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恋
2021.1.1
最近,我喜欢上了一个人。
怎么喜欢上的?或许是他声音好听,或许是他在我眼里很优秀,或许他有健康阳光的模样,或许他有我受用的性格,但这些,我都是喜欢的。但我不敢表白,一个大家都明了的原因,那就是:怕开始便是结束,朋友都做不成了……
前一段时间出去游玩碰到一个称自己会算命的大叔,当时朋友都兴致勃勃,一个一个的围在他身边请他给自己算命,我也顺着氛围让他看了我的手相,告诉了他我的生辰八字什么的。他微微仰着头摸着下巴做了一个思考的姿态,又伸出左手掐指算了算,然后再看看我,开口慢慢说道:“你很矛盾!”
听到这个词,我当时内心一惊,因为按照我的性格和我的作风,我确实是一个矛盾的人,我的生活大部分都是处于矛盾的状态中。但我又想了想,表示质疑和否定,因为仔细一想,其实万物都会有矛盾的一面,正如我经常听老师念叨的矛盾观,人常常要面对一件事,判断对与错,好与坏,而任何一件事物都会有其好的坏的,矛盾变也成了一种普遍化的现象,就如“人是群居动物,但成长却时常孤独”这么一个道理,便觉得又是唬人的,只是他有个理在。
想清楚了这些,我便没有什么心思再仔细去听他的言词,只是大概听见了他说什么不会理财,大抵是败家的意思,晚年会幸福之类的。
矛盾么?确实矛盾,矛盾的不行不行的。我自认为自己如果碰到喜欢的人一定会奋不顾身的去追求,就仿佛我认定了自己的想法和梦想,就一定会死磕到底。但是现实中我真的碰到了,我退缩了。我曾经拍拍胸脯自信满满的说:“喜欢的人不舔,舔空气嘛?说什么怕表白了之后连朋友都做不得,我缺他这一个朋友吗?该上就上是了,起码我不会后悔不是?”是嘛?确实不会后悔,但是会失望……
“说实话,我不怕被嘲笑和质疑……”我挺了挺胸脯说,“要是换做是小时候的,我再感觉到自己喜欢一个人,以及他对我也好像有意思之后,我会直接说出来……”
“因为我的确干过类似的!”我抿了抿嘴,“那时候他是我前桌,我觉得这崽子不错,长得也好,就趁一次上课的时间写了张小纸条问他‘你是不是喜欢我?’我有把握,果然不一会儿,他从他后背传回了纸条,上面多了一句话‘有点喜欢’,我当时就很开心,这种开心更多的是我肯定了自己,也得到了对方的肯定。”
“你问我后来?”我仰头看着天花板思考了几秒钟,但其实什么也没想,更像是发呆,“后来……”
后来我时常去找他玩儿,我那时是留守儿童,由外婆带着我,她常常要在菜园子里忙,因为家庭条件不允许,那个时候我没有电脑或者是其他电子设备,所以只能我便像猴儿似的,东窜西窜地找同学朋友玩儿,在家一般都找不到我人影儿。而在他家玩的时候,我会待在旁边看着他玩上面的游戏,并时不时的期待着坐在电脑前边的人,能马上变成我,有时候我会叫上我们的共同的好朋友一起在他家玩。我有注意到他的父母白天都不在家,但他却很懂事,因为我经常看见他在那里自己干着家务活,这倒是让当时还是小学生的我新生佩服和愧疚,这种情绪我是记得的。
是的,我们没有在一起。后来,我们虽然考上了同一个初中,同一个班级,但却没有了什么联系,因为我们都开始在各自的圈子里忙了起来,当我意识到学习的压力,当我不再像小学那样逍遥自在被班主任老师捧在手心里时,当我发现周围人一个比一个优秀时,我不允许我早恋,我也害怕被发现,因为我什么都做不了,而小学的经历倒也成了我俩共同的回忆,我从那个时候便意识到:这不是喜欢,我们还很幼稚。
“你没有谈恋爱吧?”
初二某一天晚上,母亲突然问起我这个问题,我只记得当时我一脸疑惑,不明白她为什么问我这个问题,便只是看着她,问“你怎么突然问我这个?”
“我今天打扫你衣柜的时候不小心翻了一下你的同学录”她笑着,把她吃完的碗筷收拾好搁在一旁,然后叠着手坐在餐桌的一边看着我说,“看见里面有男生和你表白,所以问。”
“没有”我当时情绪有些急,可能是因为被母亲发现的小秘密,有些羞恼,但没有生气,“人家喜欢我,我又不一定要跟人家好,你女儿我还是很懂分寸的。”
“没有就好。”她悻悻地笑了笑,“因为毕竟现在也是关键的时期,咱现在还是以学习为主,在考上大学了再去想这种事情。”
“知道了知道了。”我不以为然的样子让她放了心,她便把收拾好的碗筷拿起,转身走向厨房。
我当时想想,多少还是有一些心虚,其中一部分是因为小学的经历,但我知道,母亲虽然平常上看上去很严厉,脾气不好,但到了这些讲道理的时候还是显得很开明,有些事被她发现了也是好的,有些话和她讲明了也是好的,便也不去在意,倒是心更坦荡了些。
而心虚的另一部分原因,就是我心里朦朦胧胧地,隐隐约约地藏着一个人的。这个人,我把他认作是我第一个真正喜欢的人,至于为什么确定这才是喜欢,其实到现在我也不是很能辨识,我唯一能够确定的是他影响到了我的生活,情绪,以及我想和他一样优秀,能够肩并肩站在一起的那种心情,但同时,因为差距,我也开始自卑,我甚至开始怀念小学那种无忧无虑,每天活得像派大星一样没心没肺地疯狂快乐,却也能兼顾学习的状态……而初中后期,充满玩心的我开始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于是,我的第一场暗恋开始。
我始终不该捅破那窗纸。因为我知道尽管我自卑,我也有一颗自尊自傲的心,像早恋这一种荒唐不被家长老师看好的的事绝对不会发生在我身上,我当时是这么认为,所以我收敛它,控制它,埋藏它,想着或许能把它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会是更好的选择。
暗恋这种东西,你会幻想着,或许你在经过努力而获得某一刻的光辉时,对方能够看在眼里,能够认可你,能够……
这种暗恋,懵懵懂懂,忽现忽隐,就这么直到初中毕业,高考结束。当我几乎快忘记这场暗恋时,我在一次傍晚跑步的路上遇见了正在散步的他和另一个朋友。当时我是惊喜的,这种欣喜就好像漫漫雨夜过后遇上零零枝头一朵初绽的樱花。但我什么也没有做,只是凭着感觉跟着他走,三个人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也互相说损话笑着,各自维护着这命运或是机缘安排下的岁月静好,想想也是缘分和释然。
我隐隐觉得他是知道我喜欢他这个秘密,这似乎也不再成了秘密。
“你是什么时候知道我喜欢你的?”回去后,我忍不住发消息问他。
“忘了,初中吧。”他的消息淡淡的回过来,我抱着手机,愣愣地看着屏幕,叹了叹口气,心里咀嚼了这么简短的五个字,自言自语,“也罢……”
我至始至终没有表白,暗恋变成了一种无声的告白,我有意无意地传达出这份心情,他不知不觉承受了这份感情,不能叫做心照不宣,只能算作我一方的一厢情愿。
而暗恋的结束,是那次遇到的另一个朋友来宣布的。
“他知道你喜欢他这么多年,而我知道像你这么一个不到底就不会放弃的女生,一定会认真下去,但这怎么说,感情这种事情不能强求,他之所以还没有直接拒绝,是A因为他不忍心,他还不知道怎么和你开口……”
我知道他的处境,因为在两人互动的过程中,大多数是我主动他被动,他只是受着,对于我的主动他应该不知如何应对,但他的态度我是能明显地感觉到的,就是冷淡,之所以会回应,是因为还念在我是他老同学的份上,其实我懂,我都懂……
曾经无忧无虑,神经大条的女孩终究是因为初入情愫而怅然若失,自怨自艾,成了一位闲散,云游,蓦然彷徨失神的诗人,世界上尝过所谓“情感的苦”的少男少女们大抵如此。从那之后,我再没有像以前那样频繁地找他,联系他,我决定放弃,因为我们之间没有相交点,两人之间隔着一条鸿沟,是我永远跨越不去的,我从来都只是仰视他,欣赏羡慕他的光辉和阳光,而自认为自己是灰暗的色调——
“我难以想象我们在一起的样子。”他对我说。我看着看着,就笑了。
我很喜欢他眼角有颗泪痣的眼睛,那是最让我心动的地方,只要多看一眼仿佛就可以让我陷进去,我期待在里面看到我自己。我想我之所以喜欢,是因为我以为我曾经在他那双眼睛里面看见过我自己,起码,停留过几秒——我以为他也注意过我。每当两个人或是因为巧合,或是因为察觉到我的注视,恍然间他和我对视,我也没有因为心情的变化而避开目光,而是迎上去,试探性地,又仿佛下定决心地。我会想:我在他的眼中是什么样子的?是什么让他注意到我?我要不要躲开?这样是不是太明目张胆了?但是……好开心啊……
“我的每一支笔都知道你的名字。”一句话,不知表达的是甜蜜还是心酸?
说到底,这依旧是段不成熟的暗恋。
《微微一笑很倾城》二次热播的时候,我还在上高中,那是一个暑假,一向忙碌的母亲突然迷起它了,每次电视剧更新的晚上,便看见她抱着手机坐在床头,腿上盖着被子,津津有味地看着。每当我看完书或者是结束了一天的追番,经过她房间时,总能看见微微敞开的房门里透出来的那抹黄白色的灯光,我会停留几秒,静静地看着靠在床头,对着台灯,捧着手机嘿嘿傻笑的她。恍惚间,我仿佛看见了重回少女般性情的母亲。
那段时间,母亲会像往常在餐桌前和我聊天唠嗑,但内容变成了:
“害,我看那《微微一笑很倾城》真不错。”她笑得样子有点痴痴的。
“甜不?”我好整以暇的看着她,想看看她接下去的表情。
“甜!”她笑着说,然后单手撑着下巴,看着我,“害,看了仿佛也谈了一场恋爱似的。”
“重温恋爱的甜蜜?”我一脸吃瓜的样子看着她,听她继续说。
“哪叫重温?!”她瞪了瞪眼睛表示反对,嘴努了努,把脸转向了旁边,眼睛也不知道再看向了何处,只是说,“我和你爸才没有谈恋爱,当初受了骗,他被介绍(人)吹得好,觉得不错就差不多结了婚。”
“后悔了?”我挑了挑眉看着她。
“后悔咯~”她拖长了音调,又看向我,说,“要不是你爸,我可能过得更舒服,哪像现在这样过苦日子。生下你们俩,受你们三个姓陈的折磨,看我现在老得越来越快。”说完还摸了摸自己早已发白的头发。
“也是。”我盯着她那虽然染过但却依旧黑白黄相间的头发,假装思考,并表示赞同。
“唉,不管了……”她叹了叹口气,转而定定的看着我,笑嘻嘻地说,“我觉得这个剧俩主角真不错,都是学霸,我也希望你能成学霸。”
我眯了眯眼,耷拉着嘴,做出一个向后躲的动作,开口道,“我知道我知道,我会尽力,我也想成学霸的来着……”
“不过,还是那句话,如果你有那啥意思……”
“嗯?”
“就谈恋爱……”她收敛了她笑嘻嘻的样子,让自己显得更严肃认真些,说“还是要等大学,我看那电视剧就是大三大四来着。”
“唉呀,晓得晓得,你女儿我是一个理智的人。”我垂下目光懒得再看她,继续巴拉着碗里的饭菜,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也是,嘿嘿。”她笑着,“我也不担心这事,只是谈到了这个顺便提一下,毕竟现在很关键,优秀太重要了……”
……
优秀太重要了,说来,喜欢的人在自己眼中,在别人眼中何尝又不是优秀的人?我常常把不可能的理由归为自己不优秀或是不够优秀,或许这样才能催促着自己不断努力变得优秀。
“妈,我好想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啊……”比你想我成为还要想——因为喜欢。可惜即使到了大学,我也依旧不是优秀的人,我也没能追上想追上的人。
2021年的新年,疫情缓解,我也终于开启上大学后第一年的拜年高光时刻。拜见诸位亲戚,都说长大了长漂亮了,一到饭后闲谈时间:
“这差不多又可以喝到喜酒了咯!”这是被反复点名的一句话。
母亲只是笑着,并没有说话,只是喝着茶吃着点心。
“不会不会,还早还早。”我成了这句话的频繁使用者,有时候还会补上一句,“还不一定嫁呢。”
他们也只当是笑话,摇摇头对我笑表示反对,我也只当是笑话,说完便也后悔何必接这嘴,饭后玩笑罢了。
我虽到了大学也没有所谓恋爱经历,但是却在大学之后的某个晚上和母亲主动提出这一事,因为我想对她进行思想教育,
“妈,你看,有一个段子是这么讲的:大学前,家人常说,别早恋,关键时期,大学以后再谈,大学时期,家人又说,大学也别松懈,别以为高枕无忧,大学之后再谈,结果大学一毕业,家人就开始催了,怎么不带对象回来?自相矛盾!”我讲着,她看着我笑着,我继续讲,“您老教育我不要早恋,虽然我也没有情况,但我还是想说,您这观念得改改,之前大一您说大一大二要好好学习,不能早恋,大三大四再谈,但这东西哪是想谈就谈,而且,这哪叫早恋,看个人,这种东西直接拿出来说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不过您放心,我现在呀,也没有情况,一心肝在学业和事业上呢!”我又补了一句,一边撇着嘴一边摇着头嘟囔,“没准这辈子不脱单了。”
“晓得晓得。”这次轮到她赞同笑着回我,虽然那时候的我知道,在她面前说起这些的我始终是显得幼稚,依旧是个孩子。但我也不恼,说完之后便又笑着看向她
——我们都喜欢这样。
就好像当初的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