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赖学长想法随笔散文

《我家那闺女》刘星爸爸谈人生:父母是我们和死神之间的一堵墙。

2019-03-01  本文已影响97人  迷糊的图图酱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你不看我的前半生,我也会看你的后半生。我不会错过你的后半生,请你也别错过我的前半生。

                            01

随着最近综艺《我家那闺女》的热播,焦俊艳和《家有儿女》中刘星爸爸的饰演者高亚麟之间的一段对话引起网友热议。

图片来源于网络

高亚麟说:“现在很多人不着急结婚是因为父母都健在,父母是我们和死神之间的一堵墙,父母在,你看不见死神,父母一没,你直面死亡。”

“父母在,比如说你今年三十,你不会琢磨,你六十你都不会想,因为你老觉得有一堵墙挡在你和死神面前,你看不到死神。父母一没,你直面死神。”

记得袁姗姗曾在节目中说过,喜欢一个人的自由自在,跟家人朋友在一起太久就会把他们赶走自己呆着。

相信许多人在自己身上都能找到类似的影子,尤其是那些独自一人在外闯荡的人,远离了家长和父母,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百年孤独》有段话:“父母是隔在我们和死亡之间的席子。你和死亡好像隔着什么在看,没有什么感受,你的父母挡在你们中间,等到你的父母过世了,你才会直面这些东西,不然你看到的死亡是很抽象的,你不知道。”

记得外婆去世后的那段时间,母亲的眼里几乎每天都是不满红血丝,同去吊唁的小朋友会疑惑地问她为什么那么难过。

我清楚的记得她当时说的那句话:因为她是我妈啊。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许多年轻人选择在外买房,用父母的钱付首付,却不愿将父母接来一块生活。

我们各种对父母的不耐烦和各种怼不过是仰仗他们对自己的爱罢了。

                            02

韩伯愈说:“从小到大,母亲打我,我都觉得很痛,但是今天母亲打我,我感觉不到痛了,我想是母亲的身体越来越虚弱,我能陪伴母亲的时间越来越短了。”

是啊,当大多数人明白这个道理时,父母已经老了,甚至不在了。

就像63岁的费玉清,宣布退出娱乐圈时,引起一片哗然。

他在信里坦诚地诉说:

“这么多年来,为了达到更高的境界,我一直快步向前,却也忽略了欣赏沿途的风景;当父母亲都去世后,我顿失了人生的归属,没有了他们的关注与分享,绚丽的舞台让我感到更孤独,掌声也填补不了我的失落,去到任何演出的地点都让我触景伤情……”

一封亲笔信,寥寥数字,不舍的不是舞台,而是永远难以再见的双亲;遗憾的不是鲜花掌声,而是永远无法拥抱的父母。

我曾算过这样一笔账,如果你今年刚刚大学毕业22岁,在离家路程一天的城市里找了份工作。

你每年可以回去的假期有“劳动节”“国庆节”“春节”,扣除往返的时间,一天能够在家呆的时间只有半个月左右,再减去和老家朋友聚会的时间,剩下的可能还不到半个月。

对于一些需要经常加班出差的工作,可能一年见到父母的次数都是屈指可数。

                          03

杨紫曾在《亲爱的客栈》里说过,她现在26岁,进剧组依然会带着妈妈。

当我们以为自己长大了不需要父母的时候,他们心里更多的是失落,那一瞬间从小到大以你为中心的父母是慌乱的,举足无措的。

所以我非常赞同杨紫的一个观点就是,越是到了可以独立的年纪越不要吝啬对父母的爱,一定要勇敢的表达出来说“爸爸妈妈我爱你们”,他们真的会很幸福。

所以我只要一有时间就会给家人发打电话视频聊天,哪怕只是说说我今天吃了什么,做了些什么事这些简单的家常,也非常幸福。

和父母相处的日子,享受幸福和承受烦恼总是并行的。

我们应该做的是去沟通而不是选择置之不理。

我记得《请回答1988》里面狗焕的妈妈有一次出门了,回来发现自己不在家的时候狗焕和他爸和他弟弟把房子收拾的很好,他妈妈就觉得自己不被需要了,觉得很失落。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听到善宇妈妈聊关于儿子学校的新闻而自己却一概不知时,她多希望狗焕能和她分享。

父母可能从子女出生的那刻起就习惯了被需要吧,对他们来说这大概就是一种满足。

                            04

贾平凹先生的散文《写给母亲》,有一段感人的肺腑之言:“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大意是指父母健在,兄弟姐妹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大家庭,每逢佳节倍思亲,大家还能有个不约而同就奔向团聚的地方。

然而父母一旦不在了,我们在心里上就沦落成孤儿一般,人生路也只剩下最后的归宿,犹如午后的太阳,只能看到自己也快西下的那个处所。

趁着现在,趁着父母尚健在,为人子女多给家里带个电话,常回家看看。

对于父母来说,他们要的不多,有时候可能就是一份陪伴而已。恰恰这已经成为了最奢侈的东西。

记住不论何时都不要吝啬自己的关心和爱。

图片来源于公众号小赖学长

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小赖学长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