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湘乡派古文思想起源(四)【492】2023-10-10
曾国藩的湘乡派古文思想起源(四)【492】2023-10-10
曾国藩从进京为官后,朋友圈一是朝廷百官,二是文坛百家,眼界自然既高又远,三十而立当以立圣贤志,在道光二十二年(1842)十月二十六日家书中,“明圣贤之理,行圣贤之行”,曾氏决定身体力行走圣贤之道。甚至在后来,力劝几位屡试不第的弟弟,不一定非走科考这条路,专心学问养浩然之气,胸中也有“超群离俗之想”。
汉末曹丕说“文以气为主”,八大家之首的韩昌黎先生则说“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同为八大家之一的苏辙认为“文”乃“气之所形”。桐城派三祖之一的刘大櫆革新“气”论,提出“神气”之说,认为有“神”才有“气”,气神结合:“行文之道,神为主,气为辅。曹子桓、苏子由论文,以气为主,是矣。然气随神转:神浑则气灏,神远则气逸,神伟则气高,神变则气奇,神深则气静,故神威气之主。”,桐城派另外一位大家姚鼐则提出文之要素在于“神、理、气、味、格、律、声、色”。关于文章之气,自孔孟以来,二千年来均有不同之见,各门各派穷其之理,文心雕龙体大虑周,道为文本,圣为文学,以使代代相传,不断推陈出新文章之美。
曾国藩论文,则注重于气盛,诗文应出雄直怪丽,立刚阳风格。认为读书可以变化人的气质,同治元年(1862)给儿子纪泽开出必读书籍:“开拓心胸,扩充气魄,穷极变态,则非唐之李白杜甫韩愈白居易,宋金之苏黄陆元八家,不足以尽天下古今之奇观......不可不将此八人之集悉心研究一番。”曾氏后期尤爱读《庄子》《韩文公集》,《庄子》的作者庄子原系楚国公族,楚庄王后裔,后因乱迁至宋国,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然文采庄子更胜老子。代表作《庄子》被尊崇者演绎出多种版本,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据传,又尝隐居南华山,故唐玄宗天宝初,诏封庄周为南华真人,称其著书《庄子》为《南华真经》。
庄子知名篇之一:知鱼之乐。
庄子和惠子在桥上游玩,庄子说:“鲦鱼游得从容自在,这是鱼的快乐呀。”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子说:“我不是你,本来就不知道你快乐。而你也不是鱼,那你肯定不知道鱼的快乐。”庄子说:“从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在哪里(安:一意为如何,怎么;一意为在哪里)知道鱼的快乐呢’,既然你知道我知道鱼的快乐还问我?我是在桥上知道的。”
庄子知名篇之二:无用之用。
庄子与弟子,走到一座山脚下,见一株大树,枝繁叶茂,耸立在大溪旁,特别显眼。但见这树:其粗百尺,其高数千丈,直指云霄;其树冠宽如巨伞,能遮蔽十几亩地。庄子忍不住问伐木者:“请问师傅,如此好大木材,怎一直无人砍伐?以至独独长了几千年?”伐木者似对此树不屑一顾,道:“这何足为奇?此树是一种不中用的木材。用来作舟船,则沉于水;用来作棺材,则很快腐烂;用来作器具,则容易毁坏;用来作门窗,则脂液不干;用来作柱子,则易受虫蚀,此乃不成材之木。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有如此之寿。”
听了此话,庄子对弟子说:“此树因不材而得以终其天年,岂不是无用之用,无为而于己有为?”弟子恍然大悟,点头不已。庄子又说:“树无用,不求有为而免遭斤斧;白额之牛,亢曼之猪,痔疮之人,巫师认为是不祥之物,故祭河神才不会把它们投进河里;残废之人,征兵不会征到他,故能终其天年。形体残废,尚且可以养身保命,何况德才残废者呢?树不成材,方可免祸;人不成才,亦可保身也。”庄子愈说愈兴奋,总结性地说,“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却不知无用之用也。”
先秦诸子百家都是在早期的文明社会探求真理,探求世之万物的精神根据和原则,建立各自的不同理想和学说,但是在儒墨道各家及后学支脉中,庄子明显地不同于其他诸子,甚至于不同于李氏老子。李氏老子学说中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和政治目的。庄子虽然也有自己的社会观、人生观,但他的中心,他的至足之处却是形而上学的、纯粹抽象思辨的哲学本体论。庄子是以抽象思辨的本体论,而非具体某种政治主张,来实现他对宇宙万物的根据和原则的探求的。庄子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最重要贡献,也正是在于他对于抽象思辨的哲学本体论的独到关注。庄子最引人注目的,便是于他提出的“逍遥处世”之说,庄子塑造的人生境界,是最飘逸灵新的一种洒脱。后人才有以”中庸之道处世,以逍遥之道处心”,历代文人内心深处以达“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为最高精神台垒。儒学在孔子之后,尤其是在“罢黜百家”之后,支脉层出,义理更生,孔、孟、荀虽不尽同却能源远流长,而庄子却只有后世对他的不理解,对他的改造。在中国古代,没有任何一个朝代,没有任何一个学者,能对庄子核心内容的形而上学本体论予以发明、发展。战国时期的形而上学的庄子是真实的存在的,但庄子的后世继承却是一条虚线。
“仁义”二字被视为儒家思想的标志,“道德”一词却是道家思想的精华。庄子的“道”是天道,是效法自然的“道”,而不是人为的残生伤性的。在庄子的哲学中,“天”是与“人”相对立的两个概念,“天”代表着自然,而“人”指的就是“人为”的一切,与自然相背离的一切。“人为”两字合起来,就是一个“伪”字。庄子主张顺从天道,而摒弃“人为”,摒弃人性中那些“伪”的杂质。顺从“天道”,从而与天地相通的,就是庄子所提倡的“德”。在庄子看来,真正的生活是自然而然的,因此不需要去教导什么,规定什么,而是要去掉什么,忘掉什么,忘掉成心、机心、分别心。既然如此,还用得着政治宣传、礼乐教化、仁义劝导?这些宣传、教化、劝导,庄子认为都是人性中的“伪”,所以要摒弃它。在庄子看来不滞,就是于自然无所违。不凝滞于任何思想、利益等任何事物,从而达到圣人不凝滞于物的境界。吾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限的生命去极端的追求无穷的知识、利益,而忽略身边一切的美好这是滞碍郁滞的。庄子认为只有不滞于不滞,才可乘物以游心,而不被任何思想,利益所奴役,所累,才是全生。对中国后世哲学、艺术、各宗教经典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道家学派始祖的老庄哲学是在中国的哲学思想中唯一能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学说分庭抗礼的古代最伟大的学说。它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的地位绝不低于儒家和佛家。
咸丰七年(1857)2月20日,曾国藩父曾麟书去世,曾氏回家丁忧,此后一年半,曾氏习老庄之道,处事为人已达化境。同治三年(1864)湘军攻陷天京,太平天国至此烟消云散,拥兵江南的曾氏功高震主,历史规律不外乎两种结局,一是挥师北上,改朝换代。其二,自斩羽翼,卸甲归田。这时候的曾氏毕生之学达到顶峰,是黄袍加身还是圣贤榜样,曾氏毫不犹豫选择了湘军裁军、九弟回籍。这也是湘乡派的经济之用,这也是湘文化的与众不同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