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华杉学国学-《大学》day2

2022-07-28  本文已影响0人  闲吧

《大学》第一学案:亲民还是新民?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接下来说“三纲”的第2纲“在亲民”

程颐注解说,亲,当作新;亲民实为新民。
而朱熹说,新就是革新其旧,我自己“明明德”了,就应该推己及人,让别人也能去其自染之污。

明明德就是自新,自新之后呢,就要带动别人,带动全国人民自新,这就是修齐治平的逻辑了。

修身是明明德,日日自新;

齐家是新一家人;

治国是新一国之人;

平天下是新全天下之人。

有一份报纸叫《新民晚报》,当初就是取《诗经.大雅》中的“作育新民”之意,这也是同一个意思,总之是开启民智,涵养民德,新起民风,建设善良和谐的社会。

王阳明则说“亲民明就是亲民,你怎么一句话“亲,当做新,就说是“新民”呢?

这段公案华杉老师觉得可以用王阳明在另一个场合对弟子的教导来解决:有弟子引用了一些先贤大德所说的、对同一事物的不同定义和意见,问他谁对谁错。

王阳明回答说:“你还管人家圣人的对策?圣人说话,各有不同角度,你就切己体察,放自己身上,行动上践行便是。

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

圣人讲话都是因病发药,所以不同场合对不同人说的话都不一样,你不要拿来比对。

你不是那个病就不要吃那个药。

那我们就对自己的症,下自己的药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