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之心】
难以调和的观点之争,让我与周老师刚刚到来的短暂春天,一下又打入了后秋的寒露霜降,西风瑟瑟。
从此,我与老师,虽说是彼此心有牵系,刻骨铭心。但也只能先求诚静内心,各自安好,相望于江湖。为的只是各求自在,和谐共生。
虽然,老师给我的定义是“骇群之马”,但我也欣然接受,因为我的确给老师造成过伤害。伤了他对写作群学员们付出的那份初衷和深爱用心,也在这突如其来且自身难以把控的变局之中,给这个本来可以安心学习的大集体的学员们,造成了本不该有的流离失所,悲欢离合。
于师于友,在此,我深表致歉。
对于老师,我想要说出一句心里话,那就是:师傅领进门,修习在个人。
另外,我也要说出一句,我的精神信仰和思想追求,那就是清华大学门前,由陈寅恪先生所提倡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那块校训。
我是凡人,虽不能及,然高山仰止,心向往之。
我与老师,神交已久,观念之争亦日久。我相信,老师于我的定性,除了“骇群之马”以外,从内心的感觉体验中,与我的切身感受和认知上,应该是相近互通的。
老师,我在被您第二次开除学籍以前,曾记得您说过一句话叫做:“智者不辨”。
但我从对《道德经》里,还深深地体会过另外一句:“反者,道之动”,这句话。
我相信,我们所在的这个世界的一切,都是在万物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间相互激荡、推动、辉映和作用之下进行促进的,并通过彼此不断运动的方式来体现和成就的。
我与老师,目前,虽处于这种和谐共生的状态,我也可以抱着多歧为贵和百家争鸣的态度,与老师和平共处,而不是再行伤害。
我相信江湖路远,“山不转水转”和“面向大海春暖花开”这两句话。
师者,于我心中,就是佛,佛的善意,祥和和慈悲众生,都是我们共同的追求。佛的因果、缘分等诸多观点,也更长存于我这颗容易为此激动的初心,更让我始终珍惜和不舍。
舍了得了老师的为人和点评,客观公允,执中致和,老师网名很有意境特色。他同样是一位学问的至者,至者,达也。
但于良知,于真情,于过往。有的,我可以不假思索的做出取舍和选择。但有的,却值得我用一生去珍惜、思考、追寻和探索。
周老师于我,有授业之心,有清操之德,有放逐之教。此后余生,我不能舍。
我与老师,他如日月,我愿在光年之外,做他的公转星辰,围着他转,日夜不舍。我愿感受他的光芒,辉映他的月色。
但唯独我不能做的,就是靠他太近,因为,我深知,在他炽热的胸膛和体表,不是随时涌现滚烫奔流的烈焰岩浆,就是月亮世界的清冷寂寞。
我是既怕飞蛾投火,但又做不了吴刚嫦娥。在我在四季当中,偏爱在春分与秋分之间行走。我最怕的就是“高处不胜寒,月宫长寂寞”。
人之交,在于情相系。性之感,在于异相亲。这既是老师与我的宿命,更是我与老师难舍的情节和缘分。
虽然,我已没有学籍,还被老师打成“骇群之马”和“反动”“右派”。但我还会继续一如既往,隔着围墙,踮起双脚,透过教室的窗户,经常来偷听和领会,您微言大义的讲课。
老师,您从前一直让我卸去浓妆,塑形变瘦。如今,经过一路的餐风食露、颠沛流离、和再一次的独守寒窑,不断地三省吾身,体重变化已经大有成效。重量已由原来的90公斤,变成了80公斤,减去了10公斤赘肉。
略施粉黛,浅浅淡妆。目前,我也每日都在对照铜镜,正在做着这些朴素得失的基调功课。
每日只拓红唇,轻勾眼线,略施粉底。
只要我能坚持不懈,我还会接着减肥,继续苗条,轻盈变瘦,给您惊喜。
您一直谆谆教诲我常犯“一逗到底”的低级错误。为此,我也在处处留心,前几日还私藏了您的一篇《关于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葵花宝典。
相信只要得时,不需多日,我也会攻无不取,改过自新。
老师于我,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我与老师,当为: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我还有一个最大的期冀:我与老师,最后是有情人终成眷属。只叙离情,一衷各表,相见甚欢。
老师,是我们道德的榜样,善良的旗帜。他的笃定自律,清操自守,对写作那种忠敬认真的态度,和勤奋精神都是我们的正楷规矩和学生世范。
于师,我要取其精要,见贤思齐。他是一位,对写作,执着于爱,对学员,深沉于情的良师益友。他是流淌人生这本简书上的一溪清流,一位令人敬佩的清志典范和操守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