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佛、儒、道专题想法

我理想中的私塾教育

2020-10-21  本文已影响0人  经典悦读

俗话说:“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梧桐山下的这些小村里,这些年不知不觉中就成了一个私塾扎堆的地方。最多的时候号称有大大小小的私塾六十多家。很多私塾都是家长办起来的。他们办学的经过几乎都是一样的。本来想找一家私塾,让孩子读国学。后来发现自己精挑细选的私塾学堂没有那么美好,就干脆自己办学,按自己的心意教自己孩子,顺便收一些学生。最后学堂能办多大,全凭造化了。

可以想象,这样的私塾,必定是有很大的局限性。

首先,私塾办学很随意,堂主说了算。堂主的高度,决定了私塾教育的高度。

其次,聘请私塾老师的随意。老师的人格、学时素养和教学经验,决定了教学的深度、广度和契合度。私塾教师往往门槛很低,能认字、能管孩子就可以了。

第三,私塾教师队伍极不稳定,流动频繁,导致教学过程混乱,换一个老师,就有一种教法。

也正因为私塾有自己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动摇了家长的心性,导致了私塾生源的不稳定性。曾听一位家长说,她的孩子两年内,换了7个学堂。当然,一个学生能坚持在一个私塾读几年的情况不是没有,只是这样的学生很少。

其实,尽管体制教育有一些地方相当的不尽人意。但和私塾相比,它还是有一些可取之处的。

首先,体制的教育模式和教育内容是教育部事先规定好了的,校长不可以随便更改。衡量校长更多的是他的管理水平。

其次、体制学校的教师基本上都是科班出身,学识素养和教学能力都是经过多年培训的。虽然教师的人格魅力在体制学校不能充分展现,但教师的人格缺陷也会在体制条件下受到一定的约束,不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影响。

第三、最重要的是,国家为体制学校配备了一整套完备的文凭制度,这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能保障学生的就业。比如说,目前公务员制度就是依托这种文凭制度的。没有文凭,就做不了公务员。

私塾教育之所以被认为是边缘教育,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脱离了这种文凭制度的保障。所以在私塾教育中,就更加需要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精神。如果私塾的孩子,不能得到鼓励去选择并尝试自己的人生,就像幼鸟尝试飞翔一样,那么这个孩子在将来的人生中,要想高飞,就会很难,会有更多的挑战。

但是,目前多数的私塾教育,很少有人格教育。就只是泛泛地教孩子读经、弹琴、吟诵;穿汉服,写书法,玩武术等等,他们把这个叫做国学教育。搞国学诚然离不开这些形式,但这些形式绝不是国学,一味的追求复古,更体现不出当年孔老夫子“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国学进取精神。

我理想中的私塾教育,或者书院教育,应该是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精神,并敢于承担社会责任的的士大夫教育,这种教育类似英国的精英贵族教育。在泰坦尼克号中,当年世界的顶尖精英们,这一刹那间, 能把生的机会毫不犹豫地让给普通平民。这便是精英意识。他们没有形式上的卖弄,他们的这种精神,铸成世界的脊梁,是人类不堕落的希望。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