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是让别人管理自己!

2022-07-02  本文已影响0人  韩同志

前段时间,我在群里做过一个分享,叫《寻找100位成年人》,新入群的朋友可以在《往期分享合集》里看到。

我们重点发布了“演说家是我”社群的“行动指南”:

1、请把自我介绍当作一个正式的演讲准备;

2、每次演讲前,请准备一份自己演讲的逐字稿;

3、演讲要脱稿,练习到可以自然地讲述出来;

4、请把对别人演讲的点评,当作一场正式的演讲表达;

5、请把每次活动最后的复盘环节,当作一场正式的演讲表达。

说实话,这里面每一项内容,要想言之有物,要想为别人提供价值,那么无论是事前准备,还是现场表达,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我们会事无巨细地,不断打磨、迭代、增减这些规则,目的就是为了让大家在每次活动中,都能最大化的彼此得到成长。

但我们不会像别的社群一样,要求你去打卡、分享、交作业……

我们不会做这些事情。

因为做这些事情的价值,远远没有打磨好每一个产品、完善每一场活动、建立一套正循环的系统,这些事情的价值更大。

但没有想到《社群行动指南》发布以后,很多朋友都很抵触,他们认为来参加活动,应该是放松、好玩、有趣的,现在设立这么多规则,破坏了活动的氛围。

果不其然,自从《社群行动指南》发布以来,参加活动的人越来越少……

就连我们创始人团队都对“指南”产生了意见分歧。

这引发了我深深地思考,也让我重新理解了“运营”这件事。

说到运营,其实离不开管理。

管理什么?

管理自己和他人。

你可能会说,我就一搬砖的,不用管理别人,也不想管理。

不对,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管理者,我们每天都离不开管理。

你即使不管理别人,也要管理自己。

管理别人和管理自己,底层逻辑是一样的。

问题是,你懂管理吗?

什么是管理?

管理就是通过他人完成任务。

我让你去做一件事,这是不是管理?

我对你提出各种要求,这是不是管理?

我想要控制你,这是不是管理?

如果没有顺利完成任务,这些都不叫管理。

对,完成任务才是重点,管理别人不是重点。

因为一个人永远不可能被另外一个人所管理。

你可能要骂了,你刚才还说要管理,现在又说不能管理。你这不是前后矛盾吗?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

管理的本质,就是激发善意。

你可能经常遇见过这样的场景:

你有一个朋友非常喜欢抱怨,你对他说:

“你太喜欢抱怨了,总是情绪化怎么能做好事情?”

本来是为朋友好,指出他的不足,希望他能改正。

这是我们想要传达的信息。

但朋友听了,他会感知到什么信息?

我很差,我不行,我不够好。

这些话产生的是什么?

是负面情绪。

负面情绪会带来什么?

后退、恐惧、愤怒、对抗。

而你想要的是什么?

朋友的改变。

而负面情绪带来的,恰恰不是改变,而是防御。

最终双方都很痛苦。

那,怎么办?

有3件事,是你必须要做的:

1、给别人目标

告诉别人做什么?

2、给别人价值

告诉别人收获是什么?

3、给别人方法

告诉别人怎么做?

《大秦帝国》

秦国为什么能统一六国,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商鞅变法。

商鞅在变法前做了一件事:

徙木立信

商鞅命人在都城的南门外,竖了一根木头,然后出示布告:

“谁把木头扛到北门,谁就能获得十两黄金!“

老百姓们窃窃私语,谁也不敢相信,当然也没有人敢搬木头。

商鞅看没有人,于是再次张贴布告:

“赏金提到五十两!”

有一个人壮着胆子把木头扛到了北门,立刻就得到了五十两黄金。

商鞅其实做了三件事:

1、给目标

把木头从南门移到北门。

2、给价值

赏黄金五十两。

3、给方法

搬或者扛

商鞅做了这三件事之后,人们就会被自我激励,然后自发地按照管理者的指令做事。

很快,商鞅开始实施变法,商鞅颁布了一道规定:

秦国士兵,只要在战场上,斩获一颗敌人的首级,就能晋升一级爵位、良田一亩、仆人一枚。

这就等于打破了秦国的阶层固化,每一个普通人都有了屌丝逆袭的机会。

秦国很快就成为一支虎狼之师。他们不仅杀人,还要砍掉你的脑袋,回去领功行赏。据说一共有二十级爵位,砍得头越多,赏金越多,爵位越高。

从此各国谈秦色变,秦国战斗力势如破竹,最后歼灭六国,一统天下。

商鞅变法的精髓,其实就三点:

1、给目标

获得敌方的首级。

2、给价值

一个首级,一个爵位,一共20级爵位,砍得多、赏得多。

3、给方法

练好武艺、勇敢杀敌。

当你给一个人或者一个团队,目标、价值、方法,他们就不再需要你管理,他们自己会管理自己。

所以,管理不是让你管理别人,而是让别人管理自己。

刘润老师曾讲过一个公司食堂的故事,我觉得也可以通过“管理”的角度来做全新的诠释。

有一家公司的食堂,员工普遍觉得饭不好吃,于是老板强令食堂改善伙食,甚至不惜换掉食堂供应商。

可是每次换供应商,都好景不长,饭菜质量又会下降。

后来,老板又引入了一家食堂供应商,两家供应商分别承包中餐和晚餐。

老板立了一个规矩:

以3个月为限,如果晚饭的受欢迎程度高于午饭,那么两个供应商对调。

因为吃中饭的人多,供应午餐利润最大。

所以,午餐供应商会想尽一切办法把午餐做好。

老板其实就做了三件事:

1、给目标

谁提供的饭好,谁供应午餐

2、给价值

午餐利润高

3、给方法

以员工满意度为标准

于是,饭不好吃的问题,就这样轻易地解决了。

老板并没有管理食堂供应商,是食堂供应商自己管理自己的结果。

我们经常说某个人很自律,某个人有耐心,某个人能坚持……

其实本质上,是他们能够管理自己。

他们为什么能管理自己?

因为他们心中有三个问题:

1、我做这件事的目标是什么?

2、如果实现了目标,我能获得什么?

3、我应该怎样做才能实现这个目标?

对应这3个问题,他们找到了自己的答案。

他们根本不是自律、不是耐心、不是坚持,而是他们有目标、有价值、有方法。

我们做一场演讲,也是在做一场管理。

在演讲前,我们要问自己3个问题:

1、我演讲的目标是什么?

2、实现了这个目标,我能获得什么?

3、我应该怎样做才能实现这个目标?

准备演讲时,我们也要问自己3个问题:

1、观众听你的演讲,他们的目标是什么?

2、观众实现了这个目标,他们能获得什么?

3、我应该怎样帮助观众实现这个目标?

演讲完了,我们还要问自己3个问题:

1、我的目标和观众的目标实现了吗?

2、我们获得了什么?如果没有是因为什么?

3、下次演讲,我们应该怎样才能实现目标?

无论做什么事,我们都要进行管理。

不是管理别人,就是管理自己。

但核心不是管理别人,而是让别人自己管理自己。

你必须给他目标、价值、方法。

一个社群能否运营好,也取决于,在这个社群里的人,是否收获了目标、价值和方法。

一个有目标、有价值、有方法的社群,不再需要管理,因为每个人都在管理自己。

我理解为,社群的自生长。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