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死亡的那些毛线

“死亡”的思考

2018-11-03  本文已影响37人  文心Dreamy

“死”这个字大部分人都不愿意提及,因为它意味着——见不到,摸不着,永远离开,永远失去。所以也有了“驾崩”、“薨”、“走了”、“去世”、“牺牲”、“逝世”等等等等代名词。

曾经在幼年的时候,每每想到死亡,就觉得很恐怖。世界上再也没有你这个人,你再也见不到这个世界,这会多么憋屈、多么可怕。那会儿的出发点仅仅是自己。慢慢地长大了,开始懂得了亲情。随着一个一个亲人离去,一次一次心如刀割,一次一次真真切切感受到生老病死的无能为力。无助、无望、伤痛,有时恍恍惚惚仿佛在梦中。然而,痛把你拽回到现实,一切的一切都还在继续。所以也曾贪念时间就此停滞。

最近相关的新闻接连而至,飞机坠海,公交坠江,主持人李咏患病去世,文学泰斗金庸先生逝世……虽然他们离自己很远,但还是受不了这些消息一下子铺天盖地而来,受不了一个个生命就这样突然消逝。惋惜、愤怒、怀念的同时只能感慨:明天和意外你真的不知道哪个先来。无论你是名人或是百姓,无论你万贯家财或者一贫如洗,你都不知道最后会怎样,都无法预料自己什么时间会以什么方式离开。

十一期间,亲爱的爷爷也永远离开了。那天中午12点,赶高铁的路上接到爸爸的电话,很难过,但无从发泄。虽然人们都说着算喜丧,但对家人来说任何的丧事都是痛彻心菲的。从理性上知道人老了都会走到这一步,在感性上却固执地不想接受。脑海中留存的是爷爷的笑容,耳边萦绕的是他的教诲,回到家处处都是他的影子。看着他栽下的花儿还在绽放,他戴过的眼镜在阳光下反着光芒,许久不知道该如何去解救自己的内心,总钻牛角尖一样地想:再也见不到他了,再也听不到他唱歌了,再也听不到他讲的故事了......

爷爷不在的这段时间,一直在思考死亡这件事。思来想去,最后只有这两种解释让自己心里有些许宽慰。

一种是林清玄写过的

“人生就像一列火车,有人上车,有人下车,没有人会陪你到最后,碰到了即便是有缘,即使到了要下车的时候,也要心存感激地告别,在心里留下那空白的一隅之地,等到多年后想起时依然心存甘味。”

一种是大卫·伊戈曼在《生命的清单》讲到的

“人的一生,要死去三次。第一次,当你的心跳停止,呼吸消逝,你在生物学上被宣告死亡;第二次,当你下葬,人们穿着黑衣出席你的葬礼,他们宣告,你在这个社会上不复存在,你从人际关系网里消逝,你悄然离去;而第三次死亡,是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把你忘记,于是,你就真正地死去。整个宇宙都将不再和你有关。”

所以,请记住那些曾经出现在生命中的美好,请好好珍惜身边的至亲、爱侣、挚友。最后,也请活出酣畅淋漓的自己!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