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励志自我疗愈心理

我们每个人都配拥有无条件爱自己的能力

2018-07-11  本文已影响65人  w的二次幂
读后感

    “当你真正开始懂得如何无条件地爱自己,让自己幸福的时侯,你的爱就会自然而然的溢出来流向你身边的人,这种爱才是纯粹的,没有控制性的,无条件的爱”。

                                          ——周梵

    我们是否是无条件地、没有任何补偿和交易地爱自己?弄清楚这一点,我们必须得看清自己,了解自己。

    我们是只有在年轻的时候才会犯错误吗?答案不尽然。高考是大部分人正值青春年少时期才会经历的重要事件,高考后有的人会金榜题名,有的人会落榜。有的人会选择复读,有的人会选择走入社会。还有一大部分人为了报考哪个专业而犹豫不决,最后,都要作出一个选择。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总会听到一些这样的声音:“为什么当初我会那样选择?都怪自己年龄太小了。"其实,即使你的第一次高考发生在40岁,你也不一定都能作出最正确的选择。

    我们之所以会感觉到“当初应该那样做”,完全在于当下我们没有很好地审度自己,真正地了解到自己需要什么,自己适合哪个方向,没有真正地做到了解自己,很莽然地作出了一些决定,并不仅仅是因为我们的年龄问题。

    潜意识里的自卑感最可怕。所谓潜意识,是指已经发生但并为达到意识状态的心理活动过程,它是一种深深植入我们内心底部驱驶我们作出某种行为的潜在观念。

      我所认识的一个朋友,女生,21岁了,但她已经成为一个孩子的母亲了。要不是她的婆婆让我带她参加我们公司的面试,我也没有发现她有严重的心理障碍。在填写面试表的时候,她甚至有些字都不会写,要我给她写到旁边她来进行临摹。当公司人员进行会议的时候,大家都热情地作着自我介绍,她也只是低着头,眼神不停地转动着,充满着恐慌,手指不自主地打着圈。轮到她作自我介绍,她的言语中有一些颤抖,甚至有些结巴,别人根本听不到她在说些什么。这时,我们的培训师鼓励她说:“没事××,当年我比你还自闭,培训的时候坐在最角落的地方。但你必须要先迈出第一步,学会正视别人的眼睛。”

    她的眼神飘忽不定,里面好像充满着不安,恐惧,逃避。

    最后,培训师要求大家演练,她的身体甚至都是倾斜的,眼睛只是盯着某个角落看,不正视别人,声音里充满着颤抖,无法完整地说完一句完整的语言。

    结果,显然而知,她的面试失败了。

      后来,我跟她婆婆谈论起她时,才知道,她的童年充满了阴影。她的爸爸经常吼码她妈妈,在她很小的时候就离婚了,她一直跟她外婆生活。所以,导致她后来一看到吵架的场面就会不自主地身体发抖。

    她的原生家庭造就了她的自卑感,当新事物来临的时候,她的潜意识里提醒她:我不可能拥有它,像我这种人不配拥有它。这种自卑感已经植入她的信念体系,导致她很难去接受全新的自己。

    而这种自卑感,不停地吞噬着她,控制着她,她可能自己都不太了解。

    要想纯粹地爱自己,我们的脑海中必须删除两个字“别人”。当然,这并不是要我们自私地只关心自己,不关心别人,不帮助别人,而是要我们真正地学会“自爱”,删除对别人眼光的依赖,不活在别人的眼光和评论里,不为了塑造形象而向别人证明自己,强迫自己,失去幸福感。

    你并不需要去羡慕一个人,刻意地成为她(他)的样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都有创造自我价值和自我满足的能力。不是在追崇别人的时候失去了自我,失去当初的感觉,这种感觉可能是一种自己当初最想要干的事,最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讲得就是这个意思。

    一个人真正的力量来源于对自我的享受,而不是在征服他人的过程中寻得快感。在获得力量之前,必须先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我们总会听到这样一些声音:

    “我要减肥,这顿饭是吃还是不吃?"

      “放假了,该出去玩还是待在家里?”

      “今天要去公司开会,是早起十分钟还是再睡一会儿?”

      我们每天都重复着这样的选择,都在不停地纠结着,而这是一种巨大的自我意识消耗,会让我们什么都没干还觉得很疲惫,无力。

      这都是我们的人格在作祟,内心有两种不同的声音:一种是自我的觉察,自我的意识,告诉自己应该怎么做;一种是在后天的文化教育自己家乡的教育策略包括自己积累的经历和经验形成的社会型人格,在驱动着你作出本能式的反应。比如,一个三岁的小孩手里拿着一大一小的梨,当被要求给大人一个时,作为一个孩子,他可能会将小的给了大人,把大的留给自己,这是他第一想到的。可是,他可能会受“孔融让梨”这种传统思想的影响,又本能地将大梨递给父母,这是在内心经历过一次纠结而作出的本能反应。

    所以接纳自己,必须先接纳自己的人格,是你拥有你的人格,不是让你的人格拥有你,控制你。

    在你拥有了自我觉察之后,你会看到自己的盲点,感觉自己做错了许多,会掉入一个陷阱——自我攻击。这是小我喜欢玩的小把戏,它利用愧疚感来不停地削弱自己的能量。

    其实,我们想要往更好的方面发展是,并不需要否认以前的自己,每个阶段都为下个阶段作了最好的铺垫。

    小我不仅喜欢让我们攻击自己,也会让我们陷入到攻击别人的游戏中,会让我们产生嫉妒,攀比,挖苦,嘲讽等等行为。但是,只要我们选择不玩,这些行为压根不会找上你。

      当我们在批判别人让别人产生愧疚感的时候,我们也是在否定自己。

      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学会爱自己。明白自己是谁?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让你的角色服务于你,而不是你服务于你的角色。你的创造物只是让你往幸福的通道上更近了一步,而不是成为你利益的提供方,让你陷入贪婪的深渊。

    要学会让身边的人去爱你。每个人都有追求爱的权利,当我们需要被爱的时候,我们不是要粉饰自己的需求,而是要向对方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期待,并且要尽量把这个期待控制在对方的能力范围之内。

    在面对指责的时候,如何回答决定了关系是走入甜蜜还是恐慌。比如:当一位母亲在抱怨自己的孩子什么都不帮忙时,孩子的回答决定了母亲是否能够马上心情舒畅起来。

    你相信自己能成为什么样子,你就能成为什么样子。我们在潜意识里必须得肯定自己,勇敢真实地面对自己。

    在我们被赋予生命的时候,我们就有权选择爱自己,这种爱是没有任何条件的,仅仅是为了获得幸福,心向自由。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