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编程才能放飞21世纪少年梦想的翅膀?恐慌式营销还是成长刚需?

2019-12-26  本文已影响0人  贝尔编程

如果说时下教育行业最热门的话题是什么,此处“少儿编程”应该拥有姓名。

少儿编程不止是火了,而是火的一塌糊涂。

在国外,“教育界的硅谷”以色列早在2000年就已经将编程纳入高等学校的必修科目,同时要求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就要学习编程。

早在2015年奥巴马就曾呼吁,“编程应当与ABC字母表和颜色同时得到教学。”2016年美国政府就曾投资40亿美元用于少儿编程教育......

而在中国,先是浙江省确定Python进入浙江省信息技术高考

再是2017年《国务院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强调实施全民智能教育项目,要求推广编程教育。

到2018年1月,教育部已经将编程、算法等划入高中新课标,而且共青团中央还组织了张一山、周冬雨等群星助力少儿编程教育。

纵观国内跟国际,我们都不难得出一个结论: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编程学习”作为通向人工智能不可或缺的“基础能力”。

那么问题来了,是否只有学习编程,才能放飞21世纪少年梦想的翅膀?

Part

1

是否只有学习编程

才能放飞21世纪少年梦想的翅膀?

少儿编程实在是太火了,以至于所以很多家长被“别人家孩子”获得的小程序挑战赛或者苹果开发者大会等竞赛奖项刺激,赶紧把孩子送去学写代码。

《8岁儿童就应该学习编程了吗》《7岁之前是教孩子STEM能力最好的阶段,回报巨大》《从6岁开始学编程和18岁以后再学编程到底有什么区别?》这类文章被反复推送,经常都会提及几个早慧的天才。

比如德米什·哈萨比斯,Google人工智能的创始人,人工智能程序“阿尔法狗”的开发者,8岁就开始学习编程

马舜喆,6岁开始学编程,至今已开发出5款苹果应用软件。

澳洲上小学的Yuma,6岁自学编程,7岁入学斯坦福设计课,8岁开发APP,被库克称作天才等等。

但天才毕竟是天才,对大多数人来说,大家都是普通人,学习编程到底适不适合我们的小孩,这还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