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思母亲

2020-04-14  本文已影响0人  明天会更好_fe1c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又是一年清明节,我们姊妹六人拖家带口相约来给母亲扫墓,大家不约而同的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瓜果糕点和花束,母亲的墓前琳琅满目,寄托着我们儿孙十几个人的深深哀思。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声声追忆泪落如雨,年年清明皆相似,十年十次如一日,母亲恩深似海,我们孝道未尽,母亲已经远去,望云思亲,逢年过节思念之情更甚。

      那年十月一长假,毫无征兆的母亲突然病危,接着母亲走了,走的是那样仓促、匆忙,她自己一点儿也没有意识到,爱唠叨的她没有来得及留下只言片语,“太麻烦你们了!”是她留给儿女们的最后一句话,嫌她唠叨的儿女们呆了、傻了,如在梦中一般,好长时间都没回过神来。

      我们知道,母亲,她走得不甘心,她还要给她的儿孙们蒸馍。她亲手做的馍馍,常常还带着温热,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就一袋袋、一包包,带到了东湖镇、民勤城,送到儿女们手里,进了儿孙们的口中。儿孙们吃习惯了她亲自蒸的白面馍馍,没有了她蒸的馍,儿女们还能吃什么?

      母亲她走得不甘心,她还要给一年中来得越来越少的儿孙们焖鸡肉、炖羊肉、包饺子、擀碱面,因为儿孙们最爱吃她做的饭、炒的菜,她知道,无论多么高档的酒店、饭馆,也无法无法替代她亲手做的美食。

      母亲她的确走得不甘心,她还要在冰天雪地的冬天,儿孙们想吃凉粉的时候,趁着他们夜深入梦,她要洗凉粉、做调料,待到天明起床,看着儿孙们心安理得的享受着美味的凉粉,她就会开心。

      母亲她真的走得不甘心,一辈子种地,她还没有种够,她视土地如生命,她还要种更多的棉花、茴香,为自己,为儿孙,为还没有成家立业的儿子创造更多更多的财富。

      母亲她走得不甘心,她的孙子们一个个还没有长大,还需要她扶养照看,孙子们穿的棉衣还要她来缝,孙子们的尿布她还没有洗够。

      母亲确实走得不甘心,儿女、女婿、外孙们的生活起居、头疼脑热还得她无微不至的操心唠叨,她还要给儿女们打扫卫生、整理家务呢。

      母亲她的的确确走得不甘心,她还等着娶儿媳抱孙子呢,她盼望着儿子能为她生一大堆孙子,至少一儿一女,她要帮他带大。她还有很多很多心愿没有完成。

      母亲真的不能走,因为,多年来我们已经习惯了她管吃管喝,已经离不开她关爱操心,她走了,逢年过节我们还能到哪里去享受美味,尽情娱乐……

      母亲,累了,累得连她自己都不知道就睡着了,这一睡就再也没有醒来。儿女们更是没有一点思想准备,一直以为母亲永远都是那样刚强、硬朗。

      如今,母亲真的走了,儿孙们醒了,望云思亲情更切,三千多天过去了,大家庭中的每一个人,口中经常念着母亲的好,每每提及总是泪眼汪汪,儿孙们一时一刻都无法忘记母亲,她真的活在了儿孙们的心中!

      人们常说:母亲在,家就在。然而,母亲走了,走了已经十个春秋,我们的家还在,姊妹六家常常相聚一起,吃喝玩乐、谈天说地,亲如一家,母亲的那情、那恩、那节操,把我们紧紧的团结在一起,过去、现在,直到永远永远…… 

                    2018年 4月8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