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
理
——周末滤镜看周围之“理”
火山
野性是基底的延续,逐渐也是周末释放的方式。当然也是为了整理自己、满足好奇,切换场景让自身浏览、阅读着周围的美好河山,偶尔静坐放空,已经又再是身轻如燕那样。时光的轮转,让人在某个程度上,可以“休闲”、“精进”、“颓废”。
理接触佛学,多种因素推动而成,并不是一人引之推之而至。于吾来说,某些欣赏的人士,竟然对佛学精典有片段摘录,甚至达到信手拈来的地步,最后又再不断提醒“止语”,唯求自行精进与满足好奇之绕。有点逃避的意味吧,其实真的能够猛力应对?对于较真者的失落、流落,有时不禁不寒而栗。柴静、崔永元、白岩松等人的落幕,太息时代越来越精准的固化。谁是出场的“戏子”,谁又是谁的“摆渡人”,谁有“真正”的实力?在熟悉确定的圈囿之中,沉沦就不免来临,不断的不满足与奔跑,似乎成了惯性的力量。
理M2、团量晕浪,似乎没有谁能扎根而存;时间是最公平的客观者,所有如水的理论好像能解释一切,最终也不了了之,正如“好了歌”一样,顿悟而从始开阔。那种综合般的表现与手法,也能证明着某些可靠与威猛,心念一动,如如所瓮。清澈明净的天空与河流,好像提示着某种能量,最终还是投身于不断学习的洪流当中。我们被诱导服从、客观规律、抱着必要的怀疑,于是停顿而又不甘心同时存在,这种矛盾逐渐形成独特的心结与角度,同时也将我们沉沦于掌握的数字与实物里面,光怪陆离于各种的现实与想当然的期盼中。
理佛学中的“实理”及“超脱之理”,若如看到了朱熹理学的印记,同时又有不同的时代呈现与解读。多数皆心力所然,方法、手法,都归于不断的“努力”当中,有些假装的努力及影子努力好像可以替代了战略、策略类的归纳;人的活力如何重要,既可以适应也可以改造现实,变化着的梯度进化,让人陷入了一个预设的地球村里面。
理周三没有在半明堂学习,我们改为周六去花都观摩随学,同时也去看了一个新设的2018新班。忽然想起固化运动形式,也是对人这种生物产生“伤害”,怪不得现在午后偏向散步,真正重新再跑步,还在押后当中——其实,懒散成为安顿的源头。每个人有自己的向往,在不清晰与诱导中趋向,那是种闷罐里的微笑。
理剖开树木的茎,开裂的边缘,干瘪无味的茎心,无名几乎消失的形成层在发挥着它的系统维护作用,直到时光将这段生命历程收去,那些重演律还在继续上场存在。我思故我在,你觉你有路,体验的河流引向何方?进入宽阔的大海,我们不但惊叹它的湛蓝,更加臣服于太阳给我们的蒸腾之感;或者又凝集于某一微尘,汇集成滴,回归大地的流淌与滋养,进入到新一轮的寻“梦”季。
理难道我们可以一念一息间而达“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