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最好收藏终身学习阅读书籍收录

终身学习丨如何搭建知识架构

2018-08-08  本文已影响707人  大鱼苏木

文丨歌斐

大脑记忆原理

记忆的魔咒

我是一个喜欢学习和阅读人,公众号、微信读书、电子书、各种线上教育课一堆。

然而学了没有忘记的快,用的时候也经常想不起来,可别人提到的时候我还“知道”。懂得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说的就是我,而且感觉自己一直在做无效努力(努力微笑起来)。

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呢?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 (H.Ebbinghaus)研究发现初次记忆后经过了 x 小时,记忆率 y 近似地满足 y = 1 - 0.56 x^0.06。

如下图所示,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学习完新的知识6天不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短暂记忆”——建立联系

我们所学的90%的知识内容,通常都会在30天左右被遗忘。若你对某个信息记忆犹新,说明它还储存在你的短暂记忆里,或者“工作”记忆。

科学研究发现,内容相互关联的信息更容易被我们记住。所以,要想转化成持久记忆,就需要不断重复它,并将它与一些熟悉的场景联系起来加以记忆。如定期地复习,并将学习内容之间相互联系。

“持久记忆”——不断重复

声音和画面都有助于短暂记忆,但如果没有经过一个叫做“固化”的巩固过程,和随后的重复记忆,即“再固化”的过程,信息也不会在持久记忆里得以保存。而一旦被保存到记忆里,就会比我们想象到的还难以磨灭。

我们可以利用遗忘规律温习学过的内容,如在学习后的一个小时后,再次回想;立即与人谈论此事的所有细节;好好睡一觉,醒来后“重温”学到的内容等等。

搭建知识结构

那么如何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呢?总的来说,分解码和体系化两大步。

解码

解码可以分成如下三小步

1、理解含义(是什么)
2、搞清来龙去脉(为什么)
3、理解指导意义(怎么用)

体系化

自上而下:把碎片化知识归纳到知识体系
自下而上:通过碎片化知识总结出知识体系

自下而上难度更大一些,而自上而下的归纳更容易落地。

速读提炼结构

以读书为例,我们不能放过“书名”,“副标题”,“序言”,“目录”,“索引”。然后再从目录里挑选几个你看起来跟主题息息相关的章节来看看。以此方式快速提炼文章结构。

阅读速度训练技巧:

第一步,找出一本书,指尖指着要读的地方读,通过强行地提高手指的移动速度来提高阅读速度,集中注意力,在你理解的基础上速度越快越好。

第二步,连续阅读三分钟,并且记录下三分钟共阅读了多少的内容,进行标记。

第三步,再次阅读这些记录的内容,把手指的移动速度加快,需要在两分钟内完成阅读。

第四步,重复第三步,但是需要一分钟内完成阅读,这时候我们的阅读速度已经提高了三倍。

经过训练当我们阅读速度可以达到900字/分,我们便逐渐开始摆脱“默读”——即脑海呈现的不再是声音,而是信息本身。只有“读书”变成“看书”,我们的阅读速度才会真正提升。


每日精进,尽心致胜。我是大鱼歌斐,日更一篇,这是2018年的第30篇文章。感谢您的关注和阅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