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拜月亮的第十年
朝有阳,夜有月,一日三餐,一年四季,清闲与匆忙交错的三百六十五日又走了一遍,中秋节又一次悄然在我们生活里画上了时间标识。
在朋友圈里,大家伙发着各式各样的月饼,庆贺着团圆夜。可也很多学子和在外工作的人儿正在文案的字里行间感慨着“天涯共此时”。要知道中秋节的团圆寓意那是一点儿也不亚于除夕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9219154/121dcb032766d56e.jpg)
小时候,在广东打工的叔叔伯伯们,在中秋节到来前一天或当天,必然会提着一大袋零食回到那个小村庄。小孩子们便一人挑两包蹦着跳着或干脆跑回家中,让自己的爸爸妈妈帮忙开袋即食了。挤过人潮,穿越山海,忍受着十多个小时的大巴颠簸,便是为了这中秋佳节的一顿团圆饭和赏月亮。
这中秋的团圆饭虽说是比不过除夕夜的准备和重视的,但赏月的雅兴定是这些朴实的人们极致的享受。他们有着最纯真的心境,他们奔波劳碌,看向希望,从来都认真生活,从来都知足于小家的和睦与温馨。没有那么多的刁难和蔑视,没有那么多算计和欲望,就想佳节之际,带着吃食和小玩具回到家中,逗着那孩子笑,唠叨着另一半,一家人简简单单、乐乐呵呵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9219154/49eef1876bb02eff.jpg)
今年,我依然是一名在外学子,依然不能回到家中和父母、弟弟一起拜月亮。其实,没心没肺的我吧,早已忘记了这是第几个没有和家人一起度过的中秋夜晚了。我从初中开始寄宿,中秋节的假期总是在夜晚到来之前便结束了。那六年里,十五的月亮,只有父母在家中赏着月,我们在教室里偶尔趁着跟晚修的老师不注意,偷偷抬眸,透过那厚重的玻璃向圆月投去思念的目光。或许,那几年是我们最能深深体会到“天涯共此时”的心境之时。
上大学之后,网络更便利了,没有禁用手机等校规校纪了,我们作为远在他乡的学子,虽不能回家,好歹也能和家人打个视频或电话了。可在深夜安静的时候回想,中学到大学,整整十年,十年的中秋没有坐在父母身边。小时候,是他们不厌其烦地说着蟾宫折桂的故事,一年复一年;长大了,我们都能在笔墨上更精彩地讲述着中秋的来历与故事,然而,我们从未给父母讲过。小时候,是他们精心准备着水果和月饼,还总留最大的一块 给我们;长大后,我们在外和朋友们开心聚餐着,嘟囔着将开学时爸妈非塞进行李箱的月饼撇到桌边。满腔豪气,浑身个性地说着:“这年头,谁还吃月饼!”
![](https://img.haomeiwen.com/i19219154/7a3a0ee79d08be86.jpg)
夜深了,月亮被厚厚的云覆过去了,四周都好安静,只有风拂过耳畔的声音。我回到房间,看着将落地窗盖得严实的帘子,想到小时候村庄里的窗。八月十五的窗 定是不拉帘子的,任由月色浸染半个房间,孩子看着月亮,睡得很熟。
![](https://img.haomeiwen.com/i19219154/6cfbe447c9da248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