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世界:人人都是创造者
这周学习混沌大学创新学院的课程,李善友教授讲了《理念世界:人人都是创造者》,听完课直接就被震撼住了。在创新学院学习到这个阶段的内容,有点意料之外。
我最近些年,才慢慢真正是对“人生意义”有些字面之外的理解和思考。但从来都是靠着自己去“悟”,从来还没试过,听李善友教授这样,用逻辑条理清晰的方式来讲解的。
如果我们这个社会,可以通过一个课程,可以让大家更多的对“人生意义”这个事情看得更清楚,我觉得一定是能推动整个社会变得更加美好的。
也许是工作原因,我接触很多人,特别是很多年轻人,可能在这样急躁的都市节奏里,根本是不会去思考什么“人生意义”的。听到最多的是“先赚钱呗,没钱谈什么人生意义呢”,又或者是“见一步走一步吧,攒点钱不行会老家买房安家”等。
每次听到类似的反馈,我也只能敷衍应话了事,一来我不知如何分享我内心的人生意义,不知如何解释我“源源不断”涌现出来的能量——即便似乎也没太多特别不得了的成果。
我一直觉得这个课题,是要靠每个人自己去探索的,要自己去磕磕碰碰和思考的,尽管有的人也许终其一生也不会找到所谓的“人生意义”。
但听了创新学院的理念世界先导课,就把我给彻底惊艳了。在此力推,如果大家自己还觉得不知道自己追寻的“人生意义”是什么,或者对此系统化的论述介绍感兴趣,都强烈建议上混沌大学创新学院看看,纯粹用户口碑传播。
英雄之旅
创新学院中,把整个学习的过程分为了三阶段。
从一楼实践经验开始,这时候我们大多数人是采用感性思维、经验模式做判断和创新创业的。
到了二楼一阶课程,更多的是学习理性思维、思维模式,在我看来更多的就是思维工具、抽象思维的学习。
到了三楼二阶课程,很多一起学习的同学开始犯迷糊了,因为这时候学习更多的是哲科思维、第一性原理,这时候讲了个能多的是哲学和科学等的发展,让我们系统性的理解了人类“世界观”的变化和影响,这一阶段听懂了似乎就对整个人类发展有了全新的认知。
到了四楼三阶课程,李善友教授把这个阶段成为是觉醒智慧、超越心智的阶段。这个阶段,希望我们能通过学习,理解到每个人的本质是一个创造者,而我们每个人是一个生来就有使命的人。希望我们能够在没有宗教信仰的前提下,去寻找意义的源头。
![](https://img.haomeiwen.com/i5442159/7f3cf5be801317f5.png)
意义的源头
我们为什么要去寻找意义的源头呢?因为这种意义的源头,能给我们带来确定性、力量、智慧。
为什么越是自觉得有经历过苦难的人,对“人生意义”越有参透和理解的可能?因为每当我们遇到大的苦难,我们会感到极大的不确定性、陷入焦虑,感到无助、失落等。
也许是在事业的低谷、也许是失恋、也许是天灾人祸面前的无奈、也许是任何不尽人意的时候,这时候。这时候,是什么支撑一个人重唤新生,往往就是人生意义的源头。这就是找到意义的源头的必要。我们能否在不经历难以承受的苦难之前,自己便开始“反脆弱”修炼呢?
我想这便是为什么我们要学习《理念世界》了。
人人都是创造者,人人都有使命
“我的本质是一个创造者,我的使命是创造一件灵魂级作品。创造一件美好的作品,实现人生的救赎和超越,这就是我此生的意义和目的。”
听到这段的时候,我鸡皮疙瘩都竖起来了,探寻人生意义极其美妙。
课中通过概况介绍了寻找“意义的源头”的三条路:
- 以理明道(古希腊)
- 以禅悟道(古中国)
- 以信入道(希伯来)
我自己很有感触的是2013年底到2014年中那段时间,那段时间自己处在一个极其焦虑的状态,什么都不会瞎拍脑袋就创的业。那时候因缘巧合接触了两本书,给了我很大的能量,一本是稻盛和夫的《活法》,一本是费勇的《金刚经修心课:不焦虑的活法》。
这使我开始接受“利他”和“活在当下”的修行,六年多以来,这些信念给了我极大的能量,也给了我在极度焦虑和不确定性中获得内心的满足和幸福感。这几年以来,我一直似懂非懂的在学习和磨练,至此终于有这么个机会把关于“人生意义”的大课题体系化的学习思考一遍,非常感恩。
茨威格在《人类群星闪耀时》是说,“一个人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在人生的图中、富有创造力的壮年,发现自己此生的使命。”
愿大家都能找到自己此生的使命,成为一个幸福的创造者,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