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是数学老师
距离期末还有两周,结果一场突如其来的发烧,把我嗓子烧哑了。虽然已经天天打吊针,但是嗓子还是不行。这可怎么办?还有三节新课呢!
没办法,我只好让学生来讲课,讲课内容为《解分式方程》。
准备阶段:确定人选
我所任教的两个班:2班和4班,其中2班比较乖巧,数学课代表小进板书工整,但性格比较内敛;4班比较调皮,课代表小锋性格开朗些,但板书不行。
于是,2班由小进和班长小朗负责讲课;4班有3位同学讲课:小锋、小洋和学委小琦。
备课阶段:“岗前”培训
确定人选后,我连夜写好讲课稿。第二天利用课间操,召集这5位同学,让他们提前完成下午上课要讲的6道方程。
小进果然有些忐忑,小锋和小洋则非常兴奋。“不用担心,我还在课堂上呢。大胆讲,讲错了,我会帮你们纠正的。”我在纸上写道。
第一次上课
4班先上课。我走到课室后面,讲台交给小锋他们三个。他们三人,一个负责板书,一个负责抄题目,一个负责讲题。在同学们做题的时候,他们三人也四处巡查辅导。我呢,则把巡堂过程中发现的典型错误反馈给他们,以便待会评讲时有所侧重。
整节课,4班的纪律空前的好!
在2班,小进是主讲,我把麦克风给他。他讲课是那种慢条斯理的,总是背对着听众。令我想不到的是,他居然有提问同学,并叫这位同学上台来讲。有互动,不错!而班长小朗则气场十足,把解方程的每个步骤,以及要注意的地方,一步一步地讲清楚,并注意与台下同学互动,俨然一位数学老师。
第二天上课
这次两个班的主讲者都淡定了很多。4班的小琦讲题时,面带微笑,不时还会抽查同学回答问题,“来,XXX同学,请问这一步是怎么得到的?”一开始,有同学扭扭捏捏不作答。于是,小锋在旁边加了一句:“不答,扣4分;答错,扣2分!”全班傻眼,赶紧认真思考问题。
2班在我巡堂的时候,有同学拿着题目来问我。我指了指我的喉咙,摆摆手。他立刻会意,赶紧去问讲课的同学。
讲课效果
学生一共帮我上了三天的课。这三天,从作业的反馈来说,两个班都做得不错,甚至还比平时好一点。因为他们遇到不会的,知道可以去问负责上课的同学。
这三天的课堂纪律也非常好,没有出现扰乱课堂纪律的行为。我一直在教室后面拿着手机拍上课的视频。由于新鲜,“收视率”还上升了。
反思
成功的原因
这三天的内容都是解分式方程,属于解题教学。而我选的这几位同学,平时都有到讲台讲题的经验。从各自的搭配来说,虽然两位课代表都略有不足,但是他们的搭档正好弥补了这些不足。
另外,我还发现他们在讲如何找到最小公分母时,会讲得比较详细,比较慢。这应该就是同伴教学的优势所在了:学生比我们老师更了解学生。
可以推广吗?
解题课,特别是代数类的解题课,以及统计调查,我觉得都可以让学生上来讲。但是,在学生讲之前,教师要注意全班的准备知识是否扎实。
以《解分式方程》为例,它需要的准备知识是对分母进行因式分解,能找到最小公分母,会解一元一次方程。这三个知识缺一不可。
学生讲课时容易忽视听众的学习水平,可能会讲得太快。教师一定要及时调整上课的进度条,避免出现囫囵吞枣的现象。
概念课则不适合由学生来上。概念课,要讲清楚概念的来龙去脉,而学生容易把概念课上成解题课,讲不出概念中蕴含的数学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