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最大敌人是日本
为什么说中国的最大敌人是日本呢?听我分析原因。
按世界形势的大国竞争,最大的敌人是美国,这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但是,在核世界的笼罩下,历史规律转了弯。先举个例子。纳粹德国如果制造出原子弹,二战的结果必将出现崩溃。完全会扭转得到多助,失道寡助的趋势。
再说美国的霸权。美苏对抗,苏联不是输在军事和经济,是输在意识形态的崩塌。
美国故技重演,又在拿意识形态说事。这其中最能推波助澜的就是日本。
日本的自由之弧理论。早在2007年,日本从麻生太郎起的军国主义之流就找到这个围堵中国的理论。亚洲自由之弧,也称自由与繁荣之弧,“自由与繁荣之弧”是指从东南亚经由中亚到中欧及东欧,连成一条弧线包围着欧亚大陆,支持拥有与日本“相同价值观”的国家,被广泛解读为“围堵中国”的政策。“亚洲自由之弧”计划最早是由日本外相麻生太郎于2006年11月提出的。8月22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印度国会发表演讲时,向印度“推荐”了日本的“亚洲自由之弧”计划。安倍抱着所谓的“拥有自由、民主、人权等共同价值观”,期望与印度联合织就一个包括美国和澳大利亚在内的太平洋网络,建立“大亚洲”。
日本处心积虑的围堵中国,最有效的办法是鼓动美国带头。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美13次。2012年12月第2次上台执政后,提出开展“俯瞰地球仪战略外交”。据日经中文网20日报道,在上任5年零8个月的时间里,安倍保持着每月1次的出访频率。不过,在对中国和韩国外交方面,虽然借出席国际会议和冬奥会之机访问过中韩,但是尚未实现单独访问中韩。安倍出访的核心目的是围堵中国。
纵观日本政坛,战后一直是日本二战中的军国主义或者战犯后裔主导,新生代的军国主义分子凤毛麟角。日本的精英阶层一直是爱国就是军国的理念。靖国神社是他们心中的丰碑。固化的日本政界高层,没有对军国主义的反思。日本的历史从来不是人民创造,而是武士豪门的舞台。
美国的印太战略的背后是日本的谋划。这个是显而易见的。日本的地第100个首相岸田为雄上台了。走着瞧,围堵中国仍会是围堵中国。
看看日本疯狂的对英、对澳、对印,对德的军事合作吧。目标都是应对台海。
仅举日英军事合作的狼狈为奸。英国第一海务大臣托尼·拉达金接受采访时宣称将强化英日两国军事上的合作。这位大臣还宣称,台湾海峡“是国际性海域,是各国可以自由利用的航路”,并意欲借着“保卫”的幌子,搅动地区局势。关于日英两国之间的安保合作,拉达金宣称,“将会进一步巩固合作关系,在(英国海军)和自卫队之间共用设施、设备与围绕第五代战斗机F-35的两国部队配合方面将会加强合作”。《日本经济新闻》声称,可以视为拉达金在考虑让F-35战斗机可以在日英两国航母之间起降,他的这番言论旨在于对中国“侵犯台湾”做出牵制。
日本与澳大利亚和印度的合作都是源于此。特别应该警惕的是美澳英的核潜艇合作,这是核扩散的典型。既然日澳的军事合作日趋紧密,日本有可能曲线获核。美国也可能乐观其成。既能够把澳大利亚核潜艇做为前出南海的力量弥补,有能让日本弥补澳大利亚军事差距。还能控制日本涉核的深度。就从日本的动机不良看,美英澳的核潜艇计划说不定是日本的馊主意。
反观美国的反华行径。美国的中心目的是遏制中国发展。用第一第二岛链困住中国的军事外溢。不可否认美国是利益熏心的实用主义者。中美对抗的最高结果是核大战同归于尽。美国不会要这个结果。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米利给中国的通话是最好的说明。由于米利担心在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前以及2021年1月6号国会暴乱后,特朗普会发动战争,他曾两次致电中方,试图保证美国并没有策划对中国展开任何袭击。如果美国要发动攻击,米利称他会提前告知中方。
这个描述听起来,无论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都会觉得难以置信。共和党人直接抓住了这个机会,逼米利下台。与米利一直不太对付的特朗普,也发表声明谴责米利叛国!但如今的白宫,已经换了主人。拜登这个时候选择力保米利,坚决相信米利是一位爱国者。
因此中美不是死敌。
比较美日,日本才是之置中国于死地最大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