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不要错过“献词”——《你的灯亮着吗?》
当我们看到这一页的时候,在这几句话的无限猜测中——关于忍受相处与忍受分离——我们已经开始了这本薄薄的却妙趣横生的小书的——阅读之旅。
你的灯亮着吗?书的开头,是一篇大家都会提及的小故事——由电梯效率低下而引发的闹剧厄运血案。
而在悲剧的最后,却带出了问题真正的解决方法之一——“偷”电梯。
这个故事值得每个人去细细琢磨,我便不在此“书透”了。不如诸君亲自品读!
下面我们要来讨论的是书中的“问题”。
一、定义问题
1、问题是谁的问题?
2、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1个问题,还是N个问题?
3、对不同的人来说,我们要解决的是同一个问题么?
二、解决问题
1、即使问题已经解决,你也无法确定你的问题定义是正确的。
2、每一个解决方案,都是下一个问题的来源。
3、拿到新方案的人更容易看出哪里不协调。
4、确保每一个人对问题的理解可以统一。
三、问题由谁解决
1、“我们碰到一点问题”——别人能妥善解决的问题,不要越俎代疱。
2、让解决问题的人遭遇问题。
3、“你的灯亮着吗?”——用最简单的方式解决问题。
4、问题的根源在自己身上。
由上述这些关于“问题”的条目,我们可以看到对待一个问题,分析和解决的大致套路。
清楚明确问题是什么?
首先,在面对一个问题时,我们要知道,每个人对问题的理解各不相同。因此需要总结出最适合提问的方式,知道真正的问题所在。
在这里,又要着重的说明一下文字游戏的大坑。比方说:
玛丽曾有一只小羊羔。(而不是约翰有)
玛丽曾有一只小羊羔。(但现在没有了)
玛丽曾有一只小羊羔。(和别人有几只不一样)
玛丽曾有一只小羊羔。(和你想的不一样,不是一只大的)
玛丽曾有一只小羊羔。(那只狗是亨利的)
看到了么?当我们改变自己的关注点,这一句话的重心便改变了。
同理,当我们对某一问题表述得并不清晰,就会使别人对问题的题干判断产生偏差。于是问题就会变得越发的复杂起来。
“玛丽曾有一只小羊羔?”
这到底是想知道:谁、什么时间、有几只、什么样的、东西……呢?
因此,在接触到一个问题之前,我们务必要使问题清晰准确。这是进行下一步的前提条件。
公主还是奶奶?看问题的角度
当我们以单一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去看待问题,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却产生了。
仿佛处理问题是无穷无尽的状态。
因此在分析问题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多角度看问题”以及“多层次看问题”。当我们看到问题的深层次中,便更容易拉出问题的“关系网”,从中找到“问题链条”的结点,从而击破它:
- 这问题与多少人相关联?
- 每个人看待这个问题的态度是怎样的?
- 如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或者大多数人的需求?
- 同样的一个问题在别的人眼中还是问题么?
- 这个问题在别人眼中的困扰是什么?
将一个问题,看成是多个问题;用一个解决方法,引申出一系列解决文案。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才是去除后患。
如果是白天,而且车灯亮着,那就把车灯关上;
如果是晚上,而且车灯关着,那就把车灯打开;
如果是白天,而且车灯关着,那就让它关着;
如果是晚上,而且车灯关着,那就让它亮着。
最后我们看一下本书书名《你的灯亮着吗?》
它来自上面这段冗长的绕舌的备注,本来是为了提醒通过隧道的司机注意驾驶时变灯。
问题在那里,我们得到了问题的真相,才会有的放矢的得到解决办法。并将这些办法优化成最佳。
像本书的中心一样,用一句话解决所有的问题。
这本书读完了,阅读迅速,却迟迟不知从何下笔写出此文。好在,还是磨蹭出来了。欢迎大家点评。
车灯可以点亮,也可以熄灭。
而我们的智慧之灯,定会在阅读里——长明不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