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姚和他的“农家乐”
作者:李云华
“实在对不住啊,这个周末的包间都订出去了,要不咱们订下个周末的行不行?好好好,常来啊。”我们到二林农家院的时候,农家院老板老姚正接到客户的订餐电话。
老姚叫姚汝林,今年五十六岁,是葫芦岛市杨家杖子经济开发区富儿沟村的一位土生土长的农民,黑脸庞,说话快人快语,是典型的东北农民形象。用老姚的话说,自己虽然是个农民,可从小就没干过庄稼活,村里人均不到半亩地,还都是在半山坡上,十年九旱,辛辛苦苦干一年有时候连种子钱都收不回来。这里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走进富儿沟,步步踩石头,小伙打光棍,姑娘往外溜。人们对种庄稼已经失去了信心。
老姚的二林农家院坐落在富儿沟村北面的山坡上,按着路边的指示牌,我们驱车前行,距离目的地还有一百多米的时候,就听见了阵阵鸡鸣狗吠的声音,有鸡鸭鹅在路边草丛时隐时现,有浓厚的农家气息。
我们说明来意后,老姚高兴地说:“那三个蒙古包是包房,里面有空调,有卡拉OK,吃高兴了唱两首歌,不愿意走还可以在这里住下,那边的三层有八个房间。”别的农家院大多倚靠风景区,这里没有什么可以倚靠的,且距葫芦岛市里有四十公里,老姚却不愁客源。他说:“有很多是回头客,有葫芦岛的,有兴城的,还有锦州的,他们大多先是慕名而来,来过一回了,又来第二回,还带了了新朋友。咱家的饭菜一个是味,一个是鲜。大锅做出来的东西就是不一样,对四、五十岁的人来说,这味道能找回小时候的影子。”老姚指着不远处的山边说:“那边养着200多只珍珠鸡,100多只非洲雁,10多头猪,地边上种着茄子辣椒西红柿,吃的东西全是绿色的、无污染的,不打农药,不上化肥。后面还有李子树、桃树、苹果树共一百多棵,客人吃完饭还可以到果园照相、采摘。”
老姚是从穷日子熬出来了,他深知农民的艰辛,他富了不忘村里的乡亲们,现在,农家乐的四名服务员都是残疾人家属或丈夫生病的,老姚说:“我本身就是残疾人,2001年出了车祸,当时定的是三级伤残,看到谁家有残疾人我心里就难受,在政府救济的同时,咱再帮一把,这个坎就过去了,服务员小坤的丈夫卧病在床,有客人来了,我给她打电话,没事的时候在家侍候丈夫。”在果园里,我们遇到一个正在割猪草的老汉,他叫李长秋,智力有问题,五十多岁了也没成家,是个五保户,村里几次想送他去敬老院也没去成,他就愿意在二林农家乐干个零活,老姚也不亏待他,每月都给他几百块零花钱。老姚说,这也是给政府减轻负担了。
“我的创业路是非常坎坷的,1998年为学校做饮料,一袋饮料能挣五分钱,攒了一点钱后我就开始养肉食鸽,这东西成本低出栏快,就怕禽流感,风险太大了,养了两年鸽子没赔钱但也没挣钱。
我看养猪的行情好,大约养了一年多,猪肉价格大跌,小猪崽卖二三十块钱都没人要,所有的投入都赔进去了,给孩子买奶粉的钱都掏不出来了,孩子饿得嗷嗷叫,这个心疼啊,当时真想到了死,在家里躺了一个多月。后来一想,我死了老婆孩子咋整啊,还得干。一下子给我贷款五万元,我的日子这才见了亮。”
有人说,给我一个支点,能撬动地球。
这五万元贷款就是老姚事业的支点。老姚这才经营起了农家乐。随着时间推移,老姚的农家乐越来越火。
“有句话说是打不死的小强,我就是打不倒的老姚,人这一辈子哪有不碰到沟沟坎坎的?就是不能服输,干就是了。”现在,老姚的农家乐年纯收入十万元,他像燕子衔泥垒窝一样把挣的钱又投进了农家乐中,他计划再建两个蒙古包,让客人们都是高兴而来满意而去。
老姚还有一个愿望,他想在年内把在外地打工的儿子劝回来,让他打理农家乐,自己去一趟海南,听别人说那里风景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