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商业模式收藏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免费」「低价」正在侵蚀着我们?

2015-08-16  本文已影响2338人  Michael_Mai

距离我看完 Chris Andersen 的《免费:商业的未来》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当时我用自己在阿里实习的工资购买了一台 Kindle PaperWhite 2,而《免费》这本书恰好就是我自己第一本正版电子书。我已经不太记得这本书的详尽内容,但是对于「免费」这种商业模式的理解却一直在脑海中萦绕不去。

在毕业以后,碰巧进入了科技媒体这个行当,写的文章不多,但是要运营微博、微信还有一个 App,所以也经常看不少科技、互联网行业的文章,多少也算是见证了一些商业模式的火爆。

虽然我不太懂手机,但是在科技媒体工作了一段时间以后,个人对于手机这个行当还是有了不少的思考,其中最深刻的一个想法莫过于「市场需要的,到底是以红米为首的廉价、质量参差不齐的手机,还是类似 iPhone、三星的高价高质手机?」。这个问题也可以拓展至整个中国互联网行业——「市场需要的是大量免费、低价产品,还是价格更高的高质量产品?」

红米手机

我曾经测评过 nubia Z9 Max,这台手机在国产手机里也不算是低价手机了,这台手机给我最深刻的一个感觉就是,应用市场实在是太坑,有时候下载的游戏或应用要么就是不能用,要么打开以后就发现内藏各种想去也去不掉的通知栏广告。我其实一直都是 Android 的忠实用户,但是当我意识到因为 Android 应用质量的不稳定,会使我消耗大量的时间或精力用于寻找好用的应用时,我决定退出 Android 阵营,购买一台 iPhone。

如今国产手机界盛行的低价浪潮,让我不禁去想,在我们使用这些低价手机的时候,我们又失去了什么?

不过在这里,我并不想详细讨论手机,我更想谈谈如今国内各种流行的以「低价」「折扣」「免费」为噱头的新兴互联网商业模式,是不是在侵蚀了我们的时间,侵蚀了我们的生活。

视频网站会员:花钱买个清净?

在线视频成为了很多人网上娱乐的主要方式,但是国内视频网站的广告设置实在是令人无法直视。即使是优酷土豆这样的在线视频巨头的网站中,也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低质量、恶俗广告,比如「油腻的师姐」、林子聪、「去吃肯德基」。更加令人讨厌的是,用户必须把广告看完,如果说这些广告的长度只有十秒钟还好,但是如今的视频广告越来越长,有的广告甚至长达两分钟,即使是再有耐心的用户,也可能会被这些广告惹恼。

林子聪代言广告

不过不担心,视频网站机智地提供了付费会员的服务,只需要缴纳一定的费用,不仅能够免除广告,还能够享受 1080P 「高分辨率」视频。然而根据我的观察,很多用户并不会考虑购买会员服务,他们更加愿意接受免费但是带广告的低清晰度在线视频。

视频网站用户面对的其实是两个选择:给点钱,去掉那些烦人的广告;不给钱,每天累计要看十几分钟的广告。

抢红包:得了便宜,丢了隐私?

曾经有同事在公司群里发了一个优惠活动的微信链接,只要注册一些个人信息,就可以免费获得 200 块钱的星巴克礼品卡。后来,有一个同事对这个活动的行为提出了质疑,因为它的本质,是通过一张 200 块钱的星巴克礼品卡,买到一个人的隐私信息,比如姓名、年龄,甚至是身份证号码。

某红包注册页

可是,我们作为互联网行业的记录者,相比普通的民众可能更容易看清楚这种「红包」的本质,所以我们不参与这个活动,不代表普通的民众就会拒绝。事实上,每天都有大量的互联网公司,通过形形色色的「红包」获取大量用户信息。有道德的公司可能会把这些信息用作「个性化定制」,但是一些不道德的公司,则会通过出售这些信息获得资金回报(特别批评一些提供财经数据资讯的网站,我注册以后第二天就连续接到了数十个基金股票公司的推销电话),这个时候,200 块钱的星巴克礼品卡与这些公司获得的回报相比,简直一文不值。

免费 App:是玩 App,还是被 App 玩?

在国内,由于 Google Play 的缺席,大多数 Android 用户对于 App 还停留在「应该免费使用」的理念上,虽然 iPhone 用户相对好点,但是同样有很多用户不能理解为什么 App 要收费。无论 App 是否收费,软件开发商是肯定要盈利的,在向用户提供免费 App 的时候,软件开发商就必定会通过其他的方式从用户身上赚钱。这个道理已经是互联网行业的基础理论了。

Android 经典通知栏广告

《愤怒的小鸟 2》做得挺不错,然而跟很多手游一样,虽然可以免费下载,但是如果玩家想要刷全 3 星成就,就需要为了获得一些道具而支付额外的费用,如果你不付钱,玩的或许永远是一款被「阉割」的游戏。

羊毛出在羊身上,免费应用消灭了前期成本,但是却要在后期付出得更多,有时候看似是在玩 App,实际上则是被「免费」带来的后期成本玩弄于鼓掌中。

有时候,还是花点钱吧

看到这个带有「知乎色彩」的标题的时候,肯定很多人会想:「不是所有人都有钱的。」的确,不是所有人都会愿意为了删掉广告,看更清晰的视频而去支付额外的费用,也不是所有人都会把自己的重要信息看得比一顿美食更重要,但是作为一个基本的商业规律,钱能够解决的问题远比我们想象的多,而「免费」、「低价」带来的问题同样比我们想象的更多。

回到本文开头提到的智能手机,对于硬件设备,「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堪称亘古不变的真理。在「苹果式发布会」大行其道的当今,几乎所有的智能手机厂商都善于拍摄产品照片和概念视频,所以在发布会上,售价 599 的手机看起来跟 6999 的手机差不多,但是当用户真正上手的时候,哪怕是采用同样材质的产品,599 的手机都很难直接媲美 6999 的手机。即使是在 Android 阵营内部,同一档次的「跑分结果」,同样的系统版本,MX5、小米 Note 顶配版,上手的第一感觉都要逊色于三星 Galaxy S6 edge。如果把系统体验计算在内,整个差距就更加巨大了。

无论是硬件产品,亦或是 App、在线视频等互联网服务,付费与免费,都是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博弈。双方提供的和获得价值总量一样,当我们希望降低自己付出的价值时,企业就会通过其他的方式从我们身上榨取原本应该付出的那些成本,不断地侵蚀我们的时间,甚至是其他更为重要的东西。

《让子弹飞》里面,假麻匪强奸良民被捅到县长大院以后,汤师爷说过:

六个人,还当着人家男人的面,还开着灯。我都关着灯,太不要脸了,太不要脸了,呸!或者你花点钱,花不了多少钱,姑娘有的是。

《让子弹飞》截图

虽然追求免费、低价产品并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但是也要衡量一下这些「免费」、「划算」是否真的带来了同等的价值,亦或是牺牲得更多。「免费」、「低价」不应该侵蚀了那些原本就应该只属于我们的东西。


想不到会有这么多读者给予反馈,我也做一点补充吧。

我自己是小米手机的用户,事实上一直我都觉得小米的产品做得不错,因此我并不批评小米,只是觉得相比一些定位更加高端的手机,小米的手机的确还有不少进步的空间。不过小米在最近一年的进步也是有目共睹的。

这篇文章的主题是有假设的——在有能力的基础上,为真正有价值的产品、服务、App 支付应有的钱。我只鼓励在能力范围之内,尽可能把钱花在最有价值的地方。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