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法宝帮孩子转化负面情绪

2018-07-09  本文已影响9人  教子育儿那些事儿

每位为人父母者,对于孩子的负面情绪都并不陌生,或是孩子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的哭闹,或是孩子与家长有冲突时的种种让人头疼的表现。如果没有接触过家庭教育或者不了解儿童发展规律,面对孩子各种情绪时,就难免一愁莫展,或者捶胸顿足。

家庭教育就像种庄稼,我们需要了解春种秋收这个系统的运作规律,这样在应对农作物出现的剪枝,除虫等具体工作时,我们就能够做到心中有数。家庭教育也是一样,只有掌握了系统的教育规律,才会意识到,很多时候,负面情绪的出现,恰恰是教育的最佳时机。但是如果父母不了解这个规律,自己首先陷入在情绪中了,那么不但失去了教育的时机,而且孩子学会了用情绪处理问题。

下面用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大家分享一下如何在孩子有情绪时,抓住时机,将其转化为正面价值。

一.规则意识的建立

很多时候孩子会用要挟父母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比如学龄前的宝宝看到喜欢的玩具会告诉妈妈他想要这个玩具,如果妈妈拒绝,他会用“不买我就不走了”,或者用哭闹要么用耍赖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每每此时,我们的内心多少都会感受到一些挣扎和矛盾,既不希望宝宝不高兴,又觉得不能太惯着宝宝,应该让他遵守某种规则。

所以,我们会希望这样不愉快的体验快点儿结束,会想办法停止宝宝的哭闹——“宝宝,要不这样吧,要不那样吧”......

你会发现,这些方法确实凑效,宝宝这次的需求得到了满足。但同时,宝宝也从中总结出一个规律:我可以通过哭闹满足自己的需要。一旦宝宝形成这样的认识,下次重复同样的行为就不可避免。

那怎么样就能够避免类似行为的反复发生呢?

如果家长能够意识到,宝宝之所以哭闹,是因为之前在买玩具这个问题上,我们没有和宝宝达成共识,没有建立起买玩具的规则。而现在,正是建立规则最好的时机。

这里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在于,先处理情绪,再处理问题。当宝宝哭闹时,其实他最需要的不是玩具本身,而是他这份痛苦的感受,妈妈能不能体会到。感受一旦被理解了,问题就会变得简单。

举个我自己的亲身经历。

前几天在医院,宝宝被自动售货机里的玩具吸引住了,说想要小汽车。我有些不高兴,一口回绝了他:“不可以,前几天才买过玩具。”宝宝受挫后也来了情绪:“你不给我买我就不走了!”边说边哭。 

我意识到自己的态度挫伤了宝宝的自尊心,于是蹲下身,看着宝宝的眼睛说:“刚才妈妈的话让你觉得很受挫对吗?”宝宝点点头。

当我们真诚地表达自己的不足,体会到孩子的感受时,孩子的情绪就会得到缓解。

接下来,承认孩子需求的合理性,允许孩子用他自己的方式表达情绪:“你想要小汽车肯定有你的理由,新玩具拿在手上感觉总是很开心的。你想哭一会儿,妈妈陪你。但是在你有情绪的时候,妈妈不能满足你的要求。如果你哭好了,我们回家一起商量买玩具的时间。”

宝宝犹豫了一会儿,主动提出跟我回家。

午睡时宝宝问我:“妈妈,我们现在可以商量买玩具的事情了吗?”

我说:“可以啊,你想到用商量的方式解决问题,妈妈真开心。”

“因为哭闹会让妈妈很伤心,而且也得不到玩具。”宝宝学会了反思。

“嗯,宝宝懂得体谅妈妈的感受了。那你觉得多久买一次玩具合适呢?”我问。

“一个星期可以吗?”宝宝说。

“我觉得有点儿频繁,我不太能接受。两个星期可以吗?”我说。

“真的吗?太好了!”宝宝高兴得一下子跳起来,我和宝宝在手机上买了一个他喜欢的小汽车,然后记录了下次买玩具的日子。

规则意识的建立是在父母和孩子脑海中构建一致的信息。一旦父母能够坚守原则,不因为孩子的哭闹或者心疼而破坏原则,孩子的内心就建立起了稳定的秩序感,不会轻易用哭闹的方式去满足自己的需要了。

二.帮孩子认识主客观世界间的关系

我们都知道父母很容易控制孩子的行为,但孩子对父母,也同样是有很强的控制欲的。这时候帮助孩子学会区分哪些是主观意愿,哪些是客观现实,引导孩子了解行为背后的原因,或者说,妈妈要我这样做,是基于怎么样的考虑,对我自己有什么好处,有了这样的理解之后,孩子的合作意愿就出来了,负面情绪就很容易转化为新的行动。

举个例子:

上次宝宝发烧,到了吃药的时间,宝宝很抗拒:“妈妈,你是大人,我是小孩,大人不就应该听小孩的么?”我吃了一惊,问他:“为什么这么说呢?”宝宝答:“大人听小孩的才是大人爱小孩啊,我说买玩具,你不给我买,你就是不爱我!”

才四岁的小人儿,会思考这么有深度的哲学问题,我既吃惊又好奇:“不给你买玩具就是不爱你,那你觉得怎样才是爱你呢?”

宝宝想了想说:“我说买什么就买什么呀。”

我问:“今天在医院的时候,你不想验血,你说要爸爸等你20分钟,爸爸把你抱在怀里,给你看了两分钟秒针的运动,然后就把你抱过去验了血,你觉得验血的疼痛有你想的那么可怕吗?”

宝宝摇摇头:“没有。”

我说:“如果等你20分钟,你要害怕20分钟,但是爸爸只给了你2分钟,另外的18分钟时间里你就不用害怕了对吗?”

宝宝点头说是。

我继续传递给宝宝验血的意义:“因为宝宝发烧了,需要通过验血来了解宝宝身体哪里不舒服。爸爸不听宝宝的,是不是因为爸爸心疼宝宝,希望宝宝快点好起来啊?”

宝宝说:“是的。爸爸希望我快点好起来。”

我肯定他说:“嗯,是的,宝宝明白了。这个过程爸爸能完全听宝宝的吗?”

宝宝说:“不能。”

“那么还有呢,”我继续说,“宝宝想到马路上去玩,可不可以听你的?”

宝宝一边笑一边摇头:“不能,那太危险了。”

“嗯,出于宝宝的安全考虑,如果宝宝有这样的要求,也是不能听你的,对吧?”

宝宝点头。

“那什么情况下,妈妈应该听宝宝的呢?”我问。

宝宝想了好一会儿,没找到答案。

我启发他说:“玩玩具时,是这么操作还是那么操作,应该听谁的?”

宝宝笑:“听我的。”

“还有呢?今天出门穿什么颜色的衣服,吃饭的时候吃多一点还是少一点,甚至吃与不吃,是不是都要听宝宝的啊?”

宝宝笑了:“对呀。”

我适时转到吃药这件事情上来:“那吃药呢?宝宝生病了,虽然药有点儿苦,但是妈妈希望宝宝快点儿好起来,不吃药行不行?”

“那不行!”说完,宝宝自己端起药碗,放在鼻子边闻了闻:“好像这个药也不苦嘛。妈妈,你一口,我一口,行吗?你假装喝,我真喝。”

就这样,宝宝在吃药的体验中,理解了行为背后的意义,明白了哪些情况下他是可以自己做主的,而哪些情况需要听爸爸妈妈的。  

三.坏事变好事的能力                                 

相信大家都了解塞翁失马的寓言故事吧?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塞翁在失与得之间之所以表现得那么镇定自若,就是因为他清楚,事情本身本无好坏之分,是我们从个人的角度给它的定义,决定了事情的走向和结果。

贾容韬老师有言:“事情无好坏,思维在作怪。”也是强调了思维方式的重要性。很多时候孩子在遇到一些事情时之所以感到不开心,沮丧或者愤怒,就是因为他们把注意力放在了自己的所失,或者未被满足的需要上,他们还不具备完整看待事物的能力。这时候就需要家长给予理解,接纳和正面引导。

如果家长帮助孩子看到了负面事件背后的价值和意义,成功帮孩子转化了关注的重心,孩子的情绪很快就可能会转忧为喜。

还是以我自己的亲身体验为例吧:

有一天我和宝宝去餐厅吃饭,宝宝要了一份炒米饭,后来吃不完了,我帮他要了个打包盒,宝宝自己打包带回了家。哥哥放学回来说肚子饿了,我想也没想就让他把弟弟的炒米饭吃了。宝宝和爷爷出去玩回来时,想吃炒米饭,结果发现已经不见了,就很不高兴,哭了起来。

正在做饭的我,意识到自己让哥哥吃炒米饭时,完全没有征求弟弟的意见,所以我很真诚地向宝宝道歉:“对不起啊宝贝,妈妈把炒米饭让哥哥吃了,没有跟你打招呼,也没有征求你的意见,这是不是让你感觉不被尊重?”

宝宝止住哭:“是的,我就要吃炒米饭!”

“如果当时妈妈让哥哥问问你就好了,你也不会感觉这么难过,对吗?”我继续试着同感宝宝。

“是的。”宝宝边说边哭,能明显感觉到他的情绪缓和了很多。

“那,妈妈给你做一份好吗?正好咱们有中午剩下的米饭。”我说。

“可以,但是你做的没有餐厅做的好吃。”宝宝采纳了我的建议,但还是带着哭腔的。

“那妈妈怎么做才能更好吃一点呢?宝宝有什么好办法吗?”我问。

“你用百度搜搜,看看怎么做更好吃。”宝宝边说边把手机给了我。

“好的。”我一边搜索,一边思考怎么转化宝宝对我做的炒米饭不好吃这个观念。

“宝宝,餐厅做的虽然好吃,但他们是以赢利为目的的,里面会放一些增加香味的东西,那些东西吃了对身体都有影响。妈妈做的虽然没有餐厅的好吃,但妈妈是用心做的啊,而且不添加任何有害身体健康的成分,对吧宝宝?”

宝宝听我这样一说,完全不哭了:“我不吃饭店做的了,我要吃妈妈做的,妈妈的炒米饭是用爱做的。”宝宝边说,边把冰箱门打开了,从里面拿出来一只西红柿:“妈妈,我来帮你,可以放点儿西红柿吗?”

“当然可以啦!”我把砧板帮宝宝放好,把菜刀给了宝宝。

“还可以放点儿火腿!”我边说边做。

炒米饭出锅了,宝宝边吃边说:“妈妈,这是我们共同合作的结果。妈妈你尝尝,好不好吃!”宝宝一边说,一边把一勺炒饭递到我嘴里。

做妈妈的幸福感,在那一刻彰显无疑!

每份负面情绪背后都是机会,在认识自己情绪的前提下,引导孩子学会通过沟通的方式解决问题,建立规则意识,帮助孩子正确认识情绪,才是对他最大的爱和保护。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