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巛为什么是儒释道》有感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我常常的想,如果说儒家是讲人当顶天立地以济世的话,那么道家则是讲当依天循道,任我逍遥,出世又入世。释家则是讲修道行道更依道,透彻天(不是儒家狭隘的太阳系这个天,而是指整宇宙这个天)地人三道,出世但何曾不入世。
虽然境界不同,但三者均不离同一个道 ̄天理人心,只是因为心有大小、虚实,站的位置有高低。
其实,巜周易》作为中国所有哲学思想的源头,本来面目和释家所站高度差不多(周易作者只是把其中既济转未济丶未济再转乾坤的过程省略了没有,而是留给了后人无限想像空间(为什么这么讲,可参考本人刘绍发之胡思乱想 ̄石破天惊的)。易作者也意识到了三界、六道轮回,只是因为主要目的是为了指导人道,所以省略了没详写细说。
孔子深知易作者本意,所以一脉相承,只写入世的人道。也或许真没深思易中沒明示遐思,所以他说"假我以数年,可以知易矣″,他积极有为入世的人生态度,限制了他对易中隐藏的思想的挖掘。但他多少窥测到了《易》作者那深邃的思想,所以在《说卦传》开篇即说"昔者圣人之作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什么是"神明″?什么叫"参天两地″?何谓"阴阳″丶"道德″丶"理"丶"性”?大家可自由发挥想像!
因为孔子积极入世,一心要"君子以致命遂志",所以他的心就在入世上,就在遂"自强不息″丶追求真理的志上。
老子则不同,一生守管周朝藏书,能看到常人所看不到的书(个人揣测,《归藏易》丶《连山易》他也看过了),视野更广阔,又一生无欲无求,只依心而行,无束无缚,所以能依经循道从心,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些。徘徊在入世出世之间。
所以他能"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能"致虚极,守静笃"、"恒无为″,在出世入世中自由穿梭!
释家则不同,它发源于古印度恒河流域,不同中国易思想束缚,而乔达摩。悉达多幼时即异于常人,天聪人明,又素不喜功名利禄,视富贵功名、声色犬马如粪土,如浮云,心与宇宙同大小。
所以,他能装下整个宇宙,看到三界丶六道,能"容天下可容之事",做到"依波罗般若蜜多故,心无挂碍″,实现"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儒释道三家的境界,正应了一个俗话,"心有多大,天地就有多宽″!
人,当如孟子所说"求其放心而已"(孟子曰: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这句话意思就是:学问之道没有别的,就是找回来那丧失了的善心罢了。“放心”的意思,放是丢失,心自然是善心,求放心就是把丢失的善心再找回来,也就是复归于善)。
只可惜,孟子说要"放心″,却只放下了恶心,并找回了善心。并未真正把心放下,不但没有把那"无善亦无恶″的本体心放下,更弄错了本心!说什么"人之初,性本善″ ̄本心哪来善恶!
"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孔子在《系辞传》中如是说。其好贤孙子思在《中庸》这么说:“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可惜,爷孙俩到底"放心″不下世人俗事,并未真正去"通天下之故",去"与天地参矣″。
做人,不但要"放心",更要达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境界,实现"照见五蕴皆空″,做到心"无实无虚″。
心"无实无虚″,则能做到不"随境转″、"心悟转法华"。则可"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则可真正通天地鬼神,与"天地参矣″!
附:为什么是儒释道
赵大山
已关注
2018-07-08 19:08 · 字数 8987 · 阅读 1633 · 居闲集
儒道佛
中国的文化,在春秋战国百家纷呈,耀眼夺目,经过两千多年的大浪淘沙,成为中国文化主流的,是儒家和道家。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经过数百年的演进,逐渐与中国本土文化融合,成为璀灿夺目的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日谈中国文化,必谈儒释道。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是儒释道成为中国文化的主干呢?答曰:三家合一,基本上可以解决人生的所有问题。
01 为什么需要儒
人这个概念,首先是社会性的概念,人在社会生活首要解决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儒家解决人际关系最为拿手。儒家对于社会问题的解决,两个字,仁与礼。
仁,是儒家认为解决人际关系最基本的原则,孔子的弟子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回答,“仁者爱人。”那么,这个爱又做何解释?
这个爱最基本的是同情心,这个同情心来自于天然的情感。孟子说,当一个婴儿向井口爬去,眼看着就要掉到井里了,这时候任何人看见,都会三步两步赶过去,把小孩抱起来,避免了一个幼小的生命落入水井的命运。孟子说,这个人把小孩子抱起来,并不是因为他与孩子的父母有交情,也不是因为他能因此获得名声,也不是因为他因此能获得利益,而是因为他内在天然的恻隐之心。而这个恻隐之心,就是道德的源泉。
这个爱在不同的人之间有不同的具体表达形式,父子之间是父慈子孝,兄弟之间是兄友弟恭,夫妻之间是相濡以沫,朋友之间是彼此信任。陌生人之间也可以用六个字来表达“言忠信,行笃敬。”
此六字源自《论语·卫灵公》中孔子与弟子子张的谈话。
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期倚于衡也,夫然后行!”
孔子的弟子子张向孔子请教,“人生怎样才能顺利呢?”孔子说:“说话诚实守信,做事恭敬谨慎,即使在蛮荒落后的地方也能顺利,如果说话不诚实,不讲信,做事不恭敬不谨慎,即使在本乡本土,人生之路也不顺畅,站着,仿佛看到‘言忠信,行笃敬’六个字显现在面前,坐车,就好象看到这六个字刻在车辕前端的横木上。念兹在兹,这样人生的道路才会宽敞通达。”
为什么特意把“言忠信,行笃敬”做为人生顺利的根本呢?因为今天的社会,人口流动越来越频繁,中国人已然从一个熟人社会进入了一个陌生人社会,在陌生人社会打交道,言忠信,行笃敬,可以成为人与人之间关系处理的基本准则。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不说谎,重承诺,就是契约精神,就是尊重,把人平等的看待。
平等的看人在今日的中国尤其重要。秦始皇以来,中国形成了官僚阶层,官僚阶层具有很大的特权,而政权统一的局面又使人民只能在一个老板手下打工,造成上层飞扬跋扈,底层忍气吞声,上层看不起低层,风气所及,低层也互相看不顺眼,因为低层要把来自于上层的冤枉气发泄出去,以求心理平衡。他也只能看不起比他更低层的人,而最低层的人实在受不了了,开始造反,非把上层人物极尽凌侮不可。朱温把文臣投入黄河,因为他的部下对他说:“此等自谓清流,宜投诸河,永为浊流。”张献忠占领成都,宣布开科取士,将数千名学子骗来杀光,无不是处于低层的人翻了身,对比他身份高的人展开血腥报复。
今天的中国远远没到人人平等的时候,特权阶层依然存在,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与尊重仍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另一个人际关系的原则是礼。孔子的礼,是不同身份的人之间遵守的礼节、礼仪和典章制度。西周的礼是用来维系等级关系的。但孔子的贡献在于“承礼起仁”,就是把等级森严的礼转换成“仁”的外在表达形式。因此,今天的社会,应该活用“礼”的精神,用一定的形式来表达相互尊重和彼此相惜的情感。
老子传道
02 为什么需要道
但是,仅仅局限于人的世界是不够的,儒家学说虽然在人际领域讲得非常精彩。但也给人很大的压力。人与人相处,本来就是一种极大的压力。虽然你“言忠信,行笃敬”,但是遇见不与你同一频道的人,只能感叹“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了。对于一个人来讲,时时刻刻谨言慎行,心理的压力也是巨大的。
怎么办?一个人如何解决自我内心的安宁?道家出场了。道家比儒家看得远的地方,他是跳出了以人类为中心的思维模式,以宇宙的角度来思考人生。
以宇宙整全的角度来思考人生,可以化解人生的各种执着。人之所以烦恼,是因为有许多东西放不下。如果能够放下,又何处不是故乡?道家学说可以帮助人解脱时间、空间、义利、生死的执着,可以帮助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人在世间是一个短暂的存在,人难免会追求尽量的活得长一点,但往往追求长寿却获得了反效果。庄子讲了一个故事,一个老人追求内心的满足以求长生,结果七十多岁了,隐居山林,却被老虎咬死了。一个中年人追求身体的满足以求长生,奔逐于权贵之门,结果四十几就发病死了。
庄子说,谁活得长一点得看跟谁比,彭祖活了八百岁,人间都认为他活得很久了,但是,楚国有一种灵龟,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古代的时候有一种大椿树,以八千多为春,八千岁为秋,人如果和他们相比,不是太短寿了吗?有菌类植物早上生,晚上死,又有一种叫蛄蛄的昆虫,春天生,秋天死,人如果和他们比起来,不是很长寿了吗?
站在宇宙的角度,人生再长的寿命也不过如“白驹之过隙”,一眨眼就过去了,又哪来的长,哪来的短呢?人生的意义并不在于活得有多久,而是活得够不够真实。真实,也就是活出你自己。
对于道家来说,每个人都有德,这个德来自于道,道给了德一个特有的个性,人活的价值,就是把个性充分的发展出来。基督徒做了任何光彩的事,都会说:“这不是我做的,这是上帝托我的手做的。”对于道家的信徒来说:“我本来如此,是道本来就叫我做我自己的。”
人习惯于追求空间越大越好,住100坪的房子希望200坪,有了200坪想要别墅,有了别墅想要个庄园。庄子说,你何必执着于空间的大小呢?魏惠王与邻国争地,庄子劝他说,大槐树下有一只牛角虫,它的左角触须上有一个国家,右角触须上有一个国家,两个国家组织国民打得头破血流,伏尸几万,争夺的不过是触须那么大一点地方,大王与韩国争地,牺牲子弟百姓的性命,与牛角虫触须上的两个王国争地盘又有什么区别呢?
《秋水》篇讲到秋天的河水暴涨了,河神非常得意,以为天下最美的就是自己,河神东流入海,看见大海无边无际,不由望洋兴叹,“我以为我最广大,实在是自不量力啊!”北海之神呼到了,说,“我算什么呢?四海和天地比起来,就象一杯水和大沼泽相比,中国在四海之中,就象仓库中的一粒米。”
美国的哲学家棱罗在凡尔登湖隐居,有渔人问曰:“你一个人在此隐居,不觉得寂寞吗?”棱罗说:“在宇宙之间,地球不过是个小黑点,你我都住在小黑点上,有那么大的距离吗?”
庄子在《逍遥》篇说,大鹏鸟一飞九万里高空,它往下看地球的时候,地球不过象尘埃一样飘飘荡荡。
一些朋友会说,照你这种说,人生就不要奋斗了。庄子并不是叫你不要奋斗,而是教你不要执着,如果你执着于房子多大,薪水多少,你可能就不会奋斗了。
最近,网上流传一则小文,表达了类似的困境。一名员工想要辞职,找到领导,之间有一段有趣的对话。
“领导,我想辞职。”“为什么?”“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挺好的,我支持你的想法,对了,每月房贷车贷多少?”“……。”“社保呢?”“……。”“你的开销呢?”“……。”“那老婆和孩子的费用呢?还有老人呢?”“这……那领导我去忙了,明天还有两个客户要办理业务。”“其实我挺支持你的想法的……”
段子后面附一幅对联,上联: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下联:钱包那么小,谁都走不了。横批:好好上班。
许多朋友读庄子,得出了一个结论,说庄子不食人间烟火,只管自己逍遥,对人间也太不负责任了,有一个日本学者甚至说,庄子是一个植物人,这样的评价,实在是没有读懂庄子。因此,我们再谈谈庄子的义利观。
《庄子·人间世》:“天下有大戒二:其一,命也,其一,义也。子之爱亲,命也,不可解于心,臣之君,义也,无适而非君也,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庄子所谓命,并不是常说的命运,而是孝敬父母亲,父母亲与子女的关系是不可选择的,所以说“命”,对父母的挂念是不管何时何地都是萦绕于心的。庄子所谓义,就是臣子对君主的责任,今天不存在帝王了,换言之,就是个人对国家、社会的责任,个人对国家、社会的责任不管你到哪里,即使逃到天涯海角也是不可逃避的。
由此看来,庄子并未脱离社会生活,去完完全全做一个栖居山林,不问人间的隐士,那么,放弃义利的执着又是什么意思呢?
谈到义,就要涉及到善恶、是非,请问,善恶有绝对的标准吗?善恶的标准由谁来制定?老子说:“天下以美之为美,斯不美矣,天下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当天下人认为什么是美的时候,不美也就产生了,当天下人认为什么是善的时候,伪善也就产生了。
比如,非洲的一些部落以脖子长为美,所以小女孩一生下来,就在脖子上挂一个铜环,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增加铜环的数量,把脖子拉得又细又长,象我们这样正常人的脖子,到了这样的部落绝对是丑八怪。
再说是非,是非有绝对客观的标准吗?其实也没有。人类的是非观,无非是从个人的观念出发,去评判事物,因此,同样一件事,在不同的人的眼里,嘴里,会呈现不同的面貌。
比如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闭福剑不雅视频事件,不同观念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得出了不同的结论,有谩骂闭福剑的,也有支持毕福剑的,有谩骂告密者的,也有支持告密者的,有的说应支持言论自由,有的说诋毁已故领袖是不对的。
谁是谁非呢?此方对,彼方就不对,彼方对,此方就不对。此方彼方都对更是和稀泥,没道理。因此,庄子说,何必执着于是是非非呢?何必执着于谁对谁错呢?从宇宙的高度来看,从历史的长河来看,任何重大的事情不过是一朵小小的浪花,一瞬间就过去了。
庄子在《骈拇》中写道:“自三代以下者,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矣。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故此数子者,事业不同,名声异号,其于伤性以身为殉,一也。”
怎样避免“伤性以身为殉”呢?庄子说:“乘物以游心。”也就是有什么条件就就着什么条件以快乐自己的心。快乐自己其实并不需要刻意追求什么条件,如果以为达到了什么条件自己才能快乐,那么,等你满足了这些条件你可能发现,自己并不快乐。英国作家王尔德说:“人生最大的痛苦有两件事,第一件是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第二件是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却发现根本不是自己想要的。”
庄子的意思是要活得真实,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儒家讲要活得真诚,待人接物以诚相待,真实与真诚是相通的,真诚重点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真实不仅仅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讲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人活的真实的话,逆境顺境得得失失就不会那么在意,就越能在平凡的世界找到内心的快乐。
对于死亡,人都会怀有一种莫名的恐惧,因为死亡之后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情况,谁也不知道,但人死亡的过程中,濒死之人经历的种种痛苦却是人所能见。我们生前,有要好的朋友,兄弟和姐妹,死亡之后,阴阳两隔,大家百年之后,也不知道能否相见,如果是一个人孤零零的面对牛头马面,想想都可怕。
道家对死亡有什么看法?他有什么高招化解对死亡的恐惧呢?老子重在治国,那么,讨论死亡的问题,也就历史性的落在了庄子的身上。庄子喜欢以寓言来说明高深的道理,对于死亡,庄子的故事讲得特别精彩。
晋国国君得了一个美女丽姬,丽姬生长在边疆,离开父母的时候整日哭泣,等到了王宫,吃着山珍海味,睡着锦被大床,不由得后悔当初为什么哭呢?庄子说:“予恶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藓生乎?”我怎么知道死亡的人不后悔来到这个世界呢?好象死亡的世界比现时的世界还好。他又说,“予恶乎知恶死之非弱丧而不知归者邪!”我怎么知道那些厌恶死亡的人就像流落异乡,老大不知归呢?庄子把死亡当做回家,这个家,就是道。人生之于道,死亡不过是回归于道而已。
有了道做为依归,庄子对死亡没有恐惧。庄子的妻子死了,朋友 惠施前来看他,他发现庄子有节奏的敲打着盆子,还一边唱着歌,惠施生气了,“尊夫人和你生活了这么多年,为你生男育女,操持家务,现在她去世了,你不难过也就罢了,你竟然敲着瓦盆唱歌,不是太过份了吗?”
庄子回答:“妻子刚去的时候,我何尝不难过,只是细细想来,妻子本来是没有生命的,不仅没有生命,也没有形体,不仅没有形体,也没有气息,就在若有若无恍恍惚惚之中,一种原始的东西变駹了气息,又变成了形体,又变化成了生命。如今又变化为死,这种变化,就像春夏秋冬四季那样运行不止。现在她静静的安息在天地之间,而我却还要哭哭啼啼,这不是太不通达了吗?所以我鼓盆而歌,送她一程。”
对于道而言,生死是一个整体,有生就有死,有死才有生《庄子·大宗师》讲了一个寓言,子祀、子舆、子梨、子来四人相与语曰,“孰能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尻,孰知生死存亡之一体者,吾之与友矣。”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子祀等四人是隐士,他们看穿了生死,在互相讨论的时候达成共识,无是头,生是脊椎,死是尾巴。无是头指人在有生命之前的状态,这个状态就是恍恍惚惚若有若无,生是脊椎,指生命的过程,死是尾,指死是生命的结束。从无到生到死亡是一个整体,在整体里面,生还是死又有什么可抱怨,可恐惧的呢?所以,庄子又说:“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安时,指生命的过程中随遇而安,处顺,指在人生的终点,顺应死亡的到来,有了这种的觉悟,那么,哀伤还是快乐都不能损害内在的精神。
生死皆随顺,因此,庄子对人生的态度是“知之莫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这与儒家的人生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儒家主张,“知其不可而为之。”两种人生态度并没有孰优孰劣的问题,不如以“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积极去追求事业,以“知之莫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的平静面对物质的生活。
道家对于如何化解时间、空间、义利、生死的执着有着独特的见解。不仅如此,对于如何处理与万物的关系,道家亦有深遂的洞见。
近代以来,科学主义兴起,科学最大的弊端是造成人与物的分离。是“人”在观察、研究、分析万物,并且把得出的结论反加诸万物,“人”处在一个支配万物的地位,而自然界处在一个被支配,被主宰的地位。这样的一种思维方式,使人类妄自尊大,对自然界的攫取无所不用其极,从而造成环境的巨大破坏,在许多地区,已经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
道家对自然界的看法并非如此,在道家看来,人类与自然界实为一个整体,庄子说,“人、天,一也”。“一”即是整体,人与万物同在一个天地之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道家主张的理想社会,就是一个实现了人与自然平衡和谐的社会,庄子谈到理想社会,说不要有什么桥梁、舟楫,不要有什么“机心”,人类在自然界中自自然然生活。
庄子的理想在今天看来似乎陈腐,但是,他发现了一个真理,人类要想在地球长期生存下去,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存是必由之路,人类今天的科技水平可以生产原子弹、氢弹、化学毒药等杀人武器,但是,为什么不能用人类的科技来改善自然呢?
这一切来自于人类的心,你的心是怎么样的,世界就是怎么样的,人类的心充满了征服、杀戮、贪婪的欲望时,就会要黄油不要面包,以征服为快乐,以杀戮为狂欢,以欲望的满足为人生最大的幸福。因此,对于道家来说,改变世界要以改变心开始,老子说,“见素抱朴,少私寡私,绝学无忧。”又说,“甚受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之足,常足矣。”又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
道家主张治国,应“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不管道家、儒家还是佛家都主张拯救世界要从改变心开始。但重点有所不同,儒家改造心,重点在要有担当,要为天下苍生悬壶济世;道家改造心,是说你要清心寡欲,不干涉,不强求,不占有;佛家改造心,是说你要认识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一切皆空。
儒家的心强调进取,道家的心强调顺应,佛家的心强调超脱,三心合一,世界定会美好!
道家不仅帮助有心人化解时空生死的执着,亦可助你尽享大自然的美妙。苏东坡说:“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苏东坡纵游江湖之上,实有道家之风采。
对于道家而言,万物与人实为一体,庄子言,“人,天,一也。”道家把人当做自然中的人,而非超越于自然界的存在,西方哲学不一样,它始终把自然界当做研究的对象,而人不在其中的。所以,西方人可以说,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而道家从不认为人可能征服自然的,人应该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在道家看来,万物亦来自于道,万物亦从道中获得了德,也就是从道中获得了存在的充足条件。如果以人类的观点来看,似乎万物皆是为人类准备的,但从道的眼光来看,万物自有它存在的理由,花不因人类更艳红,草不因人类更柔美,山不因人类更伟岸,海不因人类更辽阔。人类诞生之前,人类毁灭之后,他们都会如此存在。
由此来看,万物无一不美,因为他们都与人类有着共同的一个来源—道。你从道来看的话,没有美丑的分别,没有善恶的对立。道让你从超越人类的角度来看万物,就万物来看万物,一切都值得欣赏。
道的最高境界,就是混同万物,宇宙天地就象一个大旋涡,万物都在里面,没有区分,没有对立,如此,化解了执着,忘记了烦恼,就象庄子笔下的大鹏鸟,逍遥于天地之间了。
悟道成佛
03 为什么需要佛
佛教发源于印度,为什么能在东土生根发芽,并长成一棵枝叶繁茂的参天大树呢?
成长于本土的儒家、道家有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现世主义,他的着眼点在今生今世。如果你问,人的前生为何?后世又如何,儒、道两家皆着墨了了。
儒家崇拜祖先,觉得人这一辈子不过是对父母血脉的延续而已,那么,自己的生命也会通过子孙的生命得以延续,对于个体的我,不过是家族血脉流传的一个点而已。因此,儒家的观念里面没有前生,没有后世,他完全是现世主义,继承前辈的精神遗产,并把这个遗产流传后世。儒家重名,尤其是身后之名,这个名的流传基本上是一种精神意义,而不涉及肉体的再次重生。
道家崇尚自然,认为所有的生命都在道里面生灭,但一个生命结束之后,他就回到道里面去了,他在现世就彻底终结,组成他生命的物质现象不可能重现,也就是说一个人不可能重回人间。构成一个人生命的血液、肉体、骨头都会腐朽,变成别的东西,而与一个人本来的生命完全无涉了。道家也不谈可以不灭的灵魂,他只关心能否悟道,悟道之后,此生就与道相随,而无烦恼。后来道教发明了养生之术,注重延年益寿,重点还是在今生今世,而不讲来生如何。
这样就造成了一个问题,凡夫俗子难免困惑,此生如此不愉快,难道痛苦的今生就是我的所有了吗?我就不能快乐一回吗?佛教解决了这一个问题。佛教说,人是轮回的,从无数劫以来,人就在不停的轮回,因此,这辈子没有希望,并不意味着来生没有一点机会,忍受痛苦,积德行善,下一辈子会转运的。
佛教另一大贡献是因果的观念,做好事有好报,做坏事有恶报。佛教讲轮回是六道轮回,何谓六道?天人道、阿修罗道、人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人为什么这辈子成为人形,而不是畜生,是因为上辈子甚至是上N多辈子行善修来的。有的人这辈子飞黄腾达,有的人穷困潦倒,因子都在上辈子。上辈子受苦,但一心行善,所以这辈子飞黄腾达,上辈子既富且贵,但飞扬跋扈,欺负穷人,所以这辈子受穷。同理,一个人下辈子要想过得好,一定要今生行善,而且绝对不能做恶,因为做恶,恐怕不仅下辈子富贵享不了,恐怕变成恶鬼、畜生都有可能。
儒、道两家,都是精英主义,孔、孟念兹在兹的是治国平天下,老子也是如此,他们的差别不过是路径不同而已。庄子发现天下太乱,国末治自己的身家性命不保,干脆身体上混同尘垢,精神上逍遥游去了。但庄子的套路,不是文化人很难领会他的奥妙。一般的老百姓,不外乎生活得好一点,在人面前有面子一点,高远的人生境界他们未必感兴趣。因此,他们需要心灵的安慰,佛教很好的填补了这一空间,虽然此世受苦,但来生还有希望。
儒家是集体主义的,人存在的目的就是为集体而存在,在儒家的观念里面,个性不彰,甚至为了实现集体的利益要求个人的牺牲。道家尊重个性,但道家的个性来源于道,道这个概念过于高远玄奥,不是普通人所能够轻易理解的。佛教为普通人提供了一个简便易行的个人主义,人完全可以通过个人的修行实现解脱,而与他人不涉,不象儒家宣传的,不为集体就毫无价值。这个简单易行的方法可以简单到一心念佛就可以了。只要不停的念阿弥陀佛,时间久了,就可以实现了脱生死的效果。
佛教是群众性宗教,平民需求都可以在里面找到。儒家、道家不一样,就人生的最高境界而言,他们都是密契主义的,有一个不可知之的神妙境界。儒、道的最高境界一个是至善,一个是合与自然,普通人不容易理解。但佛教不仅为平民提供了满足心理需求的食粮,而且为精英也提供了一个最高的人生境界——成佛。
佛的价值在哪里?我们也可以通过与儒道两家的比较来获得一些认识,儒家强调人生的价值要成圣成贤,并且认为“人人皆可为尧舜。”尧舜是圣王,他俩实现了天下大治,人民幸福,尧舜的伟大是与人民的安居乐业分不开的,儒家认为人生的最高价值就是为人民服务,在服务群体当中实现个人的价值。老子也强调成圣,但老子的圣人与儒家不同,老子的圣人是悟道的统治者,悟道之后,就能让百姓“功成事遂,皆曰我自然。”儒家的圣人要有为,道家的圣人是无为,但目的都是治世。庄子强调成真人,真人比较潇洒了,他外表混同尘垢,内心与道契合,逍遥于天地之间,他强调活得真实,而不在乎人间的价值追求了。
佛家强调要成佛,佛的意思是觉悟,觉悟什么呢?就是觉悟空的智慧。你领悟了这个道理,证得了空的境界,在现世无不自得,涅槃之后脱离六道轮回,进入一种完全空灵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面,没有生灭,没有苦乐,没有垢净。
佛教既然可以为平民,也可以为精英提供精神资粮,为什么他不能够完全取代儒、道的地位呢?因为从根本而言,佛教是一种出世的宗教,释迦牟尼佛为了求得人生的解脱,抛妻弃子,王国都不要了,这对红尘中人而言,又有几人能放得下?佛教发源于印度,但在印度却几乎绝迹了,根本原因就在此。而佛教在中国却能茁壮成长,一方面他填补了中国本土文化的缺憾,另一方面,他适应中国国情,搞出了一个大乘佛教,这完全是和中国本土文化结合的结果。
儒家重入世,道家在入世出世间了然无碍,佛家重出世,三者共同构成了中华灿烂的文化,以儒济世,以道修身,以佛治心,三者同修,人生全矣。
上下求索 “传统文化交流...
48
小礼物走一走,来简书关注我
赞赏支持
相关推荐
讲了凡四训之谦德之效
阅读 398
净宗法师:不做假圣人要念弥陀佛
阅读 9197
我眼中的世界(三)
阅读 4604
展开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