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湘逸兴渔樵曲,鹦鹉洲前悼祢衡|元明清诗撷萃(60)
宋湘,字焕襄,号芷湾,嘉应州(今广东梅州)人。清嘉庆四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出任惠州丰湖书院和广州粤秀书院主讲,历任文渊阁校理、国史馆总纂、四川及贵州乡试主考官、曲靖广南永昌三地知府,累迁湖北粮道官。
宋湘文采风流,诗书双绝,与姚德胜、丁日昌、丘逢甲、张弼士、李惠堂、黄遵宪、罗香林合称"梅州八贤", 被嘉庆帝赞为"岭南第一才子"。诗作反映了清朝的社会现实、自然风光以及内心世界,是清代中叶岭南三大诗家之一。 善于书法,擅长草书,风格浩方雄奇,代表作《伯牙琴台题壁》、《五别诗》,苍劲潇洒。倍觉生动。有《不易居斋集》等传世。
渔樵问答渔樵曲
渔翁汝何来,何来复何去?
一网出白鱼,歌声入红树。
樵夫汝何去? 何去复何来?
担头有白云,草香花尚开。
而我同住湖,惭愧呼曰儒。
龂龂几个字,以自白其须。
公等我不如,请就尽一壶。
【注】汝:你。红树:枫树之类秋天叶子经霜后变成红色。樵夫:打柴的人。这句意思说因为进深山打柴,仿佛云彩还在担头边缭绕着。儒:信仰儒家思想的人,这里泛指读书人。龂龂:争辨的样子。这两句说:为了几个字争论不休,以至胡须都花白了。公等:指渔翁、樵夫。一壶:指酒。
问樵图这首诗以简洁通俗的语言,自然生动的笔触,热情地歌颂渔翁樵夫的劳动生活,特别是将自己和他们加以对比,自愧不如,实际上批判了那种轻视劳动人民的思想,这对一个生活在时建时代的知识分子来说,难能可贵。
今朝鹦鹉洲鹦鹉洲
两日停桡鹦鹉洲,接天波浪打江楼。
灵风尚带三挝鼓,芳草难消一赋愁。
从古异才无达命,惜君多难不低头。
秋坟莫厌村醪薄,何处曹黄土一邱。
宋湘画像及其行书对联【注】鹦鹉洲:在湖北省武汉市西南大江中。相传东汉末年江夏太守黄祖的长子射在这里大会宾客,当时有人进献鹦鹉,祢衡即席作《鹦鹉赋》,故名。汉以后由于江水冲刷,原鹦鹉洲已沉入江中,现在的鹦鹉洲并非故地。桡:桨。停桡,即停船。灵风:神灵之风。三挝鼓:《后汉书 祢衡传》记载,祢衡善于击鼓,曹操曾召为鼓史。有一次曹操大会宾客,祢衡为《渔阳》参挝,声节悲壮。三挝,即参挝,一种击鼓的方法。
一赋:指《鹦鹉赋》。赋中借物抒怀,写出了才智之士在离乱年代所处的险恶环境以及内心的愁苦之情。这两句意思说:至今灵风吹过,仿佛还传来三挝鼓的悲壮声音,墓上的芳草也仍然带有《鹦鹉赋》中所表达的那种满怀哀愁。达命:显达的命运。这句说从古以来特别有才干的人多半命运不好。
祢衡击鼓骂曹惜:爱。醪:这里泛指酒。曹:曹操。 黄:黄祖。 土一邱:指坟墓。邱,一作“抷”。这两句意思说:我来到墓前凭吊奠祭,请你不要嫌弃这淡薄的村酒,那杀害你的曹操和黄祖,如今连坟墓也不知在那儿,还有谁去纪念他们呢?这里表达了诗人对曹操、黄祖杀害祢衡的不满。
江畔沉吟作者经过历史名地——鹦鹉洲,写了这首吊唁称衡的诗。祢衡字正平,平原人。为人恃才傲物,因屡次得罪曹操,为曹操所不容,将他送与荆州(治所在今湖南常德市东北)牧刘表,想借刘表之手加害于他。不久,他又因侮慢刘表,被刘表转送给江夏(治所在今湖北云梦县)太守黄祖,后终被黄祖杀害,死时年仅二十六岁。诗中对祢衡一生的不幸遭遇倾注了无限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