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了
一
拖着疲累的身体,兴奋的心,回老家了。
周六日是工作最忙碌的时候,下了班打车往家跑。
母亲节赶上父亲的生日,双重喜悦。周一大早赶火车,很是新奇。
清晨6点钟,小区里的小院儿还在沉睡,一片祥静,这里看不出早高峰,走出门去,直到路上车多人多。
刺眼的阳光已经透过玻璃,洒向全身,不开窗的时候,很是闷热。
两天休息让人们都留恋不愿很早出门,卡点出发是优选,忙碌不仅体现在人们的步伐上,还在车技上淋漓尽致。
听了朋友的劝说,把乘火车的点提前,可以顺利出发。
24小时不间断有人的地方,除了天安门广场,也就是火车站了,永远连绵不断的人群。
第一次在周一乘车回家,看到很多人没有繁重的行李,手提肩背单包,登上火车,短途出差和通勤越来越普遍,高铁也在成为使用率飙升通勤的工具。
上车之后找到座位,环顾四周,空座很多,车厢里的过堂风很清爽,急躁的心片刻安抚下来。果然早起只是痛苦一时,旅程开始才是一直爽。
过程中会有些小插曲,比如我旁边靠窗位置的大爷,开启了语音视频都靠吼的模式,周遭安静的环境立马被打破。
大爷所在位置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方向,都投来嫌弃被干扰的目光,高铁已不再是年轻人的地盘。
本以为大爷会有收敛,显然是没有的,最后一位女士提高嗓门:小点儿声,吵死了,
大爷才宕机。
二
两个小时零一分钟,火车准时到站,高铁站有公交,出租车,社会车辆井然有序的接送人,进步都在细节里。
通过叫车软件,40分钟左右落地到家。推开大门,一股洗衣液的清香飘出来,妈妈早已晾了一院子的衣服。
勤劳忙碌永远是回家第一个映入眼帘的场景,妈妈看到我笑了。
我进门把背包放下,长舒了一口气,短暂的旅途暂时画上句号。
妈妈进屋问我吃饭了吗?我说声不饿,妈妈就去忙她洗衣服的收尾工作,接近11点的时候,她进来问我想吃什么?
我回答道做什么吃什么,她说道你想吃什么?我说有什么吃什么。她又接到主食有米饭,馒头,蔬菜想吃什么?我说…
吃饭问题是个死循环,回家也不例外,关心就是你说想吃啥,我就去做啥。
春困秋乏夏打盹,午饭过后美美睡上一觉,给周一忙day摁下暂停键。
回家最惬意的事儿就是跟小侄子一块比拼写作业,别人的鸡飞狗跳,我的开心时刻。这个时候的激将法最管用,小伙子满满的好胜心。
回家后的小日常,足以打破在城市里的奔波劳累,母亲节到了,回家是最好的礼物,如果条件允许常回家看看,给他们的生活加点儿甜,给自己的生活添点儿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