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诗人昨夜星辰,诗意人生东山文库

【自拍】剑兄寻“人”

2019-03-15  本文已影响121人  以琳_
【自拍】剑兄寻“人”

【七绝】闻说西湖有雨~

文/华山论剑

堤上轻雷动竹筠,蜻蜓飞落柳扬尘。

应知事掌龙王手,谁个安排借伞人。

【剑兄自评】

起句交待时序,有雷时节当为春夏之交,堤为地点,当然标题已点明西湖。起承两句,通过雷,蜻蜓低飞,扬尘,没用“雨”字,但为雨的出场,做足了铺陈。龙王管降雨,故有转句,结句是个问句,谁管借伞人?

为雨铺垫,但雨,只是场景,并非作者的本意,用雨逼出伞,然而伞只是道具,仍然不是目的,借伞人才是作者想要表达的结果。

白蛇传的借伞还伞,是家喻户晓的美丽传说。如果,仅仅以格律演绎这段佳话,似乎意思不大。借这个传说来为今世留一个余韵袅袅,可以脑补的故事,才是作者的本意……

【自拍】剑兄寻“人”

【以琳赏析】

现代意识与感觉,同格律之美的融合,是剑兄之作的最大魅力所在。格律之旧体,其思想情感的表达典型地依赖于意象,而意象一定是源于生活的,生活就一定是有时代背景的。如抛却意象而直抒胸臆,则流于老干,而一味附会古人意象,则滞于不谐。此二者正是今世格律之困境。而剑兄之作给人以清新的时代感与格律古典之美的协和彰显,正是源于他善将今时之生活意象与时代之思想感情,与格律文辞之美杂糅协调而成。

对此,的确需要很深的文学造诣,但我不愿过于强调其技巧性,而更愿意理解为一种性灵,正如我读剑兄之作,虽有很多字词、文采、搭配等等的剖析,但那只是初级阅读,更深层面是去听他在文句中的每一次心跳。我觉得惟其如此,才能感受他的情怀,明白他的言外之意,知晓他的思路走向,而基于此基础上的和章才是真正的和章,而非简单的步韵而已。

【七绝】闻说西湖有雨~

文/华山论剑

堤上轻雷动竹筠,蜻蜓飞落柳扬尘。

应知事掌龙王手,谁个安排借伞人。

此诗明显用典,但于无形的化用中巧妙地勾连意象,服务于今时此境的情怀表达……

首句,他的心跳之萌动似是因大禹之吹筠而起,北周· 庾信《赵国公集序》有“大禹吹筠,风云为之动。”此处用典激发听觉,而心跳亦随其有小小一惊,进而激发视觉。竹筠本意为竹之绿皮美质,此意乃作者闻雷动而抬眼观天,湖天相接之处则绿波潾潾如竹皮轻漾,此乃视觉,至此,“竹筠”一词亦完成了双关视听之妙。当听觉转为视觉,作者之心跳亦少了一丝雷声突传引起的小惊,而多了一些悠远的思绪。

承句,这种思绪并没有被凭空放逐,而是进一步依托于视觉而深入展开,眼前之景也由远及近,将目光落在了低飞的蜻蜓、随风追着蜻蜓而舞的柳枝上。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遐思遂于心间淡淡漾开。

转句,便很自然的由这种遐思牵到了掌管雨水的龙王。此一转,便将写景,亦或还有点小情结带入了一种哲思之中,使其成为作者由此及彼,进而由彼及己的一个思路管道。此处作者的心跳于遐思之中蒙上了一层尘世的烟火,将其拉入到眼前自己的处境——遇雨无伞。

结句,在这一层烟火色中,作者将这种超然的遐思,与视听的现实景象高度糅合,眼前断桥之上渐起烟岚,许仙借伞的典故很自然地跃入作者脑海,甚至眼前,许仙有幸逢素贞,我今是否有幸也能邂逅佳丽借伞呢?这一切都要仰赖那位幂幂之中的掌管者。至此,我忽然听到了作者心跳中那么多丰富的节奏和律动,“借伞人”便是拨动这诸多心弦的因子,她应承载了作者诸多的期盼,一个知己、一段故事、一部传奇、一缕靓色、一份姻缘......若要再深究其后的滋味,恐不难体味到些许的孤独,些许的惆怅......

又是剑兄一贯的余韵悠长处,只当静听感受矣!正如他自己所言 : “借这个传说来为今世留一个余韵袅袅,可以脑补的故事,才是作者的本意”......

【自拍】剑兄寻“人”

【七绝】阴雨寡照亦有晴~~

文/以琳

三月湖烟笼翠筠,莫非为洗楫边尘。

放晴若在春分后,恰载兰舟渡旅人。

我的和章用“兰舟”之意,乃顺原玉“借伞人”之妙,用同一典的不同意象而为。当许仙三人登舟之后,船夫高歌“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惟愿天公作美,让该邂逅的适时邂逅,该相逢的适时相逢吧,毕竟,人生苦短,大家都是孑然一客旅矣......

【自拍】剑兄寻“人”

【七绝】听说有人等待有人来

文/首夏

闻鸟孤洲顶细筠,沿田守望渴生尘。

空心每为秋澎湃,老却西风稻草人。

【剑兄修改】

“老却西风稻草人”好句,苍凉而有韵味!

可惜前三句还有提高的空间……

譬如,“渴”字,猜是渴望的意思,但易生歧义,不如明确为“盼”……

头顶苍天足作筠,长年空守陌间尘。

无端总为晨昏立,老却西风稻草人。

@首夏 你想写很多,事实上要有个取舍,抓住重点,有些东西该割舍就割舍,譬如,鸟……

鸟停在稻草人身上,很有画面感,如果换个韵,或者换一个角度,没准儿也能出彩。

主要是你的那个结句非常好,所以就顺着这个结句来重组……

另外,也要考虑读者的阅读、理解和共鸣,即便我们表达得再多,也是要以读者接受为前提的……

【自拍】剑兄寻“人”

剑兄的修改漂亮极了,就像一首谜语诗,前三句都是谜面,紧扣谜底描摹情状,最后揭谜底,不仅画面感强,而且入木三分,有深度,有感染力,大大的出彩!

我遂建议修改题目为《守望者》,并奉首夏意来个心灵对话

【以琳赏学】

头顶苍天足作筠,长年空守陌间尘。

无端总为晨昏立,老却西风稻草人。

因为是就着原诗的结句改的,俺也就倒着来说两句吧……

结句,点题之笔,贵在神韵。一“老”字达到了传神效果,配以西风,便百韵顿生了!正如剑兄所言:苍凉而有韵味。为妹妹赞一个

结句的这种写法为谜语诗搭起了很好的架构,那么补前三句就需有三点必须把握的:1、紧扣谜底“稻草人”;2、由浅入深描摹情状;3、呼应结句的苍凉感展开。

起句,意象用的极好,一“顶天”一“作筠”,于一实一虚间俨然一大丈夫也!似与渺小的稻草人不符,然正是这种不符拉开了书写的空间。又搭以“苍天”,不仅悲凉,且有了一丝悲壮的情怀,如此,便使起句即不俗,符合谜语诗勾起兴趣的特点,又为下面的书写展开了一个广阔的视野和深邃的探究空间。

因首夏妹妹提到,这里稍说一下“足作筠”与“筠作足”。

前者妙在一个“动”字,怎讲?筠,一实为稻草人的竹足,亦可延伸理解为田野间的绿波细浪,随每一缕风动,随四季的交替而变换,具有动感且语意深长。后者,足字作了中心词便使整词成为静态,虽无错,但少了以上动态的韵味,且韵字“筠”在此并无凑的感觉,故不必变动。

承句,紧承起句苍凉与深长的氛围展开,接以“长年”和“空”,不仅是起句氛围的进一步描摹,更以守的对象来加强之,稻草人之守,不是为陪伴,却是为孤独,因为它的存在就是为了使鸟不致入田。等的是鸟,守的却是尘,这个立意一下子升华了谜底的形象,要比等待鸟儿的立意拔高了许多,此为承句之大妙!

转句,在承句拔高之后,转句须回落,为结句作铺垫。“无端”用的极好,许多的无奈与无辜尽在其中,“晨昏”二字又使其成为近乎无望的慨叹,这一声叹便是结句之“老却”的所有内涵,读者可有足够的空间去填充自我的感受,可谓空阔而无尽。

若要进入心灵的深处去对话,守望者,将是一根引线,田间需要稻草人的守望,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中又何尝不需要一个守望者呢,他/她也许是父母、爱人、朋友,总之,这种守望一定是付上了全部的精神与爱的,他/她若缺失,我们的生命会没有安全感,没有依存感,没有价值感,那么,谁是你生命的守望者呢?尽情地在这二十八字中感受并珍惜吧!

当稻草人成为你我生命中一个鲜活的形象时,他/她便足以在我们心中顶天立地了!

【自拍】剑兄寻“人”

剑兄“借伞人”在群里贴出后,众诗友兴致盎然地相和,剑兄也兴致盎然地读,他说读这次步韵,主要是看都是哪些“人”……

俺一时兴起,又和一首:

【七绝】有感剑兄寻“人”

文/以琳

无故风情戏野筠,焉知一梦世间尘。

烟波尽处循香径,休问人家哪里人。

诗友风清冰晖看了《守望者》后,即兴作了一首现代诗,高挂并赏!

《老却西风稻草人》

文/风清冰晖


一株嫩绿从混泥土的缝隙探头探脑我曾红了眼眶

一米阳光亲吻婴儿车内熟睡的圆润脸庞我曾红了眼眶

一袭长裙依着杨柳笑对棱角分明的面容我曾红了眼眶

一只大手牵着小手弯腰仰头细语我曾红了眼眶

系着围裙捧上热气腾腾的粗茶淡饭我曾红了眼眶

爬了鱼尾纹的脸靠着叶瘦枝枯的树干望向蓝天我曾红了眼眶

背着行囊人丛中挤得咧嘴还要频频回首我曾红了眼眶

无数次往返的小径不见蕾开却突然间花落身后我曾红了眼眶

读到“老却西风稻草人”不觉中我已是清泪两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