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
1.
从南方过来,在收拾行装时就犯愁,不知道带什么衣服,那件最长的黑色羽绒服要带着,因为足够长,可以护住腿部,当家的那双棉鞋自然也要带,虽然塞到箱子里就有可能超重,但在北方穿着它,已过了好几个冬天。
最作难的是,下了飞机不知道穿什么,预料当中出了舱门,就会遇到刺骨的寒风,哆嗦着在寒风中前行,就想了折衷的办法,背包里塞上羽绒服和厚裙子,冷的时候方便套在身上。
哪晓得下了飞机,没有什么感觉。身上穿的还是苏州出来时的那一身,以为是一路上没有到户外,所以感受不到温差。第二天到了室外,还是没有明显的感觉,虽然低温已到个位数。
绕到小区外散步时,看到路人都穿着棉袄,我一个人穿着毛衣外套却觉得正舒适。再次验证了东北人怕冷的传闻,也有可能是前两天温度低带来的惯性,冷了就穿上棉衣,一旦穿上去就脱不下来了。
昨天气温依然尚能承受,天气预报记录,夜间已到了0度,早上似乎升温比较快,又到了10度以上,体感还是不错。有南方的同事说,前两天零下5度时,也没觉得冷。一方面他们待在室内的缘故,一方面应该昼夜温差大,再加上北方干冷的特点,零下10度的感受和南方0度相仿。
2.
今天早上好像感觉大不同,吃过早饭后,温度为6度,想去早市转转,就回屋穿了件外套,身上似乎不冷了,但手是冰凉的。一路上看到东北人已经戴上了手套,他们似乎对冷暖更敏感些。
到了早市,物品仍然是琳琅满目,但摊位都摆得很整齐。是不是因为天冷的缘故,好像没有夏天人气旺。
价格实惠得仍然让我这个南方来的人瞠目结舌,桔子10元3斤,明明苏州本地产桔子,就是从产桔的地方运到苏州也比到这里近多了,人家就是卖得便宜。
红富士苹果2.5元/斤,为啥我在苏州买,没有低过6-7元的?偶尔便宜些的要么是什么地方的野生苹果,要么是放几天就会面的嘎啦苹果。而此地如此便宜的苹果,是标准的红富士 ,带着根根血丝一样的竖纹,水分多,吃起来脆甜,是很多人喜欢的味道。
因为有食堂,不需要开伙,也不用买菜,一路看过去,便宜的蔬菜也买不了,土豆很大,每斤只要1.5元,大白菜6毛一斤,成车拉过来在卖。肉、海鲜之类也很多。
要是自己可以开伙,也可能会走一路买一路,塞满冰箱。
东北人在南方工作也很划得来,拿着南方的工资收入,来北方消费,钱都禁得住花些。所以北方冬季的文旅游还是很有优势,至少吃食这块费用少很多,不像三亚这样的景点,一盘土豆丝也得三五十元。
穿行在各种摊位间,到底还是没控制住钱袋子,买不了菜,就买上两兜水果,怎么着也不能空着手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