我说湖北的香椿叶与河南的味道不一样,不好吃,父亲今年花了49块钱发顺丰快递,给我快递来家乡的香椿叶。多年不种地的父亲这两年开始在家翻地种菜,把豆角、萝卜这些产量比较高的蔬菜晒干再给我带来,他说自己种的菜吃着放心,还有就是干菜放着以备不时之需,比超市买的还便宜多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父亲养的鸡,种的菜,还有精心给我准备的面粉、食用油土豚、牛肉、羊肉等丰富的物资装满我的车,在物资紧缺的疫情期间,在封城封小区的特殊时刻,我们一家三口靠着父亲的充足准备,创造了40天没有下楼没有买菜但依然能够荤素搭配地度过了那段黑暗时光的奇迹。

    父亲总是说的很少,做的很多,最怕给别人添麻烦。我从读大学离开家,在这个千里之外的城市安家落户,父亲一直没有来过我生活的城市。他一是怕给我添麻烦,二是舍不得放下的经营多年的生意,总是说他停工了,那么多的小商贩还指望着养家糊口呢。八年之后第一次来我这里,住两天就非得走,怕耽误我的工作。我说就是按照一年住一天算,您也得住上十天吧,好说歹说才又住下来。

    父亲很幽默,经常用诙谐幽默的话来化尴尬为玉帛。妈妈除了做生意,还要照顾一家人的饮食起居,自然也是很忙。加上妈妈本身不太爱做家务,所以我家楼上楼下的地都是父亲拖地。然而他还自我调侃说:感谢你妈给我这个机会啊。很多在我看来妈妈都要发火的事情,父亲总是用他的智慧与幽默力挽狂澜。

    父亲还很博学。小时候觉得父亲好厉害啊,他面对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情,总是能恰到好处地用歇后语表达。比如,有事情征求他的意见的时候他会说:庙里失火,光剩下钟(中)了(河南话说同意就是中);有些事想听听他的意见的时候他会说:轩他娘哭半夜,轩死了(河南话说轩死了就是非常棒的意思);父亲还会说很多很多的谜语,那时候我曾经用父亲告诉我的这个谜语难倒了很多人,现在仍然在脑海里挥之不去:一母生来弟兄多,先生弟弟后生哥,遇见小事自己办,遇见大事找他哥(谜底:牙齿)。那时候,我觉得我父亲真是太厉害了。

    父亲总是相信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父亲和母亲结婚成家的时候,家里非常穷,父亲靠外公给他买的一辆自行车开始了他坚韧不屈的生活奋斗史。他在我谈朋友的问题上,他一直强调不能只停留在物质层面,一定要看这个人有没有上进心。当我和我先生谈朋友时,我第一次去他家,被眼前的情境真的是吓住了。他家本来是丘陵地区,加上兄弟姐妹三个都读了大学,家里一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从他家回来的那天晚上,我晚饭都没有吃。我向父亲表达了我的顾虑和不满。父亲当时是这么说的:我没去他家我都能判断出是这种情况,家里培养了三个大学生,对于一个农民家庭来说是相当不容易的。家里条件自然不会好到哪儿去,但是你不要忘了最重要的一点:穷则思变,我看小韩很有发展潜力。依靠家庭的积蓄那是有限的财富,只要他踏实肯干,生活是可以改变的。父亲一直用他和我母亲的家庭经营的朴素理念来影响着我的选择。我还是听从了父亲的建议,选择和先生一起白手起家。先生还真如父亲所语言的那样,一路披荆斩棘,工作之余开始开公司创业,我们从一无所有到现在的大学老师稳定的工作、有房有车,公司正常运转,现在正在复习考博士。这简直就像父亲和母亲当年的奋斗史,命运是如此的想像。

    父亲谦虚低调不埋怨不牢骚。父亲面对人生的所有事情,总是乐观面对,从来没有在我们面前发过牢骚。有时我就问他:您就没有烦躁过、生气过?如果有不开心的事情您怎么排解呢?父亲轻描淡写地说:我这辈子的态度就是实干,但有时缺少一些巧干,发发牢骚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不如留口气暖暖肚子(河南话就是少生闲气的意思)。都说宰相肚里能撑船,我的肚里连只小乌鸦船都撑不下呢,做人一定要谦虚。

    父亲勤俭节约。以前家里经济条件有限,容不得他任性,后来经济条件非常宽裕了,他仍然还是保持一贯的节约本色。去饭店吃饭,他总是叮嘱我少点点儿菜。自己出去吃饭,总是一碗面解决。父亲如果买了稀有的水果回来,总是让我们吃够了他才吃,妈妈让他吃的时候,他总是说我天天在外面跑,吃到的机会比你们多,你们吃。

    父亲仅有的两次流泪。在我的印象中,父亲好像无所不能,在生活的重压下从来没有低过头,但父亲两次流泪的情境让我永生难忘。一次是我出嫁的时候,化完妆回到我的房间,接亲的人来催着上车的时候,我的情绪一下子失控了,想着在这个家里生活了近三十年的点点滴滴,我的泪怎么都控制不住。父亲说:快上车吧,长大成人了,建立你们的小家是人生的必经阶段。父亲的语气让我也听出了太多的不舍,第一次我拥抱了父亲,那一报,父亲也止不住泪流满面。第二次看见父亲流泪是三年前,我从老家返回湖北,父亲一大早起床开车去给我买我爱吃的早餐,把我车的后备箱装满了,包括葱、姜、蒜。父亲的细心在此刻体现的淋漓尽致,甚至超过了母亲对我的周到呵护。当我牵着孩子的手上车的那一刻,父亲和母亲站在家门口,满眼都是不舍。我转身给了父亲一个深深的拥抱,父亲扭过头流泪了。但是他又想极力地控制着自己的眼泪,可能是怕我们看见不好意思,也可能是怕我和母亲更伤怀。父亲,真的老了。

    父亲的首要人生信条是:吃亏是福。他总是把生意上的利润看的很低,所以他说他的善良注定了他做不了太大的生意,赚不到大钱。母亲总是说生意人不赚钱,你劳神费思的干什么呢?父亲总说:看见现在给我送货的小商贩,就想起了当年的我,一家人可能就指望着他出门一天赚取生活费和全家的希望呢,甚至孩子的学费还没凑齐呢。我们现在好过了,能帮别人一把是一把。给父亲送货的小商贩谁家急需钱,父亲会借给他们;谁家孩子结婚成家,父亲会及时送礼道贺;谁家盖房起屋,父亲会把自己这半生盖三次房子的经验告诉他。但恰恰是父亲这以诚待人的吃亏信念,让他在多家竞争的生意场,收获着他的成功。父亲手下的货源总是最多、最优质的的。市场急需的货,父亲总是能凭借他的人格魅力,第一时间送到顾客手上。父亲用他朴素的经营理念和人生智慧,收获了属于他自己的人生盛典。

    父亲很善于学习,也很自律。这些年,我们姐弟三人都已成家,离家越来越多越来越久的我们,更想让父亲与这个精彩的世界有更多的联结。父亲在我们的带动下也学会了上网、使用智能手机、买了山地自行车、跑步机,去年在他62岁的时候,在我的一再鼓励下顺利考取了驾驶证,现在每天还在坚持阅读。父亲一直说是我改变了他,我诙谐地说,注意用词啊老先生,应该是影响,说改变听起来像是不情不愿的样子。父亲被我逗得哈哈大笑。两个月前给我说他要减肥,昨天给我视频,像个小孩子似的,激动地告诉我他已经瘦了五斤,距离他理想的体重目标还有十斤。自律的父亲想做什么事都能成功。

    父亲总是说,三个孩子中对我的牵挂是最少的也是最多的。最少是因为从小我最懂事,有魄力,什么事情都能自己搞定;最多则是因为三个孩子中,只有我一个人背井离乡,在千里之外工作、安家,远离父母亲人,无依无靠,怕我太苦了自己。三十六岁的我,依然是父亲最近的牵挂。

    我知道三个孩子中,父亲把我当成了一个可以倾诉的朋友。这么多年,他都是靠自我教育在自我疗愈,他把人生的苦辣酸甜都化作了坚韧的行动,其实父亲很需要一个懂他的人,听听他的心声,引导他自我释放。这些年我不断地突破自我成长,不断地学习,除了成长自己,成就孩子,再就是我想读懂父亲,让他不再孤单。去年他住院期间,我在赔床的时候,读起了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的中老年心理学。父亲很好奇,他问我:年纪轻轻的看什么老年心理学呢?我也学着他诙谐幽默的语气说:为了见招拆招啊,不然我怕对付不了您啊。父亲被我逗的哈哈大笑说,看来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女啊。

    在回忆过往,勾勒生活事件的过程中,我好像更加理解了生命的奥义。这些复苏的往事不仅仅是在回忆我曾经记忆中的父亲,更是领悟父亲的生活哲学和生命智慧之旅。蓦然回首,我发现父亲是一部成长史诗,不断地激励着我,感召着我在我面对人生困难和抉择的时候,不断在回到他的故事里去汲取营养和力量。

    在求学的路上我抱定决心,大学是必须读的,农村我是一定要走出去的。大学期间,学习、兼职、学生工作,在合理安排时间的情况下,我哪一样都没落下,大学四年,我拿了所有的奖学金、助学金、励志奖学金。我带过家教、卖过手机卡、电话卡、学习用品。我用我自己的努力赚取了大学后两年的学费。大学毕业我响应国家号召在农村支教三年,我一个无依无靠的河南人在湖北,凭借我出色的工作表现,一路收获了湖北省优秀支教生、华夏千秋教育基金园丁奖、优秀班主任、模范教师、巾帼爱心标兵等荣誉称号,被教育部公费选派到美国学习,资教先进事迹被光明网、新华网、湖北日报、武汉晨报等多家媒体报到,工作也从基层农村转移到市里。在谈婚论嫁的年龄,男友为了我从四川大学毕业后选择到湖北就业,我一封信写给了教育厅长,表达了我们俩的愿望和期盼。教育厅一路绿灯,促成了我和男友的结合。

    在我身上发生了太多现在看来很不可思议的事情,我的领导和老师说我是一个可以让石头上长草的人。曾经我一直认为是我自己很努力,感动了上天,但是上一节课上完,我似乎找到答案。是父亲的力量引领着我走向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是父亲给了我太多的内在生命能量。在父亲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的潜移默化影响下,我健康发展了自律、自信心、领导力、方向感、合作、开拓创造、激情、智慧等人生优秀品质。父亲让我迈向独立,大步开展自己的人生,让我在关键时刻,敢于做出尝试和选择,我的命运我主宰。

    黄克剑老先生说:最好的教育是范本教育,范本教育就是生命的翻译和心灵的引渡。父亲俨然活成了我的生命范本,他在积极主动地塑造自己的同时,通过范本的直观达到了我心智的开悟,使我不断地向生命的本源回溯。

      在回忆梳理的过程中,回忆已经不再是过去的事儿了,父亲刚毅、坚韧、细腻的情感形象,在此时此刻变得鲜活。我与父亲亦师亦父女的关系,让我很想在相距千里之外隔空抱抱他。

    写着写着,我已幸福地泪流满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