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每天写1000字青春

断舍离|你对旧衣服的态度,暴露了你目前的生活状态

2018-11-27  本文已影响126人  hl先生说

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出于各种原因,对许久不穿的衣服却迟迟不舍得扔,那么带来的结果就是:衣服堆满了好几个衣柜,每次搬家的时候,还得专门雇用大一点的货车来帮忙。

上述行为已经说明,你已有很长时间没有整理自己的物品并审视自己的生活状态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

日本著名畅销书作家山下英子,在《断舍离》里告诉了我们答案。

断舍离

一、原因

我们对旧衣服之所以恋恋不舍,有多种类型的原因,具体如下:

1.旧衣服里有你的记忆

有些衣服,是父母在你婴儿时期给你买的,存留了很多美好的回忆,有些衣服是参加某一次特定活动留下的,是你成长的记录,有些衣服是重要的朋友送的,上面印记了你们之间的友谊……一份份好或者不好的回忆,最终汇集在了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旧衣物身上。

2.有些衣服很贵重

不得不说,有些衣服很贵重,一件衣服几千块,做工又很精细,直接丢了,会觉得特别可惜,因为它太值钱了,你的潜意识觉得你应该把它留下来。

3.没有了就会很不安——担心未来

有些衣服,你舍不得扔,是因为你觉得还有哪一天会用到,“总有一天会用到”的心态使得你留下很多衣物, 结果你所担心的哪一天迟迟未到,但是衣服却堆放了很多年。

二、思考

在上述过程中,你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自己的感受,因为你把所有的焦点都放在了衣服身上:物品好不好?是谁送的?丢掉了会不会可惜?却从来没有问过自己,衣服适不适合自己,以下三个问题会让你明白,你的衣服到底合适不合适:

1.你什么时候会用到?

有些衣服你是这辈子大概率都不会穿了的,那还留着干什么呢?我们在对待剩饭剩菜时,如果饭菜变味了、馊掉了,我们是不是就直接丢掉了?答案是肯定的。如果你把衣物也当做食物来看待,想着衣物一直留在身边,不用它,它也会发臭、变质,所以需要你去处理掉。这么想,在丢掉它的时候会不会觉得轻松一些了呢?

2.这件衣服合身吗?舒服吗?

衣服在古代是仅仅有个御寒的功能,后面发展到遮羞,到了现在的追求时尚和品味。这个过程依然有个非常重要的点,就是——舒适。

有些衣服已经穿了多年,早就完成了它的使命了。这时候,你就该把它处理,觉得不舒服,不合身了还把它留下来,不是自讨苦吃吗?

3.这件衣服符合你的气质吗?

有些人之所以会穿现在的衣服,有一点是因为将就,觉得“有的穿,不错了”,“我从来不觉得衣服还能显示一个人的气质”。

作者认为,通过衣物(物品)能投射出自我的形象,那么也可以看清,自己在别人眼中是什么样的,要是自己能随便凑合着用一件衣服(物品),别人也会用这样的态度对待你——“他都能穿那样的衣服,那随便拿个东西当礼物送给他就行了。”

如果骨子里并不认为自己是一个随便、凑合的人,为什么不处理掉这些和你并不般配的衣服呢?

三、步骤

那么往后的生活怎么做呢?

断舍离

1.谨慎纳入

在购买新衣服的时候,不要再以物品作为主要参考对象,而要以自己的感受为主:比如是否舒适,是否合身,是否符合自己的气质,是否对你有用?如果你都能轻松给出肯定的答案,那大可花钱买入,因为通过这样的提问,你已经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纳入。

这里还有一点,很多时候,人们非常喜欢促销活动,看到东西降价了,就忍不住多买了一些,这种捡便宜的心态,其实会带来更大的浪费,也是纳入的时候应该尽量避免的。

2.考虑丢弃(赠送)

既然物品已经不舒服、不合适了,那就把它处理掉吧,总有更适合它的去处:丢到废弃箱里、送给朋友、送捐给贫困山区的人们等等。

3.上述方法,不断更新

通过重复上述的方法,你最终留下来的物品都是自己需要的、合身的、舒适的,那么迎接你的必定是一个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因为你的住处总是干净整洁,而又充满活力的。而不是乱七八糟还充满腐败气息的。

上述步骤,在生活中的很多环节都适用,不单单是衣服:购物、交友、手机软件等你能想到的事物,几乎都可以应用这个方式,它是一条非常通用的法则。

注意点1:收拾和整理还不一样,我们平常对房间进行收拾,仅仅只是在空间上移动了物品的位置,而整理,应该是‘收拾+丢弃’的一个过程,只有丢掉自己不需要的物品加上收拾,才能叫整理

注意点2:千万不要随意丢掉他人的物品,你可以丢掉任何你想丢的物品,但是你自己一定不会喜欢别人随意丢掉你的东西吧?整理好自己的物品就足够了,其他人的物品,请保持尊重。

四、实践

在看这本书之前与之后,我进行了尝试:

1. 看书前的删除微信好友行动

比如前段时间写的:体验|打造自己的150个核心朋友圈,其实那时我还不知道有‘断舍离’这么个理念,那时只是对自己当时的朋友圈不满意,想改变自己的朋友圈而已。

在删除好友、经营朋友圈的过程,其实也在做同样的事,就是断舍离,断就是谨慎添加好友,舍,就是删掉与自己相关性不大的人,离就是脱离执念,更加了解自己,让心情变好。

给你们看看我现在的朋友圈(以前的忘了截图):

2.看书后的房间整理试验(局部)

看书之后,我对作者分享的理念产生了很深的共鸣,但是看了一下自己目前的生活环境,有点糟糕,不怕大家笑话,是这样的:

(似乎很整洁) (打开之后,其实是这样的) (还有这样的)

前段时间看一本叫《如何阅读一本书》的书里提到了读书的四个层次,其中,第三层次为‘读到这本书成为你自己为止’。我非常喜欢《断舍离》这本书,能成为这本书的样子,是我所追求的。因此,在读完书后,我立马进行了尝试:

清理出不经常用或者不想用的物品:

(红包袋) (物品越来越多) (需要处理掉的所有物品)   (可赠送的物品)

整理了一下衣物:

(将一些物品放入行李箱)   (认真观察一下,和整理前有没有什么不一样呢?)

我的朋友,看完我的分享之后,你是否觉得也有必有进行一次‘断舍离’,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