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教育专栏

生活即教育

2020-03-28  本文已影响0人  剑胆琴心007

第一次拜读陶行知先生的书籍,感觉他的文字充满着生活气息,非常接地气,在中国孩子教育发展的历史上,他做出巨大的贡献。他是现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先后创办晓庄,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

生活即教育主要讲“过什么样的生活便受什么样的教育”,在他的教育主张中,生活与教育是密切相关的,教育融合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陶行知先生说“拿全部生活去做教育的对象,然后教育的力量才能伟大,方不至于煸狭”。

之前在备考教资的时候也看过一个学者这样说过,教育是未来的完满的生活做准备。关注未来,完善自己的生活,在生活中接受教育,那完美的生活也是完满的教育。

对孩子因材施教,促进个性发展

每个孩子都是上帝宝贵的礼物,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拥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兴趣,所以对于不同的孩子我们应该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教育。

西晋著名文学家左思的实践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了这个问题,左思很小的时候,他父亲一心使他成为书法家,由于他对书法毫无兴趣而使他父亲失望;父亲又让他学古琴,结果学了很久也弹不出一支像样的曲子。后来,父亲发现了他的特点,他性格内向,不善交际,但记忆力特别好,也爱好背诵古诗。后面父亲让他专注在诗词歌赋。结果,一举成名。

在我所教的学生当中,也是性格迥异的,tx是一个特别活泼开朗的女孩,喜欢画画,未来想成为一个艺术家,也和她妈妈沟通在绘画上去培养她。Dh和xh是一对特别淘气的双胞胎,充满了各种新奇的创意,喜欢打游戏和篮球,上课对待他们的方式会更加严格一些。

真正做到“教学做合一”

陶行知先生主张“教学做合一”思想,他希望老师做教的内容,学生学的东西,最后落于实践。

他竭力强调学习应该从生活和工作的需要出发,读对生活和工作有用的书的“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教育理论。他认为只有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两者结合起来的“教学做合一”,才能真正地学到有用的知识,才能培养出会学会做的人才。

那如何去落实在生活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采用各种有效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使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参与从事实践活动的机会,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做中学”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在生活中重视探究性,创造性的培养。

对于我一个数学老师来说,在这方面深有体会。每当我讲完一个例题后,学生们都会相似的方法解答,那下次遇到类似相关习题后,很少能做到举一反三。

在教学中我也会不断去反思自己,在同一道题目中,有没有更好适合学生的解答方法,也会经常向孩子们提问,激发孩子们的创造性和提升主动思考的能力。

还记得上次看到一个教育箴言:

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 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 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唤醒,是种教育手段。

非常认可以上的话,我也希望能够去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唤醒他们的生命感和价值观。做一个影响孩子生命的老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