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爱读书心理简友广场

为人父母的四个层次,别再只会物质上满足孩子了

2024-01-04  本文已影响0人  沫如逸夏

有项研究表明:

孩子在18岁之前,学校教育的影响占30%,社会教育的影响占10%,而剩下的60%,全来自家庭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指路人,但也不是每个父母一开始就完全称职,而是在漫长的修行中,一步步走向成熟。

做父母有四个层次,对照一下,您处在哪个层次呢?

第一层:肯为孩子花钱

今年夏天,一股带孩子见世面的风气席卷了朋友圈。

有带孩子去英美名校参加研学的;

有给孩子报名各种体育夏令营,比如冲浪、帆船、冰球的;

有带着孩子在国内外旅游,打卡各种网红景点的……

各种高大上、见世面的背后,是动辄几万、甚至十几万的价格。

“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

“带女儿一趟出国研学,中产直接变破产。”

有时候真觉得,我们这一代当父母的,是最舍得为孩子花钱的一代父母。

尤其是教育方面,不惜砸锅卖铁也要让孩子成才。可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还给家庭经济带来严重的负担。

最低层次的父母只重视物质付出,却忽视了孩子的内在情感及心理需求。

第二层:肯为孩子花时间

香港首位女特首林郑月娥,平日工作特别繁忙,但她总是会尽可能抽出时间陪伴孩子。

她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两个孩子小时候,从来没有请过一个工人,煮饭都是我亲自做,我觉得这个很重要,孩子要感觉到妈妈是在照顾他。”

两个儿子考到英国读书,为了能多陪伴孩子,她甘愿放弃行政职务,申请降职调至伦敦办事处。

足量的陪伴和满满的关爱,给了孩子无限正能量。

两个儿子长大后都跟她特别亲近,也特别优秀,都毕业于知名学府剑桥大学。

孩子成长的每个阶段,父母的角色都无人能替。

生命之初的怀抱和回应,幼年阶段的关爱和引导,少年时期的肯定和支持,这些都是孩子安全感、幸福感和自信心的来源。

只有父母投入时间和精力,和孩子建立情感链接,才能不断滋养他的内心,给予他披荆斩棘的底气。

第三层:肯为孩子学习

《新中式父母》里有这样一段话:

这个世界上,有两类父母。

一类是“吃老本型”,他们使用过去自己接受的一套教育方式来培养孩子,假如孩子表现不好,他们通常只会认为传统教育没有问题,是孩子有问题;

另一类是“学习型”,他们会去探索与时俱进的教育方式,假如孩子表现不好,他们会反思,然后寻找更好的方式来教育孩子。

白岩松说过:不是当了父母就天然是合格父母,父母是需要终身学习的大行当。

教育孩子的过程,就好像是给一棵小树浇水。

若想要给孩子源源不断的滋养,就必须拥有一泉取之不尽的活水。而这泉活水,正是来源于父母不断地学习。

如果养育过程中你愿意不断总结经验,反省自己,及时更新教育理念,那么恭喜你,来到了做父母的第三层。

第四层:肯为孩子改变

记得小时候父母总是因为一件小事争吵,在初中比较紧张的学习阶段,有时还吵得不可开交……

因为女儿的一次离家出走,父母开始觉醒,遇到事情开始慢慢去沟通商量,女儿最终也回到了父母身边,收获了成长和父母的爱。

教育孩子的本质,是父母的自我教育。

当父母敢于突破自己,活出自己的精彩,自然会成为孩子人生路上的那盏明灯,指引他不断向前。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