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窗 丝 语简书精品苑星光璀璨简书文学

细观唐代三省六部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2022-07-05  本文已影响0人  我怀文史哲理风

唐初统治者致力于国家制度建设,在隋制基础上,经高祖、太宗努力,完善了三省六部制,为唐前期的持续发展繁荣提供了政治制度上的保证。

(1)主要内容

①唐朝的三省是中书、门下、尚书,六部是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②尚书、中书、门下三省中,尚书省的长官尚书令地位最高,权最重,常遭皇帝疑忌,故自南北朝后期以来,有时付诸阙如。唐太宗在即位前曾任尚书令,此后尚书令官名虽存但不实授,地位较低的左、右仆射成为尚书省的长官。

③唐初,中书省的长官中书令(二人)、门下省的长官侍中(二人)和尚书省的长官左、右仆射都是宰相,一起在门下省的【政事堂】共议国政。因三省长官地位显赫,朝廷不轻易授人,为弥补宰相的缺额或增加宰相的人数,皇帝往往指定自己信任的和品级较低的官员参加政事堂会议。这些官员要例加“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名号,说明他们也是宰相。高宗以后,尚书左、右仆射也要加“同三品”名号,才能参加政事堂会议,不加此名号就不再是宰相。皇帝挑选一些低级官员任宰相,进一步削弱尚书省的职权,都是为了便于控制,以防止大权旁落。

③大体说来,中书主起草诏令,门下主审议诏令,是决策机构。中书令或由皇帝处领旨,或将宰相议决之事,交其属下中书舍人起草诏令。中书舍人凡六员,在制作诏令过程中,可互相商量,并允许“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中书省拟好诏令后,转门下省。门下省发现中书所拟诏令有违失,可以驳正,封还中书重拟,即所谓“封驳”。门下省属官给事中甚至有权在中书所拟诏令上进行涂改,驳归中书重写,此称“涂归”。中书所拟诏令经门下省审议合格后,由侍中向皇帝进呈“画敕”,表示认可。后门下省将诏敕转尚书省。尚书省是执行机构,下辖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负责贯彻各项诏敕和政策。 这样,三省之间既分工明确,又互相制衡,避免了权力过度集中,减少了决策的失误。

④光宅元年(684年),裴炎为中书令时,迁政事堂于中书省。开元十一年(723年),张说又奏改政事堂之名为“中书门下”,作为宰相办事机构,堂后设吏房、枢机房、兵房、户房、刑礼房五房。这时“中书门下”不仅有决策权,还对尚书六部进行对口领导,掌握了一部分行政权力。正式成为朝廷的最高中枢机构。

(2)历史意义

①三省分掌草诏、审核、执行之权,他们职权分工既有合作补充,又有相互牵制和监督,组织严密,共同辅佐皇帝,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