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前一步
一直以来,接受的都是唯物主义思想,这种思想遍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了很多弊端。若是求取一个好成绩,只要付出足够的物质就行了,请家教,买课程,刷题目,把这个数值提升上去,就万事大吉。若是求荣誉,也是只要付出足够的物质就行了,刷经历,做成果,考证明,混人情,这个点数上去了,就完成了。只要有足够的物质伴身,想要什么都不难获得。至于说心对物的作用,不过是一个添头,图个理论上的完整统一,动了心就能凭空造出来东西吗?无稽之谈。没有物,心没有一点用处。这就是我最初对唯物主义的看法,物质比心强大的多,一切唯物造。
可是,慢慢发现这种看法很不对,如果物质真的就能决定一切,那么为什么面对同样的处境,有的人惊慌失措,有的人就可以安定下来。或许可以称之为个性,性格,可是这东西是物质吗?按照通常的道理,根本就拿不出来,看不见,怎么能算作物质呢?不过,我并不死心,毕竟唯物主义既然被普遍推广,肯定是有道理的,那么就是物质的定义太狭隘了,需要拓展,就像实物与场一样,实物是物,场也是物,关于人的精神区别就可以认为是物质的组织方式导致的,就像网络的连接拓扑图一样,连接方式不一样,实际表现就非常不同,那么人的个性就是不同的物质组织方式,这其实和原始的唯物主义偏差就比较大了,不过,至少可以合理的解释很多东西,那就还可以接受。
但是,好景不长,过了几个月又遇见问题了,在看佛经时,发现人的想象也是有奇妙的作用的,那么人的想象是不是物呢?简直莫名其妙,想象怎么可能事物呢?想象不能把物质变出来,而且想象也不是稳定的物质组织方式,想的时候有,不想的时候就很快消失了,这东西再怎么看都不能算是物。但是,想象确实是有作用的,通过观想可以重整心理状态,也就是对物有作用,既然不承认心,那只好承认他也是物。可是这和最初的唯物主义差别未免太大了。把人的各种念头都当作物,实在是很难接受,和唯心有什么区别?不过是通过力量的强弱,而规避了想象可以直接生成物这种看起来非常荒谬的道理。可是,对于群体而言,这种想象的力量就非常强大了,因为人们的共同想象而制造出实际的物质场景,并不是天方夜谭,而且一直都在经验这种力量。很多东西都是需要动机的,没有动机自然不会去创造。这样来看的话,想象是物似乎也没有问题。
至此,唯物也好,唯心也好,也没必要去做什么区分了。这就是心物一元论,最初只是姑且接受着,就像观看科学理论时需要先接受假设一样,现在,确实是承认它是有道理的。我们的每一个想法和念头都具有着改造事物的力量,这种力量一直未曾展现,一方面是因为不够纯粹,专注,另一方面是受限于个人认识,从未这样想过,即使有所展现,也被自然的忽略了。
从接受到承认,这一步迈得并不容易,几乎是从一端走到了另一端,不过,迈出去后,观想就没问题了,只要心念一想,心理状态就能迅速转变过来。只是,这还远不是尽头,或许更加难以置信的事情也是确实存在的。
感觉这一篇不好发出来,因为对认识的颠覆作用太强,即使事实摆在面前,要去承认他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不过,想到之前写的诸多文章,深度还是很高的,能看下去的读者对科学的认识不会过于浅显,不至于被带歪,掐头去尾,变成了权威崇拜。那么将这个历程描述出来多少也是有借鉴意义的。可以尝试突破时空,社会发展阶段,个人经历的限制,获得更为彻底的究竟的认识,体悟事物的本质。
面对这些东西,过去数十年所学的道理知识,即使抵达科学前沿,深奥如斯,一直未曾离开有为法的范围,太过局限了。实在可惜未能早日了解,徒生了诸多烦恼和迷障,一直和自己的错误认识在那较劲,自造祸端。只是,诸般言论,需要自行体会,只看文字,晓畅道理没有多大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