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优秀散文随笔谈写作

散文创作漫谈(之三)

2024-02-15  本文已影响0人  一杯老酒

散文是自由灵活的文学形式,既能够抒发作者的感情,也能够传递作者的思想和观点。一篇散文,从构思到书写,到最后的修改,润色,总有一个过程,那么这个过程,毫无疑问,最后呈现出来的,一定是作者期待并且自己认为的一篇优秀的作品。能够成为优秀作品的起码条件,必须具有优美的语言,独特的构思和深邃的内涵。所以我们在撰写散文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技巧,才能创作出令人满意的作品。

其一就是要深挖主题。散文的主题应该是具有深刻意义的,能够引起读者广泛共鸣的。说到这里,大家可以私下里自我对照检查一下自己的作品。估计很多人非常内疚,答案是相距甚远。是的,我也感觉很难。这就需要作者好好思考,思考读者容易感兴趣的话题,而不是随性而为,除非你就是为了发泄自己的情感,除非你的文字仅仅就是为了自己打发无聊的时光,除非你写完后,永远封存。不然,你就要认真去思考,认真去创作,认真去面对你的读者。一个思想观点的形成,如果感觉能够立得住,就要深挖其内涵,同时还要无限拓展它的外延,从而形成一个创作者旷达而又深远的视野,在自己精心构建的文字框架内,天马行空,张弛有度,收放自如。

其二就是需要具有优美流畅的语言。多次讲过,一篇文字,能不能够给你的读者带来情感或者思考的共鸣,除了你的文字所能呈现的意境,我以为首先就是优美的语言。他就像一个美丽端庄的年轻少妇,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她的身材和得体的穿着,这是一眼就能看得见的物象的呈现,至于她的内心世界是不是依然和她的外表一样看起来很美,那就需要你去进一步交流沟通,也就是你的读者首先喜欢了你的文字,接下来就要去完成他的看下去,如果能够看下去,并且时不时的用心去阅读,那么恭喜你,你的文字肯定能够进入他的内心世界,能够引起他的注意,能够获得他的情感共鸣或者认知的获得。在这里,想提醒各位,我们平时所说的看书和阅读,其实并不是同一个意思。看书,有时候就是打发时光,在看书的过程中,可以一目十行,可以敷衍了事,可以有所选择的翻看,至于看书过后,能不能够留下点什么,答案也是模棱两可,那么阅读就不一样了,首先,看书是阅读的基础,就是说,当你无意识的去翻看一本书,突然间就被文章里的语言或者故事情节迷住了,那么这个时候,你特别有可能在一个段落中,再三玩味,再三玩味还不够,你还会情不自禁的拿起笔,记录你认为不忍心看一眼就放过的那些经典的语言或者美丽的语句,尽管这样,你还是感觉意犹未尽,那么接下来,你很有可能就要把面前的文章,从头看到尾,看一遍还不够,再来第二遍,第三遍。我们称之为阅读的三种境界,第一就是广度,指阅读的范围和内容的广泛性,其次就是深度,指对某个领域的深入研究和加深理解。第三就是高度,指对于阅读的态度和修养上的进一步提升。这个时候,你的笔记本就会如约而至的摊开在你的面前,经过你的目光再三欣赏,经过你的大脑一再兴奋,留下来的就会在你的笔记本上,成为你留下痕迹的阅读。在此之后,当你在创作时,无形中你的思绪和当年留在笔记本上的那些经典文字或者语句相互碰撞的时候,说不定曾经作为别人的语句,就会成为你自己的感受。虽然这些优美的语句,曾经是别人千锤百炼的心得,这一刻却成为你的有感而发。我深信这样的获得,绝对不是一撮而就,我习惯用铺展这个词。因为我感觉,我们在创作时,在做好了前期的准备工作后,需要进入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中,尽可能愉悦的调动好我们平时储备的那些生动形象、诙谐幽默的语句,让你的读者充分感受到你的文字所要表达的画面,场景和活泼的物象,以及寓意深刻的感怀,同时还要兼顾音乐和语言的节奏感,以及明快的韵律美,在读者和作者在阅读过程中的情感互动,弹奏出超越时空的和谐之美。

其三就是结构的严谨。不能让读者随随便便就有漏洞可钻,结果可想而知。因为如今的读者,其实更是智商情商远远高于作者的创作人。很多时候,打开一篇文字,匆忙瞄一眼,语言平淡乏味,对不起,能走多远走多远。马上离开都后悔。如果再有错别字,以后,可怜的还有以后吗?所以说,我们的每一次创作,每一次动笔,应该都是非常谨慎而又情不自禁的,在我以为,我们的每一次创作,总该有一种情不自禁,不写出来就难受,就像母亲十月怀胎,一旦到了分娩期,必须让它生出来。

第四就是倾情泼洒。散文的情感必须真挚自然。这种真挚自然,读者可以感同身受。而不是依靠华丽的辞藻或者是多愁善感的文字堆砌起来的愁绪,很多时候的愁绪,不需要文字表达,而是依靠你所呈现的场景、物象、天空以及许许多多的大自然,因为大自然也有悲喜也有苦痛。我们需要学会隐藏,哪怕泪水盈满眼眶,就是不让它流淌下来。在读者再三憋不住的时候,读者自然就会帮助作者去释放。

第五就是细致入微的观察。很多文章之所以独特,就是别人都看见的,作者偏偏不写,偏偏是大家都没有看见的细节,却被作者抓获。比如当年毛主席在世的时候,三年自然灾害让我们的河南人们饱受灾害之苦,国家和人民一起受苦受难。这个时候出于政治考虑,需要树立一个典型的亲民公仆,“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应运而生。全国媒体瞬间聚焦河南,那么多的记者,那么多的新闻媒体人,纷纷聚集河南,采访不可谓不细致,然而最后,记得还是被高级记者穆青拿下。正如我们连云港的开山岛的原来的岛主王继才,也是时代的幸运儿。在物欲横流的当下,他选择远离闹市区,选择孤单寂寞的海水,海浪,海风的陪伴,选择蚊虫叮咬的独岛,绝不是一时的头脑发热,而是骨子里的爱国情怀在支撑着他的信念。所以在舆论宣传他的时候,就要看看哪位高人能够很快获得新闻眼,也就是国家政治层面的主题。

第六,就是独特的构思,新颖别致的角度。在这里,我想推荐一篇文章,这篇文章不仅具备独特的视角,新颖别致的构思,更是具有细腻的亲情细节以及真挚的情感,和真实可亲的场景,读来仿佛身临其境一般的温暖。正是因为这篇文章,让我好久没有读到好文字的失落感,油然而生一种盎然生机中的愉悦和温暖。而且语言的拿捏也非常准确,在结构和谋篇布局上,也比较成熟。

饭桌旁的地图

陆海生

在老家的饭桌旁,贴着一张彩色的平面地图。历经三十个春秋了,上面落满了灰尘,却完好无损。

巴掌大的地图,妥妥地摆在那里,一坐下来吃饭,便一览无余。我见过很多同学家的老房子,最舍不得丢掉的往往是孩子贴在墙上的奖状,或者是一些老照片。它们是一道光,亮闪在父母的眼里;它们是一条河,静流在父母的心里;它们是一段希冀,镌刻在父母的记忆里。这张地图能够拥有这样的待遇,可以想象它在我父母心中的价值。

每一个历经沧桑的老物件,即使不说话,也充满魅力,也能让人对它的故事浮想联翩。可是,“相见不如怀念”,当真正站在它的面前,细细端详着它,又“无语凝噎”,内心翻江倒海,感觉很多话想说,又不知从何说起。

这张袖珍型的地图,其实只是一个拼图,由江苏省十三个大市的地标组成。没有丘陵沟壑,没有风霜雨雪,也没有箭头路线,只有十三个城市的名称充当地标。简洁,却很凸显,也很温馨。

那是我在离家求学之前,从高中地理填充图册上挖下来的一个地图板块。我把要去的目的地用红笔圈了出来,从此它便泊在父母的心头。对于从没出过远门的我来说,它是新奇的,也从没想过,它将和我的一生保持着千丝万缕的缘分。然而,正是这份新奇,让父母对我的远行充满担忧,也对我的大学生活充满挂念。可以想象,他们每天要盯着它看多少遍,才能一解相思之苦;每天要围着它说多少话,才能让心情得以平复。渐渐地,一个陌生的城市啊,在父母的思念里,变得熟悉而又亲切。

除了目的地,还有细细的两道红线,不知什么时候画上去的。一条是长途汽车的必经之路,另一条是火车的行走路线。那时候“我的城市”还没有高铁,在坐不起飞机以及没有私家车护送的情况下,我必须选择汽车或火车。坐汽车,往往需要起个大早,下午才能到,比火车也要略贵一些;坐火车,下午出发,夜里就到了,能够在家多留半天。难怪,坐火车的那条线要粗一点。然而,就是这半天,似乎比一年还长,又比一秒还短。多少叮咛,多少疼爱,浓的化不开。即使烟消云散,在离家的那一刻,顷刻间,又卷土重来。在我走出村口的那一刻,不用回头看,我也能感觉到父母还在原地望着我的背影,甚至可能,泪水还在他们的眼里打转。

除了两道红线,听母亲讲,还有天气预报。这是我后来才知道的,在外的每一天,父母都会特别留心我所在的城市的天气。电视里新闻联播响起的时候,往往就是父母吃晚饭的时候。新闻联播的结尾就是天气预报,在那一刻,父母就会放下筷子,盯着屏幕,寻找儿子所在的城市,然后几乎异口同声,喊出天气的代名词。“晴天啊!好好好!”“下雪了,不知小孩冷不冷?”如此这般,比种庄稼操心的太多。母亲不识字,一开始总是比父亲喊的慢半拍,后来母亲学会了看天气图标,几乎就能和父亲同频了。

那时候没有手机,也没有电话,只能在心里默默为孩子祈祷,不要生病,平平安安。

再后来,为了方便联系我,省得大老远跑去邮局寄信,家里硬是装了一部电话。其实,用处不大,除了一周一次接到我的电话,基本上就闲置在那里。那时候,每次打电话,都要去学校的公共电话亭,排队、刷卡,话费贵,还不能煲电话粥,所以一周一次的打电话,经常变成了两周一次,甚至一月一次。父母从来没有抱怨过,直到毕业后,我才听父亲讲,每个周末母亲总是守在电话机旁,生怕错过了儿子打来的电话。“小孩那里下雨了,可能不方便出去打电话……”,父亲总是找各种理由宽慰母亲。哦,为此,我十分后悔,泪水夺眶而出。

“儿行千里母担忧”,这张小小的地图承载了父母大大的爱,那么无私,那么宽厚,那么深远。贴在墙上,每天看着它,仿佛看见了春天的种子发了芽,夏天的花蕊结了果,秋天的稻米入了仓,冬天的秋裤插进了袜子里,那么踏实,又复踏实。

父母老了,房子也老了,然而饭桌旁的地图还摆在那里,哪怕灰尘满面,也始终不会褪色,如同父母对我的爱!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