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读书

《运营之光》阅读感悟

2019-08-26  本文已影响4人  五魁首和六六六

写在最前面的话
本篇文章分为两大模块(模块分割详见文章中分割线),第一个模块主要讲述作者这两年在生活和工作中所遇见的事和事后的思考,这模块中有不同的小节,小节概述如节标题所示,第二个模块是关于《运营之光》的阅读摘抄。欢迎各位在阅读后给予指点。

1、 我不想读研

之前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不能直接毕业后开一家奶茶店谋生为什么非得要去读研究生(原谅我之前的想法,在此也没有贬低的意思,每个人的生活与愿景不同想要追求的内容也不一样,生活没有好坏)知道最近这一段日子才开始慢慢思考为什么之前有这种想法的原因。其一是因为自己想要逃避,不想面对生活的压迫,或者说是不想去上班(不想早起不想按时按点完成任务,想要我行我素);其二的原因在于我想要做一个小本生意,能够有自己的店铺感觉也很幸福(自己没有经商的经历,只是单纯想法并不知经商的辛苦)。

如果说是希望单纯的开店铺招揽生意,没有摸清基本的行业情况,不做任何运营扩大的生意,单纯依靠出卖劳动力和时间来达成的工作,价值感极低,非常容易被取代,店铺也不会出现门庭若市的现象。当然,具体要怎么做还是要看个人到底期望的是什么(假如开店只是希望派遣无聊的时间,那可以忽略我这篇文章内容)。

讲一个经常被拿出来举的例子:让两个人去买苹果,A在5分钟后买了物美价廉的苹果,B三个小时后买了苹果后又打听了其他水果的价格,并货比三家找到最合适的苹果。你会觉得A、B谁的做法更好?如果我说我想快点吃苹果,你会觉得A的做法优秀(快速满足我的需求);如果我嘴上说苹果心里想要香蕉,那谁也不选。如果想吃苹果但又关心水果行情,那肯定B做的优秀。

回到我前文所提出的问题,为什么我非得去读研究生(我这里只说我自己,不代表别人),特别是在研二,听到几位本科朋友毕业一年后薪资翻了一倍,更加加重自己对读研的质疑。直到现在我才能明白其中的一二原因:本科的我处事更加莽撞,按照自己的所思所想就去做,有些冲动后结果是好的,可喜可贺;有些冲动之后却发现是跳入了深坑,读研之后接触了不同的人,包括8位同窗小伙伴也让我明白什么是平易处事;其次在于研究生阶段也让我明白为什么大家更期望进入985高等学府(更优质的资源和人脉,更融洽的氛围等等),这里没有歧视和不公、不平等,只是本人在读研期间有幸拜访心中的名校并学习过几日,遗憾自己水平并不能达到高等学府的入门条件。

接触不同的环境、感触不同的角色与体会不同的思考,这三点,是我读研后体会较深的地方。

2、 保持自身的增长

前几天看到一篇微博,“和我们的父母相比其实我们没有不同”,大致的意思是说现在坐在格子间的白领和当年在流水线上的工人其实差不了太多。是的,单纯依靠出卖劳动力和时间来达成的工作,价值感极低,非常容易被取代,无论工作时间多长,都没什么成长。

这让我想起来某个大厂的员工,干了很多年依旧在原有的岗位辛勤工作(这种事例常常被拿来做反例说没有追求,排除滥竽充数的假装“辛勤”)。但我现在能想到的,并不是去批判这种人员,而是不同的人不同的愿景。我父母是工人,他们的想法就是基本的收入和美满的家庭,我的想法就是不安稳和事业的成就,所以每当我父母跟我讨论工作的问题,我们都会有不同的观点而引起激烈的讨论(当然,我们对于我的工作问题后期达成了一致)。对我父母来说,他们希望的是有维持家庭所需的开支,不想要过度忙于工作的生活;与我,更希望有所事业和个人的成长。不同的目标也会有不同的选择,不同的选择也会有不同的驱动力。明白自己的想法就行。

用产品的一句话来说,就是“用户场景和需求”。你自己是谁、你想要的是什么你所处的环境情况,设计你自己的人生(怎么赶脚瞬间把整篇文章的B格提升了)。

在《运营之光》这本书里说:“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往往在某些思维方式上跟别人有显著的不同,比如,小快灵总是优于大而全,所有问题的解决方案都是会优先考虑转化为机制化,一切问题都会回归到‘用户、场景、需求’三个要素中去并加以具体的分析”。实习期间所遇到的很多前辈身上都会有这闪光点,也是我想要向他们学习的动力。

3、 构建自己的方法论

之前实习期间,很有幸遇到了朱老师,开始和朱老师沟通的时候总是会听他说解决问题抓手和如何拆分问题,思维层次很高,为他的广博而倾倒。 尤其是他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会根据之前读书和经验总结出自己的方法论,这更是让人钦佩。前期实习阶段感触不深,总是觉得框架是很空的东西,现在自己开始去做一些小的任务后才明白,有自己的方法论就相当于有自己的公式,无论问题怎么改变,只需要做些微调就可以套用公式来解决问题。尝试给自己建立某种思考框架,并尝试自己所有可能会经历的相关场景中都强制自己使用相应的框架去思考和表达。

但对于我们来说,更多的是如何去解读问题。就拿我在第1小节举到的例子来说,明白这个问题的背后到底需要的是什么才是重点。也就是说,找出问题的抓手、也就是所谓的“杠杆点”。就拿我最近遇到的事情来说,需要我了解声像技术,如果单纯的想让我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声音处理和图像处理这两大内容都够我啃上大半年,但如果要快速学习,还是需要从已有的产品入手,现有的产品有哪些、需要什么技术、我们的产品需要什么、怎么用技术实现。

当然前期是技术的基础铺垫以及往后开始和同事沟通不同业务现场景需要怎么应用这些技术。

所谓的“健身先健脑”也是这个道理,先有认知思维,再去接触具体的技能,这样更有效率。

4、 感谢

絮絮叨叨写了很多字,很感谢父母,前期自己总是很莽撞说过不当的话语,直到自己工作后才明白父母不易;很感谢男票,在相处过程中让我有了更多关于换位思考的想法和体会他人情感的能力。

回顾过往要感谢很多帮助我的贵人以及给我思考和批评的各位伙伴。慧琳姐、耀云哥、朱老师、悦姐,实验室的八位老铁和老师们、工作中的辉哥、程风哥、菁菁姐、仁兵哥等。我生性急躁,事情总是急迫的去做而不环顾周边与后果,这两年生活中遇到很多让我思考的事情,也正在不断地去塑造更崭新的自己。感谢遇见。

写在最后的摘抄(上文是自己在阅读后的所思所想,下划线下是文章《运营之光》的阅读摘抄。)

------------------我是分割线-----------------

单纯依靠出卖劳动力和时间来达成的工作,价值感极低,非常容易被取代,无论工作时间多长,都没什么成长。应该有更强的目的性。

想尽办法促使他们愿意帮助你去把更多跟你产品有关的信息分享、传播出去。

专注效率意识:你的所有时间以及所有做的工作,都是成本,相同的时间成本投入下,如何让自己的产出变得更大?如何持续的去有话自己的投入产出比?
初级选手只会被动的去做事情,或者是在方向不明确的情况下纯靠拍脑袋的去动,但高级选手,一定会把事情想清楚,找到目标和更容易有产出的地方,才会开始执行投入。

找出抓手、也就是所谓的“杠杆点”,以便更好的给用户创造短期价值,借此来带动更长期的价值确立。

对于新出现的事情,专门找出30-50分钟的时间,去把这个东西从头到尾搞清楚。保持对大众热点事件、话题和一些新鲜事物的敏感度,对大部分用户的热点信息充分熟悉和了解。

如果你需要短时间内获得对方的注意力,那你可能需要抛出一个让对方大吃一惊或十分好奇的观点,瞬间击中对方,然后再逐一论证说明你的观点是否能够成立。对于说服对方接受你的观点,你需要从大量事实和一些细节刻画出发,通过事实和细节引发出对方的感知、共鸣和认同,再逐步引申出你的结论。

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往往在某些思维方式上跟别人有显著的不同,比如,小快灵总是优于大而全,所有问题的解决方案都是会优先考虑转化为机制化,一切问题都会回归到“用户、场景、需求”三个要素中去并加以具体的分析。

当你拿到一个目标的时候,你应该思考如何实施并落地:①你要界定一下,这个指标是由哪几个分支或要素构成的。你要把你的目标指标和这些要素间的关系界定出来,转变为一个公式的样子。②这些被你提炼出来的分支指标或者要素是否还存在可以提升的空间。③针对要提升的指标,思考有哪些可以拆分或者落实的手段?

先有认知思维,再去接触具体的技能,这样更有效率。

尝试给自己建立某种思考框架,并尝试自己所有可能会经历的相关场景中都强制自己使用相应的框架去思考和表达。

通过一两款很有吸引力的爆款商品,拉动用户进入自己的店铺,再通过推荐等各种运营手段把店铺中的其他商品推荐给用户。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