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和微观因素对我投资的影响
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势者昌,逆势者亡。
如果将整个世界比喻成一个人体,那么金融业就相当于循环系统,它为其他系统输送养分和能源。
其实我们这颗蓝色星球已经变成了一颗金色的星球,金融无处不在。
我们对于金融学的系统性学习,是从宏观认知逐渐演化到微观决策的。
比如我们在投资,择时和择股方面,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互相影响,又相互依赖。
先说择时,举个例子。很多老铁可能都听说过比特币,你如果在去年年底的时候进入比特币圈话,那么就腰斩了,亏了40%多;但是如果是在2017年1月份,那么现在赚了1300%,13倍;如果是今年3月份,大概赚了20%。
人类本性就是短视的,为什么呢?短期内择时就会变得更加容易。
如何考虑择时呢?我们要考虑很多方面的因素,一是基本面的因素,另外是市面上其他人到底是怎么想的,最简单的策略就是根据大盘的涨跌进行调整。
再说择股,过去十年时间,A股市场差不多有一半的股票是亏损的,其中有两百多支股票是腰斩了。如果购买了,真的就是踩到坑里面去了。那么A股市场就完全没有机会呢?也有涨的非常好的股票,最好的一支过去涨了20倍。所以选股的能力很重要。
经过判断,你会知道自己的收益,到底是因为这支股票投的好,还是因为运气好。有些人其实选股能力很好,但是亏了钱,因为行业上选错了方向;有些人赚了钱,但是选股能力很差,不过是买对了行业。
如何解决呢?如果选股能力好,那么可以发挥这个长项,跟准那些大的基金公司,看他们选择什么行业即可,然后在这个行业中选择价值股;如果看行业准,但是选股一塌糊涂,就去买这个中意行业的指数就可以了。
我们学习金融学的层次顺序,应该是:宏观认知-中观判断-微观决策。
学习金融学的课程不仅仅是自己的认知不断的被刷新的过程,也是自己的财富累积增加的过程,学习金融是一辈子的事情,在学习中提升认知,在实践中积累经验,让我们的金融观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