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管、蔡叛乱

2018-06-25  本文已影响3人  悠然闲谈社

在政治制度上,周代仍然延续了夏商以来的分封制,但有所创新,体现了“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浓厚色彩。

为了使其政权深入人心,周武王不仅分封殷商王室族人,同时也没忘掉历代帝王的后人。尽管有些家族已经没落,但由于中国向来有祖先崇拜的传统,政治影响力尚存,在分诸侯一事上,周武王堪称慷慨大方。

周王朝若想长治久安,非得有强大而且忠诚的诸侯守卫不可。因此他将自己的弟弟分封在大帝国了几个战略要地,希望这些同姓诸侯能作为藩卫中央的强有力保障。可是他刚去世,几个兄弟就同室操戈,新兴的周王国陷入极其严峻的危机之中。

周武王去世后,他的弟弟周公旦将武王未成年的儿子姬诵为第二任周王,史称周成王。但由于周成王年纪尚轻,未能亲征,周公旦自己为摄政王,成为周王朝的实际统治者。

此举令周公旦的诸兄弟勃然大怒,管叔鲜和他的两个弟弟蔡叔度与霍叔处还进行叛乱,这场叛乱又称为“三监之乱”,所谓的“三监”指的是管叔鲜、蔡叔度与霍叔处,他们三人的职责是监视殷商旧部,故而称为“三监”。参与叛乱的还有武庚的殷商旧部以及东方一些诸侯及蛮夷部落。

三监之乱的爆发是周王朝建立后所遭遇的第一次危机,尽管这次所谓的叛乱很快就被镇压下去,但朝廷意识到有必要加强对诸侯诸部的控制。三监之乱得到了东部诸侯奄国、淮夷、徐戎等部落的支持,若不是周公旦事先在东部安插了齐、鲁两国作为棋子,东部的局势可能更糟。周兴起于西部的歧周,在东方的势力仍然薄弱,为了帝国的长治久安,势必要把矛头对准不服从朝廷的东方诸部。

当然最后,东征之役获得了彻底的胜利。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