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宠随笔

“香饽饽” - 草稿

2020-08-29  本文已影响0人  东海翁

——现在,网上经常看到:✘✘成了“香饽饽”。让我想起来“饽饽”这个概念。在解放前,沈阳地区农村,经常有挑担子的人,走街串巷,高喊着:“卖饽饽了”。我们一帮小孩子,也跟着凑趣,跟在后面跑,学者喊叫:卖饽饽了!他看见小孩子多了,就放下担子,把盒盖子打开,里面就露出各种糕点小食品,指着夸耀:“快回家取钱吧,这饽饽可香呢”!有的孩子就真的跑回家,拿些零钱来,蹲下身子,选择自己喜欢的东西。有缸炉,火烧(烧饼),大麻花等等。我知道家里没钱,只能干瞪眼,流口水,往肚里咽了!

——在秋后冬初,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饽饽。有一首儿歌,还记得几句:筛箩,打面,做饽饽,你一个,我一个,给小弟弟留一个……。孩子们在一起玩儿,有时候也唱这首儿歌。农村里做饽饽,主要是玉米饼子,煎得薄一点儿,两面都煎得黄黄的,吃起来也挺香的。再有,就是用黏米面包上小豆馅,烙年糕饼子。里面放点白糖,吃起来又黏又甜。冬天,放在仓房里冻着,冻得硬邦邦的。我们想吃就去拿几个,趁着冻吃,也觉得挺香的。这比在外面卖饽饽的便宜多了。晚上,孩子们在外面玩儿,几乎每人都拿一个,边啃边玩儿。

——我太姥姥在世的时候,妈妈带我去姥姥家串门。姥姥家住在村子最东头,有一个大院,一个大门楼。村里人,都叫“佟大门楼”。大院四周,由两米多高的黄土墙围着。院子里,有正房三间,东西厢房各三间。姥姥家人口多,住在三间东厢房。太姥爷早去世了,太姥姥和大舅大舅母,住在三间正房的东屋南北炕。太姥姥住南炕,在窗钩子上挂个小筐,里面有缸炉或者烧饼。晚上睡觉前,有时候就拿出几个给我吃。那是姥爷在苏家屯镇上买的,特意留给老人家吃的。我妈是太姥姥的大孙女,她一直照顾太姥姥。太姥姥对我这个重外孙子,特别厚爱,自己舍不得吃,专门留给我吃。这样,虽然妈妈没有给我买外面卖的饽饽,我在太姥姥家也吃到了。心里真的很高兴!

——“饽饽”这个词语,不知道是不是东北地区方言?也没有什么深奥的含义,再粗俗不过了。却不知道什么时候,与我们拜拜了!但是,“香饽饽”这个词汇,现在却在网络上全面普及了!无论是文盲,还是有文化的人,家喻户晓,都懂得其中的含义。虽然最初是用在小食品上的,可是如今,除了在食品之外,已经被广泛运用在其它各种领域了。在经济,科技,政治,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在社会的各个阶层,只要说它是“香饽饽”,都知道其中的含义。譬如,华为5G手机,✘✘新款的反弹道导弹,中国的高铁等等,都是“香饽饽”了。

——从“饽饽”的原意来看,简单而通俗。但是,在前加上一个“香”字,就使它大行其道了!我不懂汉语言学,也不懂外语。但是,深切的感受到汉语的博大精深,变幻莫测。只在一个极为普通词语前面,再加上一个字,就将其原意,如同原子弹爆炸一般,遍地开花,无限扩展,威力无边!中华民族的汉语,是联合国规定的世界通用语言之一。但是,并没有被广泛应用。而英语几乎在全世界依然占据统治地位。而我们国家的教育制度,规定高中毕业生,必须学习掌握英语(包括俄语,日语等语种),达到几级要求。这个规定并没有错。我认为,首先应该对学习汉语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达到更加明确的目标。把汉语的基础知识掌握好了,然后才是学习好外语。现在,从初级中学到高中生,用在外语学习的时间真是很多。我没做具体调查研究,只是就接触到的一些孩子,了解的一般情况。只是希望不要本末倒置,一定要把汉语学好。

——我们国家为了帮助其它国家学好汉语,曾经在许多国家建立了“孔子学院”,以便向世界推广汉语的应用,据说都没有获得令人满意的成果。我认为,虽然取得的成绩不佳,但毕竟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只要我们继续努力探索,必定会闯出一片新的天地。我深信:中华民族的汉语在世界广泛普及之日,就是中华民族在世界上崛起之时。期待这一天早日到来!

——(2020/8/28记于旅顺口)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