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师刮痧砭法案例集虎符铜砭砭法案例分享

火候

2019-12-11  本文已影响0人  付春磊

     

      师曰:治病如用兵,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治病也讨巧,理技缺一不可。

      李氏八大理论中的“谿谷论”就是讨巧的之一,因其特所处位置,为五体肉的层面,其浅表绝皮,深入附骨,横连冲脉中焦,因此,谿谷肉会在五体之中独具特质,故能以行荣卫,以会大气。

      所谓大气,参见《灵枢·五味》中“谷始入于胃,其精微者,先出于胃之两焦,以溉五脏,别出两行,营卫之道。其大气之搏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

      《素问·痿论》曰:“冲脉者,经脉之海也,主渗灌谿谷”。

      谿谷通过冲脉、中焦与全身气血形成联系,又由于谿谷连属于骨,进而中焦、经脉中的气血对骨起着灌注营养作用;同时也是邪气侵入人体后能够留客的地方,如果邪气进一步深入就会伤及到内部的骨,形成骨病;这个部位,分布于周身,是可以激励正气、疏泄邪气的结构。

      李老师说:“刮痧系‘谷气至而止’,肌肤之痧是卫气层面,使‘陽邪出’,而血肉之痧是营气部分,使‘陰邪出’,再刮脏腑之痧而入‘谷气’,那自然可祛除外部邪气而守住入脏腑之谷气。”

    “谷气至”是已补而实,已泻而虚的结果。杨继洲所说的“凡行补泻,谷气而已”即止。

      师说:火候到位,重在谿谷的把握。

      谿谷是谷气(大气)与邪气相争的场所,所以力透谿谷是“谷气至”的关键。

   


      李老师的砭是活的,有灵魂的,不同人,不同部位,不同的病,技法各不同。

      颈部有颈动脉窦按压强过大会导致晕板,刮拭时速度一般是心跳一下刮三板;脉线短,力量切勿过大。


      刮胸腺,不仅刺激胸腺,增强免疫力,也能治疗肺部、心脏疾病!仍然重在谿谷运用,因为胸肋部由于肋骨呈孤形走向,角度的变化就变的重要,一般在30~70度之间,速度快了就打漂。

    肝区:速度角度力度,缺一不可!五脏之病十之六七皆取决于肝胆!刮拭时脉线长度不能超过10公分,角度也要随着肋骨的弧度变化而变化。

 

      腰部没有肋骨保护,力度要注意调整,要用徐而和手法,以对方能够接受,不惊为主。300-500克力。不是靠手的臂力,而是靠巧力……。

      师曰:“一念代万念”,“通”,看病的巧就是练功。

      《系辞传》曰:“一阖一辟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

    “补泻无过其度”(《灵枢·五禁》)。然久泻之中潜有补济之气;久补之内,寄于泻夺之机,故开中有阖,升中有降,适造化之神机,若明其理,思过中矣。

      如上述所说,能否在身体开开关关中不断地出入往来则是“通”的本质。

      而通就是上面所说的“谷气至”,取决于力透的深度和气冲病灶对病灶修复的持续力。

      刮痧关键在于技法,火候到了,砭到病除,老师说:“手工操作最讲究技法,你现在拿着刮板在刮,也看见出了痧,但这仅仅是处在形的层面,是动作的层面、形而下的层面,还沒进入质的层面、形而上的层面。以形入神, 以术入道,最后达到形神兼备的境界,没有捷径,唯有心无旁骛的踏实苦干。得道的时候往往在有意无意之间,此间没有刻意,没有量的标准,完全因人而异,某一天突然就找到了感觉,应之于心。”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