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校”不如“好老师”,“好老师”不如“好父母”
小学阶段是义务教育,应按户口所在地就近入学。有没有托关系走门路非要把孩子送进所谓“好学校”的?有,不可否认,也不必否认。但是把孩子送进“好学校”就一定好吗?
“好学校”里“好老师”多,所以把孩子送进“好学校”,遇到“好老师”的机率肯定就大。如果你关系够硬,甚至还可以挑“好老师”。但是把孩子送给“好老师”就一定好吗?
身为“好学校”的“好老师”,头顶光环,任务重、压力大,所以老师无形中就会把负担转稼到学生和家长身上。这些老师带出来的学生,确实大多数成绩都很优秀。也许正是因为他们带出来的学生成绩优秀,所以他们才被称为“好老师”。但是,就凭一条“学生成绩优秀”就能判断一个老师好不好吗?
很多学生在“好老师”的高压政策下被伤得筋疲力尽,对学习兴趣全无,甚至出现了厌学情绪。这种竭泽而渔的方法,从长远来看,绝对是弊大于利的。真正的“好老师”应该尊重孩子的天性,教学方法灵活多变,更加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和特长的发展,使学生们能够百花齐放,而不是以成绩为尺子要求学生整齐划一。
如果你找到了这样真正的“好老师”,并成功地把孩子送进了他的班里,同时你也应该想到,在这位老师的班里,大多数孩子可能都是像你一样靠关系送进来的。这个班就是传说中的“精英班”,你的孩子要想在这个班里“出人头地”也有一定的难度。是在“精英班”里泯然众人——更惨的是孩子在班里当“分母”,家长给老师当出气筒)——还是在普通班里出类拔粹,每个人会有不同的选择。
“好学校”是所有学生的学校,“好老师”是这个班里学生的老师,就影响强度而言,“好老师”肯定大于“好学校”。如果你的关系不够硬,能送进“好学校”就无法选择“好老师”,或者在“次一级”的学校里能选择一位“好老师”,我劝你还是以“好老师”为首选。
现在在城市里,小学之间的差距都不大,硬件设施大同小异,老师配备也都是统一招聘。老师的基本素质都达标,知识传授和起码的职业道德都没有问题。无非是上班时间有早有晚,教学和管理经验有多有少;无非是个人性格有不同,对学生的爱心、耐心有多有少,对工作的用心有多有少。
评判学生好不好,不能只以一把尺子,更不能只以“成绩”作为尺子。评判老师好不好同样不应该只以一把尺子,也不能只以“成绩”作为尺子。套用一句俗话: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适合的就是好的。
给孩子找老师,要根据孩子的性格。如果孩子比较调皮捣蛋,那就得找一个管理能力强,能镇得住他的老师。如果孩子有特长,你也想往这方面培养,那最好找一个认可你的培养方向并能提供一些帮助的老师。如果孩子比较内向,那就应该找一个温柔型的老师。
不可否认,老师的作用很大,老师的形象、人格、道德、学问、言行等,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年幼的孩子。但也不要过分夸大了老师的作用。一个人取得成功有诸多因素,环境只是外因,并且只是诸多因素中的一个因素而已,而学校又只是环境因素里的其中之一,老师又只是学校因素里的其中之一。虽然孩子在学校的时间会很长,但家长还是可以利用孩子在家的时间,对他施加影响,将积极因素放大,将消极因素缩小,给学校和老师补台。
父母最了解自己的孩子,如果你不了解,那是你不够格。父母要陪着孩子一起成长,多沟通,多交流,多学习。而不能简单地以为把孩子送到“好学校”,送给“好老师”就尽到了自己的责任了。与其想方设法把孩子送到“好学校”,送给“好老师”,不如想着应该怎么提高自己,多看些教育教学方面的书,多听些这方面的讲座,多留出时间陪孩子,做游戏呀、出去旅游呀、参加活动呀,可做的事情有很多,当然,最重要的还应该是学习,但是一定不要让学习成为亲子之间唯一的话题。
小学六年是孩子和父母关系最为亲密的时光,这六年里,你能发现孩子每一天的改变,为他的进步惊喜,为他的成长快乐,也能捕捉到他内心细微的变化。孩子是会长大的,他留给你的时间并不多,一旦过了这个阶段,他将离你越来越远,并且离去的速度也会越来越快。所以,要想当一个“好父母”,请抓紧孩子在小学这六年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