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学《三字经》中国传统文化国学

详解《三字经》三四——春秋

2019-03-18  本文已影响48人  山水国学

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

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

        最喜欢古人文章的地方,就是言简意深,所谓“微言大义”也正是春秋的灵魂,而这一点也可以说是古人文章的灵魂。比如我们看《三字经》的这两句,寥寥24个字,把这么一大部书的精神已经讲的清清楚楚。其中的重点也就是那么7个字——一个“亡”字,一句“寓褒贬,别善恶”。

        《三字经》的这两句,重点来谈两个问题,一是《春秋》这部书之所以流传的背景;二是所谓“寓褒贬,别善恶”的教化意义。

        看《春秋》一定要了解当时那个社会的基本特点。为什么说“诗既亡”。春秋时期,在孔夫子的眼中,就是一个礼崩乐坏的社会。实际上也差不多就是那样一个情况。而承载三代以上文化、学问、思想的代表著作其实就是《诗经》,孔子教育学生,到达一定程度的学生才能用《诗经》来做教材,做进一步的深造。关于这一点,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我详解《三字经》的上一篇详解《三字经》三三——诗经。那么在那个礼崩乐坏的岁月,《诗经》已经失去了他的教育功能,大家都在忙着搞实用性的学问——如何富国强兵吞并邻国。真正的思想层面的教育已经很少有人关心了。所以叫做“诗既亡”,这个“亡”字用的就很考究,彻底的消失不见叫做亡。那么这种情况下,应该用什么去教育一个人,去引导人的行为。这个时候《春秋》就出现了。

        其实我们今天讲《春秋》是这样一本书,但是这本书在当时的社会,只能是鲁国一个国家所记载的历史,里面的事情要么就是鲁国自己的事,要么就是与鲁国有关的事,算是站在鲁国的立场看当时的国际事务。而每个诸侯国,包括东周王室都是有所谓的《春秋》。有学者考证《尚书》和《春秋》是当时记录历史的书。《尚书》记载的“言”,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公文汇编”。《春秋》记载的“事”,是我们后世通俗意义的历史了。

        这里面有一个问题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为什么只有鲁国的历史流传了下来?如果按照传承正史的话,也应该是东周王室的历史呀。相传是孔子作《春秋》嘛,但是我觉得应该是孔子整理的《春秋》,或者说增删。鲁国史之所以能传世,包括“春秋三传能入“十三经”。孔子的整理以及在教学中对《春秋》的运用,应该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这其中的关键就是《三字经》点出来的这六个字——“寓褒贬,别善恶”。明寓褒贬,分别善恶。这正是《春秋》能够接续《诗经》,能对当时以及后世的社会形成引导的一个关键。“诗既亡,春秋作”,可不仅仅是《诗经》的时代过去了,人们靠《春秋》来完成教化。想真正看懂《春秋》,对于《诗经》这部书也要有充分的认识。不然的话,《春秋》是看不懂的,看了也只是记住了一件件事、一个个人而已。从这一点来看,其实《春秋》不是历史,或者说不仅仅是历史记录,他更多的是历史评论。是在褒贬时事铭喻后人,明示善恶存续子孙。中国的史书,正是从《春秋》开始,确立了这个民族慧眼独具的历史观、价值观;正是这些观念塑造了一个民族坚毅不屈、挺立天地的性格;正是这种性格开启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时代。

        今日之世界,其实正是放大版的东周。人类要想最终走出困境,《春秋》这部书不可不详察。


详解《三字经》目录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