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着冰淇淋车做社会调查,这算新闻么?
。新闻究竟是什么呢?新闻和普通人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
即使是在一所被冠以“中国最好”的新闻学院度过三年时光的我,面对上述这些问题是,依然无法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但仅从我的实践经验来看,走近身边人的新闻总归是好的新闻。走近身边的每一个人,大多数情况下都会收获意想不到的发现。
今年,全球数据新闻大奖“公共选择”奖的候选作品“清洁的政治话语”,正是这样一篇走近身边每一个人的数据新闻作品。与传统的媒体调查不同,这回策划团队并没有选择用任何线上的方式来完成“走进身边人”的过程,而是通过驾驶着一辆印满了互动游戏和问题的冰淇淋车,走进了以色列周边,呈现“政治辩论中的话语方式”这样一个相对沉重的政治议题,吸引了更多的人实际参与到了这个项目的完成中。
实际上,这个项目本质上和传统媒体常做的一种公众意见调查无异。策划团队一共选取了四个关于政治辩论使用话语方式的问题,并且每一个问题都有一个与之相配和的小游戏,用以增加趣味性。具体来看,游戏和问题的方式包含以下几种:
问题1的投票结果问题1:使用投球的方式选择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在争论中使用“坏”语言?
洋红色 - 没问题,它只是说话
橙色 - 当争论变得激烈
白色 - 只有当我被冒犯
蓝色 - 从不
问题2的投票结果问题2:使用旋转立方体的方式表明,说出不好语言的政治家会让你感受到什么?
洋红色 - 想要做点什么
橙色 - 可怕但是没有什么可做的
蓝色 - 有说服力
问题3的投票结果问题3:通过选择插入不同颜色的圆盘选出领导者什么时候可以不诚实?
洋红色 - 当需要达到重要目标时,不诚实的语言可以被允许
橙色 - 诚实就不能获得成功的时候
白色 - 别人不诚实时导致自己无从选择时
蓝色 - 从不,领导者必须始终诚实
问题4的投票方式问题4:使用冰棒棍来决定,我们是否应该“清理”(不干净的)政治话语?
是——否
怎么样,听起来是不是特别像一个行为艺术,感觉和新闻的关系不大。但实际上这个作品的制作团队——Studio Roni Levit一直以来都和新闻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长期为以色列的报业、政府部门、NGO提供信息图的设计与创意工作。这篇作品正是其受非政府组织Darkenu的委托所制作的。除了线下的调查投票行动,这个项目的最终结果还将形成一个条约,让民选官员和参政人员签署。
事实上,身处于以色列这样国土范围不大,人口不多的国家,虽然这是一次涉及人数有限的线下活动,却足以得到足够的大众眼球。虽然其新闻报道的呈现形式有限,但无疑推动了一定的社会变化:不仅直观的将人们关于“政治辩论”使用语言的态度表现出来,最后还直接推动了一项条约的签署。在尽可能拓展项目公共性(重要性)的同时,还使得选题变得更加有趣。
看完这篇作品,很多人的第一想法一定是——“这是新闻么?”。的确,与我们在课堂上所学的采写编评报相比,这篇作品无论从呈现形式、内容方向,再到最后出现的媒介都算不上是一个新闻作品该有的样子。
但从全球数据新闻大奖的入围结果来看,很显然在评审团队看来这篇作品是一篇的的确确的数据新闻作品,当然也就更属于新闻作品了。这启发了我们,或许在面对新闻报道的时候要有更加宽广的思维模式,不能局限在过往的惯性思维之中。实际上,这个项目完成了一个传统新闻报道中调查采访以及传播的两个过程。只不过前者来看,是通过现场活动的游戏形式进行的,这些游戏得到的数据不仅显示了当下人们真实的认知态度,还让可以被进一步分析用来反馈建立一个合理的“政治辩论用语规范”。而传播过程,选择了一种社会游行的方式。从定义来看,很难说这种模式不是一种大众传播手段,这和媒介尚不发达的年代,人手一份的派送报纸本质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因此,实际上当一个项目达到了新闻作品希望达到的效果,为受众带来了信息增量,也为社会的进步贡献了一点点力量时,我们也就很难说这篇作品不是新闻了。
Keep a open mind.
©Rocky 2019年5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