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语文 语花高考那些事

选大学支招高考语文复习!这样抢分,想不拿高分都难!

2018-04-11  本文已影响14人  高考生必备笔记

距离2018年高考还不到两个月2时间了,作为高考的得分大户,如何使高考语文能够正常甚至超水平发挥?选大学app认为这离不开平时的积累,当然语文的应考战术也同样显得十分关键。今天选大学app就将高考语文的复习技巧和应考战术分享给各位考生!

一、认真研读考纲

高考考纲是高考的“应考指南”,考生应该认真研读考纲内容,了解高考语文的重难点,有目的的逐个突破,这样复习更加有效率,成绩提高速度自然会比较快!如果考生对考纲划定的考试内容、范围都稀里糊涂的,复习就会没有明确的指向,甚至会出现南辕北辙,重点、难点不分,或是发生抓小放大的情况。这样对高考来说是十分不利的。

第二步:用好课本

高考最终还是要回归课本,以课本内容为出发点,包括现代文、古文、作文都有可能会直接或间接地考到已学过课本上的知识点。考题与课本中某篇文章在语言、写法、立意,以及人物性格、主题观点等方面的异同的分析,写作中对课本事例、名言名句的引用等,这都需要考生重视。可以按照散文、科技文、说明文、议论文、小说、诗歌、古文等不同文体,分别有重点地选取有代表性的名家名作的内容加以领会,一篇文章花上五到十分钟左右的时间,温故知新、熟能生巧就可以了。

三、总结规律 

将典型的试卷或题目挑选出来,对其中各类试题涵盖的知识点进行研究、琢磨、分析、领悟、归结,找出命题的一般规律与共同特点。有的放矢地复习,对薄弱遗漏的环节、一知半解的内容、疑难模糊的问题进行专项攻关。

四、适度训练

在备战高考的一段时间里,考生应将老师的复习计划与个人的安排有机地统一起来,每周可以做2-3份完整的高考试卷,同时,根据自己的不同情况,对说明文、议论文、古文、诗歌鉴赏等专项,一天或两天进行一篇训练。在临近高考的一周时间里,做卷的强度与频率要尽可能降低和减少,这时候的做试卷与其他时间不同,一是为了适应与保持高考时应有的“感觉”与心态,也为了考场做题时间的控制、解题思维的敏捷、答题的规范做铺垫。

五、用好日常的好题本与错题本。

好题并不是难题、怪题,而是指那些题型新颖别致,看似简单,实则容易让考生掉以轻心,眼高手低,一做就会失分、出错的题目,这类试题往往暗藏机关,迷惑性极大。因此,好题是难得的,是命题人的妙手偶得,无论在知识点的考查上,还是思考问题的视角上都与众不同,值得珍视,不容放过。

而错题,则是考生知识方面、解题思路或是方法上不足、缺失的暴露与表现,通过对错题本的复习,就是在梳理重、难点内容,获取解题捷径,归纳答题范式,创新考试秘笈的最佳途径,也是发现问题,弥补不足,养成细心学习、做题习惯的必然要求。

第六步:分散识记

1.古诗文名言名句的背诵、默写。每天默写历次考试中容易错的5—10句(参照错题本或试卷)。

2.对文学、文化常识,包括古今中外的内容,结合《高考语文必备手册》中分列的重点内容,用银光笔或彩色笔画出主要的、容易写错、出错的部分,边记边写出来。

3.对课本与试卷中出现的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文言句式的特点,文言词语的通假、活用、古今异义及多义现象等,可以参考相关课本后的附表。都能在课本中找到相应的知识点,同时,注意把课内知识灵活地迁移到课外文段的考查与解题中去。

第七步:重视写作

因为作文占据高考总分将近一半的分数,而考场上用于写作的时间则不到一半,大约只有45分钟左右,这就要求考生每次写作的时候严格控制好时间,为正式高考做好充分准备。需要做到:

1、审题上,要快速、准确,方法是通过一定题目的训练,抓住题眼与关键词,力避跑题、离题情况发生。

2、拟出与众不同的题目。这是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半命题作文与看图作文,考生要精心拟题,给阅卷教师以耳目一新之感。

3、考生应储备一定的、新颖、时鲜、典型的人与事等写作素材,还有名人名言、谚语、熟语等理论支撑的材料。每天花半小时看看报纸或是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

4、立意、取材上积极向上,要与时代倡导的主旋律合拍。包括近期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与焦点话题,如利比亚、叙利亚战乱,泰国与柬埔寨的军事冲突,本▪拉登被击毙,房价、物价,“十二五”规划等,都应该有所关注、熟知,做出理性评判。

第八步:关注细节

对答题的程序、规则要十分了解。

1、书写方面,不管是现代文、古文默写,还是作文,整张试卷都应保持清清爽爽,尽量不要有涂改的痕迹。

2、对于分值比较高的题目,要分点解答,并且用序号标示出来,利于阅卷老师一目了然地找到答题“要点”。

3、正确使用专门术语。比如这样的题目:“本文主要使用的表现手法是为什么?有何作用”,考生一定不要将表现手法:联想、想像、烘托、借物抒情、托物言志、以小见大、等与表达方式描写、记叙、说明、议论、抒情等和修辞手法比喻、夸张、排比……以及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下定义……搞混淆。

4、题目务必看清楚。因为时间紧,有的同学拿到试题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地做起来,而对题目却没有完全理解,这样做出的结果可想而知,所以,做题一定要弄清题意与要求:有的是要用原文语句回答的,有的则是限定字数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