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个“可爱”的婆婆
今早,闺蜜突然发给我一条微信消息,“待会跟你讲一件事”。
我们俩聊天时间一般集中在下午工作闲暇时间段,刚上班就收到这样一条消息,突然勾起了我强大的求知欲。
不过,老生常谈,还是关于她的婆婆。
“我跟你说,我要气死了,我准备跟女儿改姓了”。
原来是这样。
闺蜜有一对双胞胎女儿,因为有两个孩子,所以我闺蜜和她老公商量着一个跟随父姓,一个跟随母姓。但是她的婆婆死活不干,月子期间,两婆媳因为这件事闹的不可开交,闺蜜为争一口气,坚决反对,坚持自己的决定,让其中一个女儿跟随自己姓。
没想到,她的婆婆也不是省油的灯,你不顺着我,那我就区别对待两个孙女,只心疼自家人,不心疼外姓人。
多年过去了,现在两个小孩儿已经上幼儿园了,今天早上,闺蜜的婆婆突然冒出来一句话“跟着我们家姓,我可以一直帮忙带”,这句话一出,埋藏几年的导火索终于还是爆发了。闺蜜生活压力也挺大,两个小孩要养,她不得不坚守在工作岗位上,“那行,我去改名字!”最终还是妥协了。
我安慰了她一番,但我发现没用,她依旧很生气,唯有自渡。
婆媳关系,特别是居住在一起,需要磨合,且需要形成默契。当然,如果不需要婆婆帮忙带娃,有条件不住一起,可以解决大部分矛盾。
婆媳产生矛盾的关键,管的多,话特别多,但付出的少;总把儿子当小孩,什么都帮他做好,儿子回家就葛优躺;太把儿子儿媳家当自己家,好像自己是女主人;功劳都是儿子的,与儿媳无关……
总结一下,家庭地位之争。
始终没弄清楚,当儿子成婚的那一刻,便形成了两个家庭,到别人家争地位,本身就没有可支撑的理由。
清官难断家务事,所以需要磨合,并产生相处的默契。
少管闲事,少说话,互相尊重,减少相处的时间。比如,婆婆平时帮忙带娃,白天上班,见面少,到了周末,可以给婆婆放假,一个是带娃娃确实辛苦,周末自己亲自带,可以增进与孩子感情,让婆婆休息一下,也可以减少见面时间,避免矛盾。
期待降低为零。因为一个男人,两个女人产生了联系,但还是要保持清醒,不是亲生女儿,也不是亲妈,不要对对方抱有任何期待,就算婆婆对儿子好一些,那也是情理之中,因为他们有血缘关系,就好像你对她和你自己的亲妈做不到绝对公平一样。
平常心看待婆媳关系。婆媳矛盾千古难题,还没结婚,就已经耳熟能详,被吓得不敢结婚,或者还没接触婆婆就已经先入为主对她产生了敌意。大胆去面对,经历了,再来评判这一段婆媳关系。可能,因为你的性格很好,也刚好遇见了很明事理的婆婆,所以你完全不用面对这个问题。
多关注自己。集中注意力在自我提升上面,让自己忙碌起来,不给自己内耗的机会,所有问题将会迎刃而解。
婆婆出生的年代,温饱都成问题,你所在的时代,却在追求精神生活,这就是差异,融合出现困难,是必然的。
这不是你的问题,也不是她的原因,而是时代产生的差异。互相配合,过自己的生活,就能安稳度日。
对方不配合,就另当别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