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 | 场域理论、新闻场域
场域理论,是社会学的主要理论之一,是关于人类行为的一种概念模式,它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物理学概念。提出者是皮埃尔·布迪厄、库尔特·考夫卡等。总体而言是指人的每一个行动均被行动所发生的场域所影响,而场域并非单指物理环境而言,也包括他人的行为以及与此相连的许多因素。
【库迪厄场域理论】
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构型。
布迪厄的场域概念,不能理解为被一定边界物包围的领地,也不等同于一般的领域,而是在其中有内含力量的、有生气的、有潜力的存在。布迪厄研究了许多场域,如美学场域、法律场域、宗教场域、政治场域、文化场域、教育场域,每个场域都以一个市场为纽带,将场域中象征性商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联结起来,例如,艺术这个场域包括画家、艺术品购买商、批评家、博物馆的管理者等等。
他认为:“在高度分化的社会里, 社会世界是由具有相对自主性的社会小世界构成。这些社会小世界就是具有自身逻辑和必然性的客观关系的空间, 而这些小世界自身特有的逻辑和必然性也不可化约成支配其他场域运作的那些逻辑和必然性。”
在库迪厄的论述中社会作为一个大场域由包括文化场域、政治场域、经济场域等相互独立与联系的子场域组成。
布迪厄认为社会空间中有各种各样的场域,场域的多样化是社会分化的结果,布迪厄将这种分化的过程视为场域的自主化过程。自主化实际上是指某个场域摆脱其它场域的限制和影响,在发展的过程中体现出自己固有的本质。为了说明场域的自主化,布迪厄区分了一个给定的空间中的两种“生产场域”,一种是“限定的生产场域”,另一种是“大规模的生产场域”。限定的生产场域是与场域本身的特殊化共同扩展的,而大规模的生产场域是社会场域的扩大,有更多的外在影响进入,社会力量和世俗力量更多的渗透,此种场域,边界往往模糊不清,特殊化程度不高。
布迪厄在经济学的启发下,研究了“自主性的度”。他认为,一个场域越是自主的,这个场域的生产者只为本场域其它生产者生产而不为社会场域的消费者生产的程度越大。这样来看,自主性最强的场域是科学场域,其次是高层次的艺术场域,相形之下,法律场域较少自主性,而自主性程度最低的是政治场域。因为科学场域是自主化的典范。所以,布迪厄指出,一个场域越是从社会场域和权力场域中获得了自主性,这个场域的语言越具有科学性。一个场域中的竞争和策略不仅取决于符号商品的价值,还有此场域的自主性,因为自主性强的场域遵循的是“是非”逻辑,自主性弱的场域遵循的是“敌友”逻辑。
【新闻场域】
1996年,布尔迪厄的《关于电视》一书出版,他正式提出“新闻场域”这一概念。他认为,社会是由相互关联而各自独立的地域构成,新闻场域可以被理解为文化生产的一个亚区域,与其他场域一样,是由不同位置形成的开放性的关系网络,权力关系是决定人们行动的基础。
1999年,罗德尼·本森发表《比较语境中的场域理论:媒介研究的新范式》一文,明确将场域理论定义为媒介研究的一种新范式,标志着媒介研究场域范式的正式形成,他还阐释道,新闻场域从属于文化场域,其特殊性在于场域内部自治受到外部政治,经济场域的权利资本,或者说,“新闻场域”是在新闻生产中,新闻生产者有着与社会方方面面的客观关系,这种关系在不同位置上,对新闻生产产生不同的影响或压力。
除此之外,布尔迪厄在新闻场域中提出一个重要的观点——惯习。在《区隔》一书中,他提出“完整的实践模式是把行为理论化为惯习、资本以及场域之间关系的结果”, 即:[(习性)(资本)]+场域=实践。
简言之,在新闻领域,惯习是新闻从业者长期的新闻实践活动中所积累的一系列生产规范、策略与机制,其内在理念的支撑为新闻从业者所认同和共享的职业意识形态。
在中国,由于任何级别的媒体本质上都隶属于政府和党,所以中国的新闻场域相当程度上是属于权力场域,自主性较弱,但通过南都的发展轨迹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现实的制度情境下,伴随着南都的不断的发展和壮大,对权力场的影响也在加强,由此进入政治场域的中心位置,能够更加便利地从权力场中获取信息资源,也能够更加强力地对权力场施加影响。
但从其内在的自主意识看,南都新闻场域并没有被权力场同构,反倒是坚持“不即不离”的关系原则使其新闻场域与权力场的关系始终保持相对距离。毫无疑问,政治资本和经济资本的增长,让南都新闻场域在生产实践中获得更大程度的“自主性”。而随着“自主性”的争取和扩大,构成了对“他治性”的挑战和改变。
【考夫卡场域理论】
心物场:“心理场”与“物理场”
考夫卡认为,世界是心物的,经验世界与物理世界不一样。观察者知觉现实的观念称作心理场(psychological field),被知觉的现实称作物理场(physical field)。心理场与物理场之间并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但是人类的心理活动却是两者结合而成的心物场,同样一把老式椅子,年迈的母亲视作珍品,它蕴含着一段历史,一个故事,而在时髦的儿子眼里,如同一堆破烂,它蕴含着在女友面前陷于尴尬处境的危机。
“自我”与“环境”
心物场分为“自我”和“环境”
环境又分为“地理环境”和“行为环境”。地理环境是现实的环境,行为环境是意想中的环境。行为产生于行为的环境,受行为环境的调节。
举例——在一个冬日的傍晚,一男子骑马来到一家客栈。他在铺天盖地的大雪中奔驰了数小时,大雪覆盖了一切道路和路标,由于找到这样一个安身之处而使他格外高兴。店主诧异地到门口迎接这位陌生人,并问客从何来。男子直指客栈外面的方向,店主用一种惊恐的语调说:“你是否知道你已经骑马穿过了康斯坦斯湖?”闻及此事,男子当即倒毙在店主脚下。
该男子的行为发生于何种环境之中呢?考夫卡认为,在他骑马过湖时,“地理环境”毫无疑问是湖泊,而他的“行为环境”则是冰天雪地的平原。倘若那个男子事先知道他要途经一个大湖,则他的行为环境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正因为他当时的行为环境是坚硬的平地,才在闻及他骑马穿过湖泊时大惊毙命。所以,在考夫卡看来,行为受行为环境的调节。
但是,行为环境在受地理环境调节的同时,以自我为核心的心理场也在运作着,它表明有机体的心理活动是一个由“自我一行为环境-地理环境”等进行动力交互作用的场。例如,一个动物受到某一障碍物的阻挡(地理环境),无法获得置于障碍物后面的食物(行为环境),在这样一种心物场中,自我的张力是明显的。当顿悟使这个场获得重新组织时,也即当动物发现它可以绕过障碍物时,问题就得到了解决。问题的解决使动物得到食物,同时清除了这一心物场中的张力。这里,一个重要的内涵在于:动物在产生一个真正的心理问题之前,必须意识到这一问题情境的所有因素。如果动物不知道障碍物后面有食物,即没有行为环境,问题就不会存在,因为产生不了心物场的张力;如果动物知道障碍物后面有食物,但它的自我没有这方面的欲望或需求,问题也不会存在,因为同样产生不了心物场的张力。以此类推,地理环境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