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我们的浪漫

2021-08-14  本文已影响0人  俞小禾禾
齐帆齐微课第167篇,字数1039,累计字数(208003)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在中国,情人节一直以2月14号为主导力量开场,中国人过洋节。随着中国传统节日的推进,现在的七夕,每年也都热热闹闹的上场了。

据悉,节日未来之前到处都进行预热了,各大商店纷纷张罗着上场,首当其冲的是花店,接着首饰店,及其他名目繁多的店都打着七夕的名号,广为宣传。餐饮业更是华美亮相,爆满。那都得提早预约,不然呢,是的没有座位的。

中国人过七夕,气氛也是热闹的很。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始于汉朝,是流行于中国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相传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故称为“乞巧”。其起源于对自然的崇拜及妇女穿针乞巧,后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传说使其成为象征爱情的节日。

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使其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从而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日期是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有拜月祈福、拜织女、吃巧果、乞求姻缘等习俗。

今年的七夕,还以一个笑谈开场。那年牛郎和织女的相识,是因为仙女在洗澡,而牛郎去偷看织女洗澡并藏了仙女的衣服,演绎出了两人美好的爱情传奇。网上传,如果这偷看事件放在80年代,是要被定为流氓罪被枪毙的。放在90年代,会以胁迫妇女罪被判有期徒刑。00年代会以有伤风化罪被拘留教育。而现在则会被完爆成渣男上热搜。

每个年代对于事情的界定都是不一样的。每个时代的道德标准也是不一样。

牛郎织女,在那个时代就作为一个美好的爱情故事延续下来了。

虽然牛郎织女在银河的两端一年才见一次面。但这也标志古人对爱情的向往,对起美好的期待。这种向往期待古今相通。

在古代由于男女的地位悬殊,女性一般极少抛头露面。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亦难求之。而交通不方便,联络难,思念成河,佳话流传甚广。

记得一位老人说,当时七夕定为七月七是误传,原来说的是每月的逢七,比如初七,十七,二十七。结果说错了,说成了七月初七。于是,一年当中牛郎织女才只有那么一次的机会。

物以稀为贵,或许正是一年仅有的一次,才使得这故事这么缠情。于是,牛郎织女的七月七也就变成了千古绝唱。成了现在男女追捧的节日。成了朋友圈最热闹的时候。每个人以不同的方式纪念这节日。

据说,在日本和韩国,七夕乞巧节主要不是用来祈祷得到爱情,只是祈求姑娘们能拥有一身好手艺

在越南,七夕乞巧节有另外个称呼—“牛公牛婆”日,这天情人都会到寺庙许愿希望情比金坚。

记录下这句话,不论七夕,只争朝夕,过好当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