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保险之前,你应该知道的10点知识

2019-04-19  本文已影响0人  浪里舟

1. 该怎样正确理解保险

保险(Insurance),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是用来规划人生财务的一种工具是金融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的支柱。

从经济角度看,保险是分摊意外损失的一种财务安排;

从法律角度看,保险是一种合同行为,投保人和保险公司订立保险合同,投保人向保险公司支付保险费,在合同有效期内,如果被保险人发生保险合同约定的意外情况,保险公司向受益人支付约定的赔偿金。

从风险管理角度看,保险是风险管理的一种方法。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一种自然和社会现象,如暴雨、台风、暴风雪、疾病、火灾、交通事故、各种意外事故等等,往往在短时间内给人们造成极大的损失,人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风险发生,却无法消灭风险,但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来管理风险,尽可能减小风险造成的损失,这就是保险。

2. 保险公司归谁管理

保险公司和一般的公司一样,首先要受到工商系政部门的管理。另外,保险业作为社会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金融系统,还要受到国家金融监管部门的管理。国家的金融系统按功能可以分为三大部分:银行(商业银行、信托等),证券(包括股市、基金、期货等),保险。以前我国实行分业管理方式,国务院下设了三个部门分别对这三大行业实施监管,即: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201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原银监会和证监会合并,成立中国银保监会。各地设立有分支机构保监局,监管当地的保险公司分支机构。

3. 保险公司倒闭了怎么办?会不会像某些投资公司那样跑路?

保险,特别是寿险,缴费期长达10~30年,保障期更长,有的小伙伴不免担心保险公司万一哪天倒闭了怎么办,或者保险公司会不会像某些投资公司那样,拿了我的保费跑路?

其实,这个问题完全不必担心。你在银行存钱,会担心工行、建行等倒闭或者跑路吗?我想应该不会吧,在安全性上保险公司和银行是一样的。

在我国,成立一家保险公司是非常难的。我们知道,国家对金融业务一直实行严格监管,一家公司只有向国家监管部分申请得到金融业务牌照才能开展业务,而众多的金融业务牌照中,保险业务牌照是最难申请到的牌照之一,需要符合一大堆苛刻的条件(不再一一赘述)。保险公司成立之后,还要缴纳注册资本总额20%的保证金,这笔钱只能能用来偿还债务。除了保证金制度,还有准备金制度、公积金制度、保险保障基金制度等,都是为了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那万一保险公司真的经营不善倒闭了怎么办呢?放心,还有法律为我们保驾护航。《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规定:“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被依法撤销的或者被依法宣告破产的,其持有的人寿保险合同及准备金,必须转移给其他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不能同其他保险公司达成转让协议的,由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指定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接受。”

翻译成白话说就是:即使你投保的寿险公司倒闭了,你的保单依然有效,只不过是转到另一家保险公司,总有人替我们兜底的。

4. 保险是买完就立刻生效了吗?

保险的生效时间,按险种不同,有多种不同情况,小伙伴应该看清楚保单上写明的保险生效时间说明。

对于意外险、寿险,除了有特别约定的,一般都是在承保日的次日零时即生效,注意是承保日而非购买日。一般意外险购买即承保,但寿险因为有可能需要体检、契调等前置条件,购买日和承保日有可能不是一天。

对于医疗险、重疾险,都不是立即生效,从承保到正式生效之间有一段时间的等待期。和医保类似的报销型医疗险的等待期一般是30天,重大疾病险的等待期更长一些,各个保险公司有所不同,最短的是90天,最长的事1年,180天的较多。所以,购买医疗险一定要趁早。

5. 保险的受益人更改吗?法定受益人和指定受益人有什么不同?

人身保险中有一个重要的角色——受益人。当保单发生理赔时,保险公司将按照保险合同把理赔金支付给受益人。保险合同中,除了被保人不能变更,投保人和受益人都可以变更。这里说的受益人指的是身故受益人,因为生存受益人是不在保单中指定的,只能是被保人。受益人可以一个人,也可以是多个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机构)。受益人是多人时,可以是顺位受益(几个人按优先顺序获得收益权,但只有一个人得到理赔金),也可以是同时受益(指定每个人的受益比例)。

除了指定具体的受益人,也可以选择“法定受益人”,意外险多数不能指定受益人,只能是法定受益人。指定受益人的情况,保险公司将按上面介绍的几种情况,直接把理赔金支付给受益人。而法定受益人的情况则不同,这里“法定”的意思是按法律规定,“法”即指的是《继承法》,理赔金做为被保人的遗产,按《继承法》的规定支付给所有的法定继承人。我国《继承法》规定的第一顺序继承人是:配偶、子女和父母,拥有相等的继承权。那么,在领取保险理赔金时,所有继承人都必须到场,有一人不来就无法进行。

可以看出,法定继承人情况下,保险理赔金是按照遗产处理的,失去了保险的遗嘱功能,所以一般推荐大家使用“指定继承人”,但是某些情况下(比如有私生子),法定继承人也尤其特殊的优势,“指定”还是“法定”需要按个人的具体情况来定。

6. 我的身体有一些小状况,或者以前得过某病,投保的时候我可以隐瞒不说吗?

不管是寿险还是医疗险,投保的时候都有一项流程叫做“健康告知”,保险公司会有一些关于身体健康状况的问题要投保人和被保人回答。保险合同基于最大诚信原则,因此投被保人应如实回答健康问题,不能隐瞒自己的身体状况。

有人是因为害怕被拒保而隐瞒了自己身体的一些状况,其实大可不必。随着保险公司的风险管控能力加强,保险的投保身体要求是在逐步放宽的,轻度高血压等不严重的身体指标异常实际上都是可以被承保的,不必太过担心。反而是隐瞒会给日后理赔埋下定时炸弹,最终损害自己的利益。

7. 我现在正年轻,身体很好,等我需要的时候再买保险

有这样想法的人还是不少的,眼下用不上保险,花钱买保险感觉有点冤。其实人们有这样的想法一点也不奇怪,保险不像一般的商品可以满足我们身体的某种需要而产生自然需求,它是基于理性思考而对人生未来做出的一种财务安排。唯一有可能让人对保险产生自然需求感的是遭受意外事故之后,面对囊中羞涩也许会感叹:要是有保险就好了!这也是保险另一个很独特的有别于其他商品的地方:可以买的时候不想要,用的时候不能买。

风险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客观存在的,甚至重大疾病和人的身体强壮程度也没有多少必然的联系。保险并不是要解决当下的问题,而是对未来的一种计划和安排,古人教导过我们: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究竟什么时候才是自己“需要的时候”?我想有这样想法的人心里也没有答案,既然想到了就去做,宜早不宜晚。

8. 我如果买保险(寿险),几十年下来我最终得到的钱和我存银行差不多,甚至可能还不如,那我为什么要买保险,存银行不是也可以吗?

提到保险,大多数人不自觉地首先想到的是保本、收益、分红等,对于长期和终身寿险,确实有很强的储蓄功能,但是和银行存款一对比,发现保险在收益上几乎毫无优势,于是认为买保险不如银行存款。这其实是本末倒置了,保险首要功能是保障,这是其他所有金融工具都不具备的功能。以30万保额为例,从保单生效之时起,被保人就有了保险公司给予的30万的保障,只是这笔钱平时不能动用,在保险期间内,任何时间一旦有事发生,这30万的保障就变成了现金。而银行存款只是自己的积蓄,不断累积,直到最终累积够30万,在这中间,除了产生的利息,银行不会多给你一分钱。两者终点一致,但是中间的过程不同,保险可以保证实现你想实现的结果——30万。

我用上面这个图来形象说明,我想你应该不会再纠结存款和保险,它们各有各的功能,不能互相代替。

9. 如果我买了一份保障比较全面的保险,是不是以后就不用再考虑保险了呢?

当然不是的。保险的种类很多,有寿险、重大疾病险,意外伤害、意外医疗等等,一张保单很难做到面面俱到,而且还要考虑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所以,买保险不必追求一步到位,也不可能一步到位。此外,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个人家庭条件的变化,现在适合的保额,若干年后可能就不再适合,不同人生阶段的保障需求重点也不同。因此,保障是一个动态调成的过程,每隔一定的时间,就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保障和现在的家庭情况是否相匹配,及时查漏补缺。

10. 我买了一份保险,可是过了些天又不想要了,可以全额退费吗?

保险毕竟数额毕竟大,如果有人冲动消费了怎么办呢?这一点国家和保险公司都考虑到了,设置了“后悔药”——犹豫期,即保单生效后的10~20天(各公司有所不同)。客户可以在犹豫期内无条件退保,保险公司全额退还所交保费。需要注意:犹豫期只针对长期险,短期险没有犹豫期,网销保险基本上都是短期险,消费者购买时要看清楚说明。

过了犹豫期,客户也是可以随时退保的,不过犹豫期之后再退保只能退还保单的现金价值。前几个保单年度的现金价值基本都是低于保费的,特别是纯保障型保险的现金价值更低,所以,消费者一定要在犹豫期内考虑清楚,过了犹豫期就不要轻易选择退保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