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做再说

2017-10-12  本文已影响0人  a张广明a

写作是一种习惯,当我把这种习惯融入生活,那么每次写作就是一种享受。

记得刚开始写作的时候,自己费了好大劲才憋几出百字,而且都是车轱辘话,流水账。我仅仅是有一个信念:坚持写下去,无论什么情况都不能打断我每天写作的计划。也就是这样一股劲让我坚持了下来。

李笑来老师说,他不知道坚持是什么,因为每天都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每天都享受其中。但是对于一个刚开始写作的人来说,坚持是一道不可逾越的坎。大多数人在开始写作一段时间内都需要坚持。也只有靠坚持才能顶住刚开始踏入一个自己不熟悉,不擅长的领域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之后才能达到享受其中的境界。

总是想写点什么,看着那些优秀的小说总觉得创作出一个故事,写一篇文章似乎没有想象的那么困难。可是当自己开始动笔写的时候坐在电脑前冥思苦想也憋不出几百字,殊不知这当中蕴藏这一个简单而重要道理。

想的代价低,做的代价高。

想象做一件事时往往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忽略了很多细节,也不会遇到困难和问题。想象做一件事只需要简单YY一下就似乎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当实际去做一件事才会发现举步维艰,问题一个接着一个冒出来。

就拿写作来说。想一下觉得很简单,不就是码字嘛,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尽情的创作就可以了。可真正坐在电脑前才会发现,想要把自己的想法变成文字,把想说的表达清楚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不要谈结构合理,逻辑清晰,语言优美了。

面对未知的领域,大脑倾向于把问题模糊化、简单化。诱导我们去想象这件事的美好,趋势我们去探索。这就是人的欲望,自己还没有得到的永远觉得是美好的。

在想象这件事上,大脑永远都是在误导我们。

好不容易鼓起勇气开始写作,却发现问题多多。刚写了几百字,不知道接下来写什么了。刚写了几句话觉得怎么看都别扭,写了删,删了写,最后发现花了几个小时还是只写了几百字。大脑就开始想象,这件事真困难,看来我真的不是这块料,干脆就放弃了。

同样的道理,大脑想象着把遇到的困难放大,为了躲避困难,节约能量,迅速的产生了放弃的念头,直接就导致做出放弃的行动。大脑就是这么“一根筋”。所以在开始写作之前,或者说是在开始做任何事之前读几本心理学方面的书是很有必要的。首先对自己和自己的大脑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才能不会那么轻易自我否定、自我放弃,才能不会把问题简单的归咎于一句话,“我就是这么一个人,我就不是那块料”。自知是一个了解自己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解放的过程,是一个寻找不断成长的突破口。如不自知,根本不会理解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

对自己有一定了解后就会明白,充满智慧的大脑并不是永远光荣、伟大、正确。大脑也会犯错,也存在很多不好习惯,甚至是坏习惯,放大困难就是个例子。

人贵有自知之明。

不自知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不自知就会把问题简单的归咎于一个简单的解释。不自知就会让我们轻易的否定自己。

几百万年来大脑为了节省能量,适应环境,形成了很多习惯。有的好、有的却不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为什么总是不能在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上坚持做下去,是自己三分钟热情,还是说自己根本就不这块料呢,都不是。缺少的只是对自己的了解,对大脑的了解和一个正确的方法。

开始去做就成功了一半,坚持去做就成功了大半,用正确的方法坚持去做,成功就只是时间问题了。很喜欢《钢铁侠》里的一句台词:先做再说。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