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尔泰:如何告别愚昧、野蛮和迷信?
一个专制主总有些好的时刻,一个专制主的集体则从来没有好的时刻。——伏尔泰
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中最为著名的是伏尔泰和卢梭。拿破仑说,法国自从有了伏尔泰和卢梭,才真正开始去思想,而“一个国家一旦开始思想,那就不可能阻止它了”。伏尔泰正是18世纪法国的精神领袖。大文豪雨果曾经如此评价他:“说明伏尔泰其人,就等于说明了整个18世纪的特点。”
伏尔泰的所作所为,其实可以归结为两个字——解放。
伏尔泰的原名叫弗朗索瓦·马利·阿鲁埃。1717年,因为创作的讽刺诗《幼主》影射法国宫廷荒淫糜烂的生活,甚至暗示“法国终将灭亡”,弗朗索瓦被关进巴士底狱11个月。在狱中,他创作了第一部剧本《俄狄浦斯》,并首次使用了“伏尔泰”这个笔名。
1725年12月,伏尔泰在歌剧院里和罗昂公爵的儿子罗昂骑士相遇。身为贵族的罗昂自然看不起第三等级出身的伏尔泰。于是他走到伏尔泰面前,挑衅地问:“伏尔泰先生,阿鲁埃先生,你的姓氏究竟是什么?”伏尔泰不卑不亢地回应道:“骑士先生,我虽然没有一个显赫的姓氏,但我知道怎样使它显赫起来。”几天之后,伏尔泰在一个朋友家里吃饭,突然仆人进来通报称,有人在门外等他,却被罗昂骑士派来的打手痛打了一顿。多次积怨让伏尔泰在几个月之后提出要和罗昂进行决斗。罗昂一边假装答应,另一边却派人向国王打小报告。于是在1726年3月28日,伏尔泰第二次被关进巴士底狱。为了防止强势的贵族进一步迫害自己,伏尔泰主动提出流亡英国。在英国的三年里,伏尔泰写成了《哲学通信》一书,而这次出走也意味着伏尔泰正式向法国专制制度开火。
《哲学通信》是伏尔泰在英国的观感和心得的总结,因此又被称为《英国通信》。1733年,该书首先在英国出版,法文版于1734年问世。全书由25封信组成,涉及的主题有宗教信仰、议会、商业、学科和文学等方面。伏尔泰在英国期间还结识了不少一流的文化人,俨然成为了英国思想文化的传播者。苹果掉到牛顿脑袋上的故事就是伏尔泰听牛顿的妹妹说起后,记录在《哲学通信》中的,如今全世界的人们第一次认识牛顿这个人物,可能都是从这只苹果开始的。1727年3月,他还参加了牛顿的葬礼。
18世纪的法国人一直认为自己才是欧洲文化的高地,而伏尔泰就是要打破同胞头脑中的那种自鸣得意,告诉他们真正的文明是什么样的。他关注英国的思想状况,并针对性地揭露当时法国的问题和落后之处,批判法国思想的保守和僵化。1734年,一位出版商拿到了《哲学通信》的书稿,未经伏尔泰同意就刊印出版了。一年之内,这本书竟再版10次,且次次很快就销售一空。这让法国当局非常震惊,高等法院下令逮捕出版商,焚烧存书,通缉作者。不久该书转移到了荷兰出版,伏尔泰害怕再次被捕,于是逃之夭夭,和夏特勒侯爵夫人隐匿在一个庄园里。介于如此大的影响力,有学者把伏尔泰的《哲学通信》称为“投向旧制度的第一发炮弹”。
怀着深情去爱人类
《哲学通信》的核心观点是:人类不再是等待被屠宰的动物,相反可以安排好自己的集体生活,让每个人能够根据天性而享受幸福。其中最为哲学的部分是第25封信——关于帕斯卡的《思想录》,其内容正是关于伏尔泰批评帕斯卡对人类过于悲观、消极的否定性看法。
伏尔泰并不是盲目地相信人类本性是完美的,恰恰相反,他承认人就是矛盾与冲突的集合体,但正是这种不完美才是人类最真实的状态。人类的难能可贵之处在于人既有行动的激情,又有掌控行动的理性。帕斯卡认为,人生下来就是自私自利的,但伏尔泰并不认为这是人的固有缺陷。如果人们没有自爱,社会便不会形成和存在;正是由于人们有自爱,人们才会爱别人。
或许是对人类本性过于悲观,帕斯卡始终在抬头仰望着上帝:“如果有上帝,那就应当只爱上帝,而不应去爱人类。”伏尔泰拒绝这种对眼前实在的人漠不关心的态度:“想分散一个人的注意力,不让他想关于人类命运的事,那是错误的。因为不管他的思想关注到什么事物,他关注的事物必然是与人类命运有关的。”他说:“应当爱人类,而且是怀着深情去爱。应当爱自己的祖国,爱自己的妻子,爱自己的父亲,爱自己的孩子。”
伏尔泰坚定地认为,人不能安于现状,或者单纯地等待宗教意义上的来世救赎,而是要放眼此世,努力改善现有的境遇,使人们能生活得更好。
伏尔泰的启蒙思想也体现在他的一部小说《老实人》中。
与在《哲学通信》中展现出的自信与乐观不同,《老实人》的笔调充满幽默,但内核是深刻的悲观,甚至有一下将人打入虚无深渊的危险。伏尔泰塑造的几个主要角色几乎都是人畜无害的“好人”,却在一个动荡的时代中流离失所,饱受摧残。书中的主人公尖锐地嘲讽人类悲哀的命运:“几百次想自杀,却始终丢不下人生。这个可笑的弱点,大概就是人的致命伤:时时刻刻要扔掉的枷锁,偏偏要继续背下去,一面痛恨自己的生命,一面又死抓不放。
伏尔泰为什么要通过《老实人》这部小说来否定“好人有好报”这个说法呢?伏尔泰曾经和一名支持莱布尼茨乐观主义思想的青年通信,这名青年认为现存世界是可能世界中最好的一个。伏尔泰在信中写道:“先生,我乐于听说你写了一本小书反对我。你太抬举我了。当你证明,不论以诗,或别的什么形式,在这个一切可能世界中最好的世界里,何以竟有那么多的人抹脖子时,那时我会分外感激你。我恭候你的辩驳,你的诗或你的辱骂;我从内心深处确确实实告诉你,对这个问题我们两人谁都一无所知。”
1755年11月,伏尔泰听说了里斯本大地震的消息。按照历史考证,当时地震等级约有9级,是有历史记录以来最强的地震。地震发生的那一天恰好是万圣节,教堂里挤满了虔诚的信徒,因此死伤极为惨重,当天就有3万多人丧命,整座城市的四分之三被毁。伏尔泰当即写了一首诗来表达他的愤怒。上帝如何能忍心,把灾祸降临在无辜的甚至是虔诚的信徒身上呢?因此,伏尔泰绝对不会认为,现有世界是可能世界中最好的。他只相信,这个世界可以变得“更好”,而要实现这一点不是单纯依靠相信上帝可以达到的。
1778年5月30日,伏尔泰与世长辞。临死前,他拒绝向教会派来的神父忏悔。他在遗嘱中说:“当我离开人间时,我热爱上帝,热爱我的朋友,也不嫉恨我的敌人,但憎恶迷信。”1791年,伏尔泰的灵柩被移入先贤祠的时候,沿途有六十万巴黎市民送葬。灵车上写着:“他是人类心灵的引擎,他是我们自由的航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