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打卡!除了点赞,你还收获了什么?

2018-01-29  本文已影响0人  独上_高楼

这两天老A的朋友圈火了。

前些天茅侃侃走了。

同为创业者的老A默默的转了新闻,没有无病呻吟矫揉造作,也没有感慨万千缅怀的装X文案。

只配了一条“薄荷阅读”的打卡签到。

果然,这很老A。

从不装X,才是最大的装X。


老A看书是论斤看的。

大学时候,放长假回来,

全宿舍都在讨论长了多少斤肉。

老A默默插了一句,肉倒没长,看了几十斤书。

这些年,从豆瓣,到微信读书、薄荷阅读,老A没法论斤称重了,但也没少打广告。

评论区已经炸毛了。

“别人家的创业者都自杀了你竟然还有心情看书?”

老A创业三年了,辞职打拼,创业就是打仗,他却顺风顺水,玩出了佛系创业的感觉。

除了天天打卡阅读,就是顺便融个资。

作为我,自然礼貌而不失尴尬地diss了他:

“浪费这么多时间读书,除了打卡让人点赞还有什么用?”

“不读书,你就只能给别人点赞! ”



“现在谁不是每天忙成狗,耗费时间读书真能有收获?”

曾经有人这样问我,

果然理工男的思维。

总是趋近于寻找统一理性直接的答案,找不到行事的目的与方向,便一步也不会向前。

人的目的性强不是坏事,但做任何事都带着目的前行,也未必是好事。

一来有些问题不是那么容易找到答案,

二来无谓的茫然只会让人徒增烦恼,踌躇不前拖慢你行进的步伐。


至今仍忘不了某宝造物节的一条广告:

一群年轻人激情满满,造火箭!

到发射的那一天,火箭起来了,梦想起来了!

呵,年轻人的梦想嘛。

不出意料,飞不了多远,栽了。

但配的文案确实惊艳到了我:

“造火箭不是为了飞起来,而是为了'造'起来!”

那么何不,先造起来!

当你拘泥于自己的火箭是否能飞起来时,那你肯定是不能“造”起来。

当你纠结于读书消耗自己的时间成本而带不来应有回报时,那你肯定是不能读下去。

那么何不,先读下去。

再思考有没有用的事。


“一群原始人,过着现代的生活。”

有人这样描述现在的社会。

时代发展,信息量指数爆炸,人的进化却是跟不上节奏的,微乎其微,与古人无异。

所以不要怀疑,你是记不住接收到的全部信息的。

有统计,我们上学所学内容,远远超过古人科考状元的学习阅读量。

简而言之,把你扔回几百年前,也是状元。

但你不是状元。

状元只需熟记经典,你却要在大信息浪潮中挣扎。

生有涯而学无涯。

似乎只能把时间花在最有用的地方。

那又有谁真正知道,什么有用什么无用?



站在高校鄙视链的顶端的一个同学

最近挺苦恼。

参加一个面试,同学自恃985的牌子,金融专业大拿,以为十拿九稳。

却败给了一个表现平平,学校平平,连发型也是平头的男生。

疯狂吐槽HR的不专业!

我也是诧异。

面试时,HR没问专业问题,给了一本农业方面的报告,一本新能源方面的政策让他们读,然后让他们说观点!

我说,你会么?

“我不会,我学金融,没时间扯淡,你知道我们专业学习多忙么......”

我知道,那他会么。

“他挺会扯,和专业也不相关吧。”

那你的问题在于,太专业!

人家HR真是考察学科交叉么?不是。

考查知识面?也不是。

实实在在考察的怕是求职者的思维迁徙与快速学习能力。

且不说金融的大厦建立在实业的基础之上,也不说金融对各行业前沿的洞察要求。

就说同学你这思维模式,也是不行。

简单直接的学生思维还真应对不了复杂多变的职场环境。

HR的要求,是能在短时间了解一个新事物,新领域,抓住主要矛盾,得出自己的观点。

而同学不行,更可怕的是不懂。

自恃稳固的专业知识,其实只是用已有的剑式临敌。

以固有模式经验面对变化无形的问题,不栽跟头都说不过去。


不同领域有差异的是知识,而相通的是能力

读的够多,领会地够深,便也不会拘泥于表层的知识,和眼前的得失。

迷路在一个新城市,

记不清也不需要记地标道路,

何不爬上楼顶(实际点能打开手机地图么?),

会发现不一样的格局。

此时还会为自己记不住道路细节而苦恼么!

或许,慢下来,读读书,也能打开一张地图吧。

杨绛说得很明白,“你的问题就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当然,对于连读书想法都没有的人,

也就不存在读书转化的困惑,

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诉说的平凡的幸福。

寸土寸金,寸时寸金的社会,

赶不上房地产的浪潮可以怪生得晚,赶不上互联网的浪潮可以怪学得晚,现在没蹭上区块链的车也可以用泡沫来安慰自己。

那么连自己的青春浪潮也赶不上的可以何如?

词穷。


以鲁迅先生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

“我只是把别人吃鸡养蛙的时间,拿来读书。”

——《我没说过这句话》

End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